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从事放射性工作中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现状,增强放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意识,完善其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减少辐射损伤的发生,提高其健康水平。方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方向;通过剖析案例了解辐射防护的现状;分析放射医务人员在辐射防护中所存在的问题。结果:我国中西部地区医疗设备落后,医疗卫生资源匮乏,部分地区对医务人员辐射防护培训不到位,放射防护体系不够完善。结论:增强医务人员辐射防护意识、改进医务人员辐射防护方法以及完善医院放射防护体制建设,对医院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放射医务人员 辐射防护 放射防护体制
  • 简介:摘要CT检查目前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检查项目,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CT检查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CT检查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虽然有效的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效率,检查中的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辐射的剂量越大造成的危害也越大,要想减少CT检查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必须不断改进CT检查设备和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查程序,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检查中辐射剂量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CT检查中辐射的危害,提出了一些防护的对策。

  • 标签: CT检查 辐射 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CT扫描方案优化方法减少辐射危害,保证患者的健康。方法以30例经早期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剂量扫描,优化扫描方案扫描,对比不同剂量CT扫描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诊断患者为早期肺癌,且均为鳞状细胞癌15例,腺状细胞癌13例,大细胞癌2例。两种扫描方法度病灶大小、边缘及钙化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的噪声和伪影更明显,对图像观察无明显干扰,不影响疾病诊断。结论依据CT检查原则,调整参数可减少辐射剂量,保证图像质量。

  • 标签: CT扫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对手机辐射的认知情况,为开展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长沙市9所高校450名在校大学生对手机辐射知识的认知状况。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0.12±3.11)岁。手机使用习惯调查,60.5%的学生睡觉时有把手机放枕边的习惯,学生走动时打电话习惯比较常见(t=18.11,P=0.00);对手机辐射危害的意识调查,98.84%的学生不知道知道电磁辐射的安全限值,“信号弱时、刚接通时以及通话时手机辐射大”问题的知晓率72.0%,担忧手机辐射危害的学生达82.5%;手机辐射相关知识具体得分上,理科生高于工科生和文科生,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12.67,P=0.00)。结论应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大学生对手机辐射危害的认知,以改变大学生不正确的手机使用行为。

  • 标签: 手机辐射 大学生 认知度 整群随机抽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介入手术操作人员50例进行X线辐射剂量监测,对照组(n=20)采用基本的X线防护,观察组(n=30)采用综合性X线防护措施,研究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操作人员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在实行不同放保护措施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数量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可以减少手术操作人员的辐射量,对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损伤小,因此,在实行介入操作术时,操作人员要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对自己进行保护,减少辐射伤害。

  • 标签: X线防护用品 介入手术 防辐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T技术人员工作中辐射认知,安全防护意识以及监测CT机房内外剂量空间场分布情况,为保障放射技术人员的安全,提高技术人员的辐射认知水平,有效减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方法现场观察访问、调查技术工作人员档案、问卷调查等多种调查途径,测试CT机房内外剂量空间场分布。结果机房内外防护监测结果及各种防护设施要求基本符合国家标准,CT技术人员均有个人的防护用具和剂量监测仪,但技术人员对电离辐射认知水平偏低,对特殊患者的防护意识薄弱。结论该地区卫生监管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对CT技术人员的电离辐射认知和安全防护教育,提升技术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安全防护意识,保障技术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CT技术人员 电离辐射认知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护理措施及防护。方法40例肺癌患者对病灶进行CT图像扫描,应用TPS设计治疗计划,明确治疗区域进行粒子植入术。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防治及护理,高度重视辐射防护。结果40例病人粒子植入术程顺利,仅有2例中度疼痛,4例轻微出血,3例患者出现少量气胸,2例患者发热,无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I125粒子植入是一项可行、有效、安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做好护理工作,能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I125 粒子植入 肺癌 护理 辐射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MGMT基因5'侧翼区及第一编码区多态性单体型在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随机选取60例广东高本底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以人MGMT基因目的片段(-875nt-+362nt)中-797G〉A、-245T〉G、-177T〉G、-19C〉T、+73C〉T和+336G〉A共6个多态性位点纳入本研究,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其遗传学特征、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分布。结果60例高本底地区人群中各遗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各位点在该人群的杂合度不同,分别为-797G〉A(0.208)、-245T〉G(0.017)、-177T〉G(0.049)、-19C〉T(0.269)、+73C〉T(0.269)和+336G〉A(0.417),且-245T〉G和-177T〉G均不存在变异纯合基因型;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797G〉A与-19C〉T、-797G〉A与+73C〉T均呈较强的连锁不平衡关系,-19C〉T与+73C〉T之间呈完全连锁不平衡关系。构建了该人群中5种多态性单体型,其中最主要的野生单体型(H1)频率为51.4%,其他4种为变异单体型(H2~H5),频率为46.3%。-19C〉T与+73C〉T之间形成1个单体型域,构成2种代表性域内单体型(CC/TT)。结论首次确认并报道广东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汉族人群中MGMT基因5'侧翼区和第一编码区6个遗传多态性位点及其单体型(域)分布。

  • 标签: 高本底地区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5'侧翼区 多态性单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