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6-磷酸葡萄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儿生后早期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96例足月、广西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脐带血G-6-PD酶活性定量测定结果,将96例新生儿分为G-6-PD缺乏组(n=31)和G-6-PD正常组(n=65)。统计学比较两组新生儿生后3h内,生后第1、2、3天TSB含量,TSB上升速率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分析两组新生儿生后3h内TSB含量与生后第1、2、3天TSB含量及TSB上升速率间相关性。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母亲年龄、自然分娩率、催产素使用率、开始排胎便时间及胎便排完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G-6-PD缺乏组新生儿性别构成比(男性74.2%、女性25.8%)与G-6-PD正常组性别构成比(男性52.3%、女性4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8,P=0.041)。2G-6-PD缺乏组新生儿生后3h内及生后第1、2、3天TSB含量,TSB上升速率,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7±0.6)mg/dL,(6.6±1.7)mg/dL,(10.4±2.2)mg/dL,(12.3±2.3)mg/dL,(0.14±0.04)mg/(dL·h),45.2%]均显著高于G-6-PD正常组新生儿[(2.4±0.4)mg/dL,(5.8±1.4)mg/dL,(9.2±2.0)mg/dL,(11.0±2.6)mg/dL,(0.12±0.04)mg/(dL·h),10.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9、2.540、2.648、2.274、2.659,P〈0.05;χ^2=14.527,P=0.000)。3G-6-PD缺乏组新生儿生后3h内TSB含量与生后第1、2、3天TSB含量及TSB上升速率间均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r=0.393、0.619、0.596、0.549,P=0.029、0.000、0.001、0.001);G-6-PD正常组新生儿生后3h内TSB含量与生后第1、2、3天TSB含量及TSB上升速率间均分别存�

  • 标签: 葡糖磷酸脱氢酶缺乏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胆红素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的自然关闭率及口服布洛芬干预的利弊。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因“早产儿/新生儿肺炎、发绀”入院,生后15h~24d经心脏彩超确诊为PDA的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61,确诊后立即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首剂为10mg/kg,24h,48h后再分别给予5mg/kg;治疗(72~96)h后复查心脏彩超],安慰剂组[n=35,确诊后立即给予生理盐水口服,首剂为1mL/kg,24h,48h后再分别给予0.5mL/kg;(72~96)h后复查心脏彩超。对仍存在PDA的患儿,则按照治疗组方案治疗,(72~96)h后再复查心脏彩超](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彩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后复查心脏彩超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组全部患儿,治疗组足月儿、非症状性PDA儿、不合并其他心脏病患儿、出生72h内确诊为PDA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分别为88.5%,91.3%,92.9%,89.6%及93.0%)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同类患儿(62.9%,50.0%,68.0%,60.7%及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产儿、症状性PDA儿、合并其他心脏病患儿、出生72h后确诊为PDA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分别为86.8%,78.9%,84.6%及77.8%)分别与安慰剂组的同类患儿(71.4%,50.0%,71.4%及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早产儿与足月儿、症状性与非症状性PDA患儿、合并其他心脏病与不合并其他心脏病患儿、出生72h内确诊与出生72h后确诊的PDA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组内比

  • 标签: 布洛芬 动脉导管未闭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咳安口服液合并重组人干扰素α-2b(干扰素)治疗小儿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患儿采用咳安口服液合并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非那根止咳糖浆和干扰素治疗。每天观察并记录患儿症状、体征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7%,对照组为86.0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咳安口服液合并干扰素治疗小儿合胞病毒肺炎效果肯定,适宜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咳安口服液 干扰素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乙酰甲胆碱(MCH)对慢性咳嗽儿童进行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判定呼吸道高反应性(AHR)及其程度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的700例慢性咳嗽儿童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年龄分为≤3岁组(n=534)和〉3岁组(n=166)(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知情同意书)。对其使用MCH进行BPT,记录试验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咳嗽情况及肺部哮鸣音改善情况等。结果700例患儿中,BPT的总阳性率为80%(560/700)。两组患儿BP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0例患儿试验前、后生命体征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慢性咳嗽儿童使用MCH进行BPT安全可靠,在其病因诊断中具非常重要作用,适用于不具备儿童潮气肺功能仪等设备的基层医院。

  • 标签: 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 乙酰甲胆碱 慢性咳嗽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