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乳与改良根治治疗乳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80例乳腺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保乳组和改良组,分别实施保乳和改良根治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保乳组临床治疗后,精神、社会、心理和躯体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改良组(P<0.05)。但两组观察对象远处转移率、腋窝淋巴结复发率、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等观察指标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患者接受保乳治疗,整理效果较为理想,且患者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更高,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根治患者恢复期治疗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乳腺根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4例患者为1个护理小组,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中,而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实验组患者护理中,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较优,差异对比均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乳腺根治患者恢复期治疗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具有明显的效果,不但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 恢复期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MR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7月-2016年10月期间进入我院23例非肿块型乳腺作为实验组,同期收集21例肿块型乳腺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了解病灶的MR形态学、ADC值。结果实验组的TIC类型以Ⅱ型平台型为主(73.91%),Ⅰ型、Ⅲ型分别为3例、3例,对照组TIC类型以Ⅲ型平台型为主(71.43%),Ⅰ型、Ⅱ型分别为2例、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6,P<0.05)。实验组ADC值范围为(1.089±0.299)×10-3mm2/s,对照组ADC值范围为(0.942±0.168)×10-3mm2/s,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MR诊断对乳腺的诊断有着良好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MR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根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天及术后一个月患侧上肢水肿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0天及术后一个月,观察组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乳腺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性手术 上肢水肿 功能锻炼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年轻女性乳腺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患者216例。其中将小于34岁的年轻乳腺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将大于35岁的中年乳腺患者108例做为对照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病理分期要高于对照组(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Her-2阳性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浸润性导管癌占96.3%,对照组浸润性导管癌占90.74%,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原发肿瘤直径大小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是37.04%、确诊率是42.59%,对照组误诊率是9.26%、确诊率是74.0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年轻女性乳腺癌 中年乳腺癌 病理特征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