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皮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84例过敏皮炎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护理),每组各42例,对比干预前后心理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过敏皮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 标签: 过敏性皮炎 护理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失禁性皮炎效果较好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某医院治疗的失禁性皮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个月后,两组的护理结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合理饮食有16例(占64.0%),遵医嘱用药有19例(占76.0%),观察组合理饮食有20例(占80.0%),遵医嘱用药有23例(占92.0%);观察组的合理饮食和遵医嘱用药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禁性皮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炎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恢复。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PICC置管在临床的使用日趋广泛,既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导管的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置管周围皮肤发红、渗液、瘙痒、疼痛等接触性皮炎的症状,导致患者不适。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或粘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资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部位发生的炎性反应,所导致的湿疹样改变可促进皮肤表面细菌繁殖,不但影响导管使用,而且还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疗负担。我科2017年1-12月共收治PICC置管患者32例(其中外院带入18例,科内置管14例),其中有4例发生置管周围皮肤发红、瘙痒,及时处理后均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 标签: PICC置管 接触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过敏紫癜属于儿童时期常见多发疾病,诱因多种多样,虽经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若护理不当仍能很大程度影响患儿康复。因此,临床护理尤为重要。对出现不同器官损害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最大程度帮助患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及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促进康复。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高如宏教授治疗特异性皮炎的经验。高如宏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在于脾不运化,内生湿邪,或外感风湿热毒,蕴于肌表,故此成病。临床上可分湿热内蕴、脾虚湿蕴、血虚风燥、心脾积热几种证型辨证论治。

  • 标签: 特异性皮炎 湿热内蕴 脾虚湿蕴 血虚风燥 心脾积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实施重要内服外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12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8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药外用以及内服药物,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重要内服外治方式治疗。结果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5.35%,对照组发生率为3.57%,其差异极小,p>0.05。结论脂溢性皮炎的治疗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的效果较高,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恢复,同时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脂溢性皮炎 中药内服外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过敏鼻炎患者常见过敏原检测及其预防护理体会。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1~2017.12收入50例过敏鼻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过敏鼻炎患者进行过敏源检测并加以护理措施干预,对于特异性过敏源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源中屋尘螨/粉尘螨百分比为65.0%,猫毛百分比为10.0%,狗毛百分比为10.0%,海鲜百分比为7.5%,鸡蛋白百分比为5.0%,蟑螂百分比为2.5%,屋尘螨/粉尘螨与其他项目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过敏鼻炎患者,明确过敏源后积极进行预防加以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过敏源 检测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体敷料合并造口护肤粉在治疗大小便失禁患者肛周及臀部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因大小便失禁引起肛周及臀部失禁性皮炎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液体敷料合并造口护肤粉进行皮肤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皮肤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皮炎改善情况和皮炎愈合时间及皮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皮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皮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液体敷料合并造口护肤粉治疗因大小便失禁引起的肛周及臀部失禁性皮炎,不仅提高皮炎治疗效果,而且在预防失禁性皮炎方面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大小便失禁 失禁性皮炎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鼻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住院过敏鼻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小儿达芬霖喷雾剂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用于过敏鼻炎治疗工作中,充分满足过敏鼻炎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过敏鼻炎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过敏性鼻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的90例患有过敏鼻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各45例研究对象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如饮食以清淡为主、过敏源控制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鼻痒、鼻塞、流涕、喷嚏四个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痒、鼻塞、流涕、喷嚏四个方面,实验组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鼻炎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过敏性鼻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临床中对接触性皮炎与湿疹患者所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与护理措施。方法纳入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7例皮炎患者根据其就诊主诉原因将其分为A组65例,B组62例,其中A组均为接触性皮炎患者,B组均为湿疹患者,两组患者均予卤米松、多粘菌素b软膏或夫西地酸联合疗法和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主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卤米松、多粘菌素b软膏或夫西地酸的联合疗法和综合护理模式,对接触性皮炎与湿疹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接触性皮炎 湿疹患者 临床治疗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多出不同程度放射性皮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放射性皮炎的处理,对于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时做好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

  • 标签: 放射性皮炎 护理 放射性皮炎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输尿管皮肤造口刺激性皮炎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分析1例直肠癌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左半结肠切除术+全膀胱切除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阑尾切除术伴发热所出现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炎的观察与护理效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经通过对造口的精心护理,同时对身体、心理、饮食全方位的护理,患者输尿管造口刺激性皮炎五天后愈合。结论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不仅对造口要进行专业护理,更要从患者的心理、饮食等多方面关爱与护理,促使患者更快更好康复,提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输尿管皮肤造口 刺激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过敏鼻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8例过敏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4)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54),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同一周期护理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同一周期护理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过敏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过敏性鼻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应用匹多莫德治疗过敏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治疗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参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和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研究组在给予参照组的药物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3%,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65%,参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匹多莫德对过敏鼻炎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匹多莫德 过敏性鼻炎 临床治疗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对小儿过敏紫癜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过敏紫癜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1年后复发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过敏紫癜效果颇佳,有益于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降低复发风险,显然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 过敏性紫癜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紫癜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6例小儿过敏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14±0.49)d、(3.18±0.21)d、(7.15±0.42)d,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小儿过敏紫癜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症状缓解,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过敏紫癜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过敏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8例,将实行常规护理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过敏紫癜患儿的组间数据差异。结果观察组过敏紫癜患儿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皮肤紫癜消退时间、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护理小儿过敏紫癜中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过敏性紫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过敏疾病发生的季节波动对药品库存以及药品采购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高医院的药品库存管理水平,让药品采购的计划能够变得更加合理。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12月-2017年11月之间就诊的儿童就诊过敏患者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病的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药品需求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儿童过敏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片、色甘酸钠滴眼液、炉甘石洗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经常会使用到的药物,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的使用率是最高的,炉甘石洗剂、色甘酸钠滴眼液得使用高峰一般主要在10月份,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药品使用的高峰期也是疾病发病的高峰期。结论过敏药物的使用量受季节性影响是非常大的,药品的使用量和发病季节是一致的,医院在进行药品采购的时候必须要掌握过敏疾病的发病规律,只有这样医院药品的采购计划才能够变得更加合理。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疾病 季节性 药品采购 库存
  • 简介: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紫癜的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将80例过敏紫癜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或体征改善情况,记录各项指标消失时间,同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患儿皮肤紫癜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0.5%,治疗组有效率为9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紫癜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犀角地黄汤 过敏性紫癜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