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儿童营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按细营养理论,告别儿童营养误区,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提高家长营养知识,注重膳食搭配,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

  • 标签: 细营养 儿童
  • 简介:摘要合理而均衡地安排妊娠期的饮食非常重要。应用细营养的保健理念,分析妊娠期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针对不同营养需求,科学制定各阶段的膳食调配。呼吁人们注重细营养,保障孕妇的营养均衡。

  • 标签: 细营养 营养保健 妊娠期
  • 简介:摘要目的山东省某农村地区敬老院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现状,为改善其营养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称重和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3所农村敬老院老年人膳食构成和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176名老年人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基本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过高占63.96%,脂肪供能略低占21.38%;钙的摄入量只占RNIs的26.87%,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9.45g;老年人BMI指数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占74.43%。结论当地敬老院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不够合理,应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

  • 标签: 农村 敬老院 老年人 膳食营养
  • 简介: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的能量和营养素(膳营养素、营养制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摄入量,判断机体营养健康水平,为大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189名贫困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5人,女生104人;采用问卷调查及膳食调查的方法,对贫困大学生健康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贫困大学生膳食主要以谷物为主,鱼虾类、水果、奶类、蔬菜、肉类和蛋类明显少于参考摄入量标准,尤其是钙、锌和V-C的摄入量仅占参考摄入量的1/3。贫困大学生牙龈出血率为56.61%,口腔溃疡发生率为46.03%,皮肤粗糙出现率为33.33%,视力不良率为80.42%。结论贫困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不合理,应加强贫困大学生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善贫困大学生膳食营养,从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健康状况 营养膳食 贫困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朝阳市6-17岁儿童少年18年膳食结构变化的分析,研究其膳食结构变化对营养素摄入的影响,为改善儿童少年营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6-17岁儿童少年18年间植物性食物摄入量减少,由1993年的852.5克下降到2011年的750克,而动物性食物消费增加,由1993年的90.6克增加到2011年的240.4克。6-17岁儿童少年能量的摄入18年间呈下降趋势,同时脂肪的摄入增加,而碳水化合物摄入下降,能量摄入量由1993年的每人日2389.7千卡下降到2011年的2190.4千卡。其中人类提供能量的比例由75.5%减少到50.1%,而动物性食物提供能量的比例由7.5%增加到16.0%。讨论通过对朝阳市6-17岁儿童少年1993-2011年18年间膳食结构变化的分析发现,18年间其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植物性食物摄入量减少,而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

  • 标签: 儿童少年 膳食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膳食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2011年4月份-2014年1月份经过干扰素治疗的83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是在治疗一个月之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诊断为轻、中度抑郁的患者。以上患者给予中药膳食干预进行治疗,在干预后2个月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抑郁的评定。结果在干预之后,患者抑郁的倾向明显减轻,而且在干预前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的抑郁症的患者采用中药膳食干预措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中药膳食 干扰素 病毒性肝炎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患者隔离期间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30例已确诊为H1N1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以此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问题,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43.12±5.24),SDS评分为(45.36±3.73);对照组SAS评分为(51.25±4.08),SDS评分为(59.48±3.52),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排除甲流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心理应激 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出现的反应以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社区献血站1000例无偿献血者,对其献血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0名献血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的反应。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后,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优化献血环境,适合在献血站推广。

  • 标签: 献血反应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病情观察、子痫护理及对症护理。结果5例发生子痫,17例先兆子痫;剖宫产56例,自然分娩42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为(91.6±6.1)mmHg,胎儿Apgar评分为(9.1±0.5)分。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分娩产妇进行心理干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乳腺炎发生率,促进母婴安全、健康。方法通过对1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按分娩正常步骤进行(包括剖宫产术),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全产程(包括剖宫产术前、书中、术后)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50例分娩产妇的心理干预取得了预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干预不能仅局限于分娩产妇,也要向医院其他科室发展。

  • 标签: 分娩 产妇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报告12例急性铜中毒患者的护理。转入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预防感染。通过连续血液净化及病因治疗,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铜中毒 溶血 肾功能衰竭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常见病,以动脉血压增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引起血管、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这些并发症常可使患者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又是“悄无声息”,因此国际上又将高血压称为“无声杀手”,因此,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相应护理。本文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主要就高血压高危人群社区干预展开相关论述。

  • 标签: 高血压 高危人群 社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职业暴露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常见人群,完善职业暴露的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某医院职业暴露人员进行整理分析,将69例职业暴露人员按职业种类、损伤性质、暴露来源分析,共同探讨职业暴露的干预措施。结论减少职业暴露,是医院感染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培训,使工作人员自觉执行操作规程,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是减少职业暴露的重要举措。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重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32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出护理要点,对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组326例患者,治愈(好转)286例,治愈(好转)率87.7%,死亡40例,平均住院天数(16±2.5)d。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是保证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基本保障,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意义重大。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杀未遂患者的群体特征,并利用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危机。方法采用调查法,分析自杀未遂者111例的资料,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111例被试评估后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57)和对照组(n=54),对干预组实施社会干预,出院6个月后采用入组的测查工具,加上生活质量量表,自我状态评价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再评估并比较。结果出院后6个月内,对照组中3例出现自杀行为(自杀未遂2例),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6个月时的症状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减少分值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6个月时的自我感觉评价得分,应对方式量表中的解决问题得分,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对自杀未遂者实施社会心理干预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精神心理活动状况,降低绝望感,从而降低再自杀行为发生风险。

  • 标签: 自杀未遂 心理危机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足跟采血疼痛刺激时早产儿疼痛评分及非药物止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各25例。对照组、葡萄糖组、非营养性吸吮组、葡萄糖+非营养性吸吮组。于穿刺后20s、1min、2min、3min分别记录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采用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preterminfantpainprofile,vim,)进行疼痛评分并比较。结果各组早产儿间PIP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非营养性吸吮组PIPP评分明显低于非营养吸吮组及葡萄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口服葡萄糖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 标签: 疼痛 早产儿 干预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婚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人群实施干预后,预防HIV婚内配偶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对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11-2012年21例婚前医学检查人群确认HIV抗体阳性者及其配偶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结果21例患者干预前无1例告知对方病情,也未使用安全套。干预后,17例主动告知对方病情,告知率80.95%;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有17对夫妻,使用率80.95%。13例确诊患者自愿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占61.94%。5例孕妇为未知情下怀孕,均在指定母婴阻断单位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均选择人工喂养,全都使用了抗病毒药物,满周岁时HIV检测均为阴性。21例患者确诊后1年,11例未离婚者中8例配偶未检测出HIV抗体,3例配偶拒绝检测。结论对婚检HIV抗体阳性人群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可降低HIV配偶间及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实行的预防配偶及母婴传播综合措施是有效的。

  • 标签: 婚检HIV阳性人群 干预 配偶传播 母婴传播 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