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控小组后患者对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康复科、针灸科、内科、门诊等科室的104名患者分别应用质控小组管理和常规质控管理开展科室护理管理,对比不同时期患者对于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科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质量控制措施,有利于提高科室工作质量,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质控小组 科室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联合采用质控小组与专业小组护理的临床应用与实际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60例,均来自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研究期间将患者进行盲选分组,研究组接受质控小组联合专业小组的综合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管理。对护理期间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不如研究组高。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质控小组联合专业小组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护理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质控小组联合专业小组 手术室 护理质量管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2013年2月-2014年2月未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期间的护理质控得分设为对照组;将其2014年3月-2015年3月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期间的护理质控得分设为观察组。观察对比相同护理人员在接受不同管理模式期间的护理效果。结果相同护理人员在接受不同管理模式后,对比其护理质控得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应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且对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 标签: 质控小组 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三级质控小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22年8月-次年7月间,参考对象以本院该时间段诊治的80例手术治疗患者为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前者40例、行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后者40例、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39例、34例患者满意此次护理服务,其中前者的总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后者85.00%(P<0.05);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书各项得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三级质控小组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三级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业小组质控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7月开始,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专业小组质量模式,将中心护士依据其专业技能与特长分为七个专业小组感染防控组、安全组、宣教组、急救组、技能组、设备维护组、循证组。每个小组职责与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在研究周期内,比较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各项指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实施专业小组质控模式后,血液净化中心第三季度的护理工作各项指标评价得分,都显著优于第二季度,前后比较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要求(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实施专业小组质控模式后,也明显高于未实施前,前后比较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要求(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专业小组质控模式,效果显著,可以提护理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加以推广。

  • 标签: 专业小组质控模式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质量控制图的应用是HIV检测实验室常规的室内控制方法。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常规采用“即刻法”质控图和(或)Levey-Jennings质控图。二种质控图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有作者提出动态质控图法作为HIV抗体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补充。方法本HIV抗体检测实验室通过应用“即刻法”质控图、Levey-Jennings质控图、动态质控图法三种方法来进行室内质控的评价。结果证明这三种质控图在HIV抗体检测室内质控中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不同级别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 标签: 质控图 HIV抗体检测 室内质控
  • 简介:目的探寻更好的ELISA室内质控方法。方法在每次ELISA试验时,同时检测临界标准品和质控品,依据所测得的临界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吸光度以及临界标准品的浓度计算出质控品的浓度。根据所得的质控品的浓度计算出其均值作为靶值,以普遍可以接受的CVl5%设定控制线,建立Levey—Jennings质控图。结果使用该质控方法不但质控结果变异小,更换试剂批号时无需更换质控图,而且可以直接反映出检测的灵敏度。结论以质控品浓度为指标的ELISA室内质控方法明显优于以OD/CO为指标的ELISA室内质控方法。

  • 标签: 质量控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吸光度 临界值 质控图 溯源性
  • 简介:摘要为提高临床护士用药的安全,杜绝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文章提出加强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管理,做好医嘱处理、查对、药品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控,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质量控制 临床用药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从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一年的病历中抽出200份出院病历,由质控人员对护理病案进行评估,对其中的缺陷进行归类、总结、分析,结果发现护理病案缺陷较多,如护理记录内容不全,书写不规范,缺乏客观性、连续性差,术语使用不当,首页缺项、出院时间与其他不符,医嘱单涂改、签名不规范、体温单缺项、体温绘画与记录不符,治疗饮食起居等相关记录不符等。为此,我院通过加大护理病案质量监控力度,制订护理质控奖罚条例,加强住院病案的环节质控,把缺陷改正在病历书写过程中等相应措施。使护理病案达到客观、真实,准确,从而提高护理病案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防患医疗纠纷,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病案 缺陷 质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病区护理文书的质量。方法应用三级质控体系,降低护理文书的书写缺陷。结果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实行护理文书三级质控体系以来,出科护理病历1100份,都达到了甲级病历标准。结论自控、质控、监控能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 标签: 护理文书质控管理
  • 简介:目的利用定性试验数据特性,设计适合ELISA定性试验的双区法定性质控图,应用于HBsAg定性检测的室内质量监控。方法将实验室HBsAg检测的质控数据,分别绘制双重反应定性质控图和新设计的双区法定性质控图,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双重反应方法需制作两个质控图,且易出现假失控虚发警报;双区法可减少此现象的发生。结论对于监控HBsAg定性检测,双区法优于常规的双重反应法。

  • 标签: ELISA 定性试验 质控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时,自制质控品的扩增循环阈值(CT)作为靶值在室内质控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留取已知HBV—DNA浓度的患者血清和甲、乙、丙、戊肝和HIV血清学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血清,通过一定比例稀释得到预期浓度的质控物,分装并-70℃保存。分别计算出靶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OCV%、RCV%),以CT值在±2S为质控警告线±3S为质控失控线,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分析结果质控物最佳条件下的、S和OCV分别为27.5、0.65和2.36%;常规条件下的、S和RCV分别为28.7、0.73和2.54%。RCV值<2OCV值,此RCV可以接受。结论自制质控品的CT值作为靶值应用于RT-PCR法HB—VDNA定量的室内质控中,制图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推广。

  • 标签: HBV-DNA 扩增循环阈值 室内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控体系,明确职责,强化监督意识。结果护理质量监控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结论ISO—9002质量管理保证是21世纪护理质量管理的主旋律。

  • 标签: 护理 质量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PCT检测,正确对待检测结果,合理应用到临床。方法通过德国罗氏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定标、质控、检测值进行控制。结果本实验定标,是两点定标,低标定标值在1912到2356之间;高标定标值在56161到57268之间,低高标能够在这两点之间,定标结果基本可靠。

  • 标签: PCT 检测值 质控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HIV检测质量,鉴别和控制诊断试剂的质量和操作误差.方法使用HIV抗体阴性的正常人血清梯度稀释HIV抗体强阳性血清,并经标定后作为外部质控血清.使用阿克苏试剂,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和手工方法随标本同时检测.结果实验证明,两种检测方法的精密性和稳定性良好,CV分别为3.4%和4.2%.结论自制HIV外部质控血清,方法易行,经济实用,为室内质控提供了较好的质控品和参照方法.

  • 标签: HIV检测 外部质控血清 室内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二级网络式质控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我院在2019年3月由发热门诊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组成质控小组实施二级网络式质控管理,对发热门诊的护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有效的质量控制。结果:质控1个月后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并与质控前收集的150名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对比,质控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得到完善,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积极性、责任心提升明显,降低了护理工作中的出错率,推动了质量管理工作的进程,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分消毒隔离组,急救药品器材组、护理记录单书写组、护理安全组,护理质量管理组。结果手术室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杜绝了护理隐患的发生。

  • 标签: 护理质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