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4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46例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和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与最终诊断结果的异同,总结两种诊断方式的优缺点。结果经螺旋CT检查后,阳性31例(67.3%),阴性15例(32.6%),假阳性0例,特异性46例(100%);骨转移类型混合型6例,成骨型9例,溶骨型16例。X线检查结果阳性20例(43.4%),阴性22例(47.8%),假阳性4例(8.6%),特异性42例(91.3%),骨转移类型混合型3例,成骨型6例,溶骨型12例。结论螺旋CT检查的可信度与准确度均高于X线检查,是检查肿瘤骨转移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CT 肿瘤骨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文章对5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安全用药的预见性护理、随访的全程护理风险管理,观察风险防范管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综合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9锶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骨转移癌患者经过89锶治疗后骨痛缓解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218例骨转移癌患者186例患者的骨痛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完全缓解68例,部分缓解118例,3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3%。89锶的止痛效果和骨转移癌的原发灶的病理类型有关。结论89锶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

  • 标签: 骨移转癌 89锶 骨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外照射放疗法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100名,其中64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骨转移。64名患者中21名患者接受4Gy/次的外照射放疗,21名患者接受6Gy/次的外照射放疗,22名患者接受8Gy/次的外照射放疗治疗。对每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结果4Gy组中7名患者疼痛完全缓解,5名患者疼痛缓解,9名患者疼痛依然严重;6Gy组中9名患者疼痛完全缓解,5名患者疼痛缓解,7名患者疼痛依然严重;8Gy组中13名患者疼痛完全缓解,6名患者疼痛缓解,3名患者疼痛依然严重。P<0.05,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8Gy/次的剂量可以有效的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

  • 标签: 外照射放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 比较 &chi 2检验
  • 简介: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国人第一杀手,其中男性发病率最高者依次为:肺癌、胃癌、肠癌;女性发病率最高者依次为: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

  • 标签: 癌症 骨转移 数据显示 发病率 直肠癌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没救了吗?”不少恶性肿瘤患者被告知骨转移后,都认为病情发展到脊柱转移癌就意味着癌症到了晚期,生命已进入倒计时,再进行治疗已没有多大意义。专家指出,这种观念已经过时,出现骨转移瘤并非“死亡宣判”。

  • 标签: 骨转移瘤 死亡 恶性肿瘤患者 脊柱转移癌 病情发展 意味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转移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骨转移瘤患者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手术治疗,既能明显缓解骨癌造成的疼痛,同时也可以预防并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骨转移瘤 手术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用中医药治疗晚期多发性骨转移的体会。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根据现代医学彩超、CT病理等检查所得出的确诊结果,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应用中药全方位多靶向的用药治疗。结果多数患者用药几天,症状就明显的好转,精神饮食睡眠等症状就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用药三至九个月,肿瘤就能明显的缩小,甚至有的患者肺肿瘤全部消失,骨转移和骨破坏现象得到恢复。结论用中医药辨病辨证治疗晚期肺癌骨转移,是针对晚期转移无法手术或手术后和放化疗治疗后,又复发广泛转移和年高体弱的癌症患者选择一种全面治疗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本院在2018年-2020年诊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整合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唑来磷酸治疗患者定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伊班膦酸钠治疗患者定为观察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3.3%VS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伊班膦酸钠 恶性肿瘤骨转移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对72例临床可疑有肿瘤骨转移的患者行99mTc-MDPSPECT全身骨显像,计算全身骨显像以及SPECT/CT融合显像与这些对照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并对两者诊断符合率行χ2检验。结果71例患者全身骨显像154个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经过诊断级SPECT/CT融合显像后发现,合率为94.1%(32/3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681,P<0.05)。结论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在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尤其对鉴别脊柱、肋骨的病变较全身平面显像具有明显的临床增益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融合 骨骼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86倒,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42例)行单纯放疗,30Gy/10次。结果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骨疼痛有效率为90.9%,单纯放疗组疼痛有效率为69.0%(P<O.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确切,且唑来膦酸不良反应小,给药方便,是日前治疗骨转移癌的优选方案。

  • 标签: 唑来膦酸 放疗 骨转移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药(加减三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加减三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病灶变化、活动能力、不良反应。结果在疼痛缓解、活动能力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灶变化、不良反应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药(加减三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唑来膦酸 恶性肿瘤骨转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患者96例,其中32例进行手术治疗,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中顺利,术后无感染,随访36个月。本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34.6%,5年生存率为16.7%,术后6周Enneking评分,功能为优78.2%,中16.8%,差5%。结论手术治疗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可以减缓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有一定可能性延长生命。

  • 标签: 手术 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将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导致疼痛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0例静脉滴注4mg的唑来膦酸;对照组40例静脉滴注90mg的帕米膦酸二钠,两组均每4周重复给药1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996),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KPS分值平均提高11.3分与10.6分,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2.5%。两组的KPS分值提高幅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962),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缓解后复发时间平均为14.7d,对照组平均为13.8d,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843),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恶心、呕吐、一过性骨痛加重等反应。结论唑来膦酸对骨转移所致疼痛具有明显的止痛效果,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

  • 标签: 恶性肿瘤 唑来膦酸 帕米膦酸二钠 骨转移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方法,同时分析不同剂量外照射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在我医院里就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选择8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性的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3例,观察组给予8Gy/次外照射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2Gy/次外照射放疗治疗,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其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6.0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骨转移患者的放射治疗主要根据病情来决定,低分割放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而止痛效果与常规分割相当。

  • 标签: 外照射放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