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骶尾部内窦瘤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7年收治的12例骶尾部内窦瘤患儿,该组病例术前B超CT或MRI检查发现骶尾部肿瘤,术前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升高9例(所有病例AFP均升高),采用手术切除全部或大部分肿瘤,术前及术后采用BEP方案化疗。结果随访6年,生存9例,死亡3例,复发5例。结论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可改善内窦瘤的疗效,AFP检测及B超联合应用对小儿内窦瘤诊断及复发监测有重要意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并辅以联合化疗可提高患儿长期生存率。

  • 标签: 内胚窦瘤 骶尾部肿瘤 化疗
  • 简介:上海家化旗下的启初品牌,专为中国0至3岁婴幼儿肌肤定制,专注研发自然之初的奥秘,发现初生植物浓缩了生命启初的精华,蕴含高出成熟植物数倍的惊人营养。今年,启初更是隆重推出了全新牛奶谷系列。

  • 标签: 上海家化 加益 玉米胚 初更 不饱和脂肪酸 冷榨
  • 简介:摘要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性的教与学,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情感的交流,会让教学活动充满人性化。本文旨在探讨教学情感在组教学中的应用,建立友好、愉快、轻松和和谐的人际心理气氛,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 情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恶性中叶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原发于卵巢恶性中叶混合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2例均为卵巢占位性病变,肿瘤组织由恶性的上皮和间叶成分共同构成。肿瘤细胞中,上皮成分均表达AE1/AE3和EMA。而VimentinDesminS-100均为阴性。梭形细胞区域均弥漫表达Vimentin,EMA、Desmin和S-100均为阴性。结论卵巢恶性中叶混合瘤发生于卵巢较为少见,病程进展快,预后差、生存时间短,诊断及鉴别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

  • 标签: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卵巢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玉米谷胱甘肽的提取及抗氧化应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论述,玉米中提取技术的研究,得出其药理及其他作用。结果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提取玉米中谷胱甘肽最合适的一种方法。结论临床上,已将GSH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有机物及重金属的解毒,癌症辐射和化疗的保护,白内障HIV的抑制,抗氧化作用,细胞膜的保护,改善性功能等。

  • 标签: 玉米胚 谷胱甘肽 提取 抗氧化应用
  • 简介: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异常妊娠过程,发病率约1%,是孕产妇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以及子宫残角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98%2.本病发病急,病情重,症状易混淆,因此在诊治过程中会给医务人员增加难度3而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开腹手术,腹腔镜开窗取术。由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而对于电视腹腔镜其优点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能大大提高床位周转率,因此治疗异位妊娠腹腔镜基本取代开腹治疗,日益受到广大患者和临床医师的欢迎,而良好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迅速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该病例的个案进行探讨,让大家熟悉并掌握腹腔镜异位妊娠开窗取术的护理配合。总结良好的护理配合可预防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病人的手术安全。

  • 标签: 腹腔镜异位妊娠开窗取胚术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原发原始神经外叶肿瘤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肺原发原始神经外叶肿瘤的患者2例,并对其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免疫标志物通过免疫组化进行相应的检测,患者的EWS基因易位情况则通过荧光原位杂交系统进行评测。结果通过显微镜对2例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观测,能够发现细胞形态较为一致,呈梁状、片状或是弥漫分布,细胞形状为短梭形或圆形,并伴有不规则的病灶,且清晰可见核细胞的分裂。结论对肺原发原始神经外叶肿瘤患者的免疫标志物进行免疫组化以及EWS基因易位检测,能有效提高病症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肺原发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临床病理
  • 简介:LIF具有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并保持其增殖能力的作用,LIF基因在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有强烈的表达,且有极强的时段性。子宫内膜LIF基因表达与泡着床密切相关,并受到体内激素水平的调控,胚胎绒毛细胞LIF基因表达对促进胚胎早期发育及胎盘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L1F 胚泡着床 胚胎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术后缝合对输卵管通畅度及近期宫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4年4月70例有保留生育功能意愿且有随访条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34例,行患侧输卵管开窗取术,术后缝合输卵管;B组36例,行患侧输卵管开窗取术,术后不予缝合输卵管。两组术毕均予甲氨喋呤50mg肌注。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侧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并随访其近期(12个月内)宫内妊娠情况。结果A组34例患者术后2个月介入照片患侧输卵管26例通畅,7例通而不畅,1例不通,通畅率76.47%。B组术后2个月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患侧输卵管21例通畅,9例通而不畅,6例不通,通畅率58.33%。近期(12个月内)宫内妊娠率情况A组34例,宫内妊娠25例,占73.53%。B组36例,宫内妊娠16例,占44.44%。A组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术后行输卵管缝合,可减少对患侧输卵管损伤并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从而有效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术后不缝合者。

  • 标签: 腹腔镜 异位妊娠 输卵管 开窗 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宫外孕疾病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组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术治疗;参照组行开腹输卵管切除术。记录并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腔镜治疗后,能够降低宫外孕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 宫外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切开取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分析208例输卵管妊娠者的资料,其中行腹腔手术108例,开腹手术100例,比较两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住院天数、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输卵管通畅率及再次宫外孕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腹腔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及再次宫外孕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排气时间、发热比率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输卵管通畅率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切开取术创伤小、疼痛轻和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等优点,更适合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化瘀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药化瘀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胃肠道不适、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化瘀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中药化瘀杀胚汤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术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择选宫外孕患者分析,于时间线2019年5月—2021年1月,共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输卵管切除术(对照组)与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术(观察组),2组均为n=45。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β-HCG水平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宫外孕患者,临床进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术,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 宫外孕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玉米谷胱甘肽的提取及抗氧化应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论述,玉米中提取技术的研究,得出其药理及其他作用。结果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提取玉米中谷胱甘肽最合适的一种方法。结论临床上,已将GSH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有机物及重金属的解毒,癌症辐射和化疗的保护,白内障HIV的抑制,抗氧化作用,细胞膜的保护,改善性功能等。

  • 标签: 玉米胚 谷胱甘肽 提取 抗氧化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术后缝合与不缝合的临床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术并有异位妊娠的1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行输卵管开窗取术后进行创面缝合,B组行输卵管开窗取术后不进行创面缝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组术后通畅率与术后妊娠率高于B组,异位妊娠风险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 开窗取胚术 缝合与不缝合 精细整形吻合 盆腔环境
  • 简介: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人肺成纤维细胞(humanembryoniclungfibroblast,HELF)后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HCMV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用HCMV感染同步化的HELF作为感染组,同时设模拟感染组为对照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学变化至感染后7d。于感染后12h、24h、48h、72h和96h收获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组细胞核内HCMVIE172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模拟感染组未见细胞形态学改变,亦未出现HCMVIE172蛋白阳性产物。感染组感染后72h时即可见局部细胞变圆,膨胀,胞体及胞核巨大化,7d时可见所有细胞均发生病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其各时间点的细胞均在核内出现呈棕黄色颗粒的HCMVIE172蛋白。模拟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有65.7%的细胞处于G1期,24h时有43.8%的细胞处于G1期;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有70.4%的细胞处于G1期,24h时有69.9%的细胞处于G1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HCMV感染HELF后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增殖,其影响了HELF周期,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期。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IE172蛋白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研究多氯联苯1254(Aroelor1254)、苯并(a)芘(BaP)及其联合作用下人肺(HEL)二倍体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规律及其可能的意义。方法培养HEL细胞。作如下处理:Aroclor1254处理组:细胞接受不同剂量Aroclor1254(6.25、12.50、25.00、50.00μmol/L)处理24h;Aroelor1254+BaP联合作用组:细胞先按Aroclor1254处理组方案预处理。24h后37℃恢复1h,再以50Izmol/LBaP染毒2h;同时设立苯并(a)芘(50panol/L,染毒2h)和DMSO(10mL/L)分别作为阳性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利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HEL细胞中HSPr70、B-aetin的表达水平,采用灰度比(HSP70/13-actin)定量分析。结果Aroclor1254处理组,不同浓度多氯联苯1254(6.25、12.50、25、00、50.00μmol/L)处理后,灰度比分别为0.98±0、05、0.97±0、09、0、99±0.06、0,95±0.08,与溶剂对照组(0.99±0、05)及阳性对照组(1.01±0.06)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作用组,灰度比随多氯联苯1254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调,分别为0.89±0.03、0.83±0.02、0.81±0.05、0.72±0.03,与溶剂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HSP70表达下降可能与多氯联笨1254增强BaP代谢活化产物的遗传毒性作用有关。

  • 标签: 多氯联苯1254 苯并(A)芘 热休克蛋白质7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开窗取术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腹腔镜下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在手术中联合应用。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β- HC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腔镜开窗取胚术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及对输卵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 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