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的动脉介入化疗疗效。方法对18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及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结果18例患者中,经至少两次介入治疗后,肿瘤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症状明显好转的患者13例,症状减轻的患者5例,其中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获得了手术机会。结论盆腔恶性肿瘤的动脉介入化疗为不能手术的患者及术后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并可能为患者提供再次手术切除的机会。

  • 标签: 盆腔恶性肿瘤 介入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热疗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功能状况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射频热疗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射频热疗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功能状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射频热疗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功能状况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 标签: 恶性肿瘤 射频热疗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功能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将110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对照组 心理护理
  • 简介:通过文献综述方式,总结了疾病负担评价指标的选取标准,系统介绍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以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有关恶性肿瘤的定量研究方法,描述了疾病负担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数据来源,报告了国内外该领域主要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文章旨在全面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进一步推动疾病负担研究在我国的应用。

  • 标签: 健康测量 疾病负担 经济负担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临床发现,多数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多呈高凝状态,随着疾病发展,可继发纤溶系统亢进、血小板减少等而引发癌症病人多系统、多部位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将综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初治肿瘤患者的优势特征,并提出相关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展望。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高凝状态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医院感染因素。方法235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症状、接受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发生医院感染的时间以及部位、所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做整理归纳分析。结果235例患者54例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9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为42.59%,医院感染率与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呈负性相关性。结论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易感因素。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化疗 医院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转变服务理念,构建舒适的病区环境,对62例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情绪稳定,对生活和治疗充满了信心,护患关系和谐了,满意度提高了。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恶性肿瘤患者得到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了患者的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肿瘤患者 舒适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随访对恶性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的影响。方法设立患者随访管理小组,负责全程随访及预约住院治疗,新发恶性肿瘤首次住院接受放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4例为对照组,未安排专人随访,59例为观察组,遵照全程管理治疗计划进行定期随访及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并发症及满意度等。结果随访的实施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能积极配合按时完成预定治疗计划,观察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提高了生存时间及医疗护理质量。结论全程随访管理可有效提高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并发症少,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随访 全程管理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导师侯平玺教授合理运用中医药理论,针对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总结如下1、注重整体观念,以脏腑、八纲、气血津液等辩证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扶正以祛邪,祛邪以安正。2、在恶性肿瘤早期主要以祛邪为主,治以理气行气、活血化瘀、祛湿化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等治疗方法。3、在恶性肿瘤中晚期以扶正为主,治以益气健脾,补肾益精,滋补阴血,养阴生津等治疗手段。

  • 标签: 侯平玺扶正固本汤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胆囊恶性肿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胆囊恶性肿瘤患者B超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正确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B超诊断,72例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中有62例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为86.11%;误诊10例,误诊率为13.89%。结论采用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时,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鉴别诊断信息,使得诊断更为准确。

  • 标签: 原发性 胆囊恶性肿瘤 B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行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出现输尿管阴道瘘的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再次进行手术,植入输尿管于膀胱,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再次手术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均在手术后的10d拔除双J管,术后30d内康复出院。结论针对盆腔恶性肿瘤手术后出现输尿管阴道瘘的患者,加强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盆腔恶性肿瘤 输尿管阴道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可参考借鉴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文关怀护理,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25例患者非常满意,占比41.7%,不满意患者5例,占8.3%,总满意度达到91.7%。明显优于对照组18.3%的非常满意度、21.7%的不满意度以及78.3%的总满意度,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秉持“以人为本”的宗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恶性肿瘤 应用价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人文关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1月1期间收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护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本组60例患者的护理中加入人文关怀,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结合研究来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其行人文关怀能够有效的降低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促进治疗效果。

  • 标签: 人文关怀 妇科恶性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究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治疗方法,观察中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诊治的92例患者,将其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均接受化疗,并服用西药配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八珍汤进行治疗。结果: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6%,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八珍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提升患者化疗效果和康复几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4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21例为乳腺癌,12例为子宫内膜癌,13例为卵巢癌,检测血清癌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指标的联合检测对确诊的意义。结果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阳性率不高,最高为卵巢癌CA125阳性率69.2%(9/13,69.2%),最低为子宫内膜癌CEA阳性率16.7%(2/12,16.7%);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阳性率最高为卵巢癌100%(13/13,100%),最低为子宫内膜癌83.3%(10/12,83.3%),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妇科肿瘤的检出率。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增加诊断敏感性,使确诊率上升,漏诊率下降,可为肿瘤血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恶性肿瘤 联合检测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一般性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及一般性心理护理基础上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八周后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针对性、系统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恶性肿瘤的心理应对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肝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71例肝恶性肿瘤患者行微波消融术,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处置对策。结果本组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5例患者,1例死亡,其余经积极治疗康复出院。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通过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技术改进,加强术前宣教及心理支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肝癌 微波消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护理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0%,护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8.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36/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女性 恶性肿瘤 心理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之间78例外科常见肿瘤多发肿瘤的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护理计划和措施,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未出现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无一例死亡。通过该组数据可以证明,采用系统化护理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此种模式提高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SDS评分相似,而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理 恶性肿瘤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