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痛经改善情况以及妊娠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有40例患者实行保留生育能力的开腹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另2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实行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采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少,有58例痛经患者经治疗后52例患者痛经症状明显改善,42例不孕患者经手术后17例患者妊娠成功。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对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情况,提高其术后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 痛经 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癌的患者进行癌灶合并脾脏切除术后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确诊的66例肝癌并使用癌灶合并脾脏切除的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在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手术护理,对照组只进行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满意人数11(46.6%)例,较为满意人数8(28.9%)例,一般6(13.3%)例,不满意8(11.2%)例。总满意率达75.5%。观察组患者满意人数21(73.4%)例,较为满意人数6(13.3%)例,一般4(8.9%)例,不满意2(4.5%)例。总满意率达86.8%。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癌灶合并脾切除的患者进行手术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的癌症复发情况,同时进行手术护理的患者心理状态较佳。

  • 标签: 肝癌 脾切除 手术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结核经前路手术治疗后复发患者结合使用病灶清除术及病灶处置管局部加强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月我院24例连续病例资料,病例均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复发的脊柱结核患者,对该组病例我们结合采用病灶清除术及局部加强化疗技术进行治疗。收集术前及术后3月门诊随访数据评估结核治疗情况及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该组病例ODI、EST、CRP以及Cobb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前路手术治疗后复发患者的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结合使用病灶清除术及局部加强化疗可缩短病程,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局部化疗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脊柱功能、血沉(ESR)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两组治疗后后凸角、ESR、ODI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0.05);与对照组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后凸角、ESR、OD水平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微创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空心针穿刺组织病理学活检(US-CNB)在乳腺病灶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诊治的的115例乳腺病变患者纳入观察中,均在术前行US-CNB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方分析术前术后检查结果。结果本组115例患者中,乳腺病灶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乳腺癌88例,US-CNB诊断乳腺癌83例,假阴性5例;通过分析,US-CNB诊断乳腺癌准确率为96.0%,灵敏度为94.3%,特异性为100.0%,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5%、100.0%(约登指数=0.949,kappa=8.901,P<0.05)。结论US-CNB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率较高,基本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有着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经皮空心针穿刺 病学 乳腺病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病灶清除术联合植骨融合外固定术治疗膝关节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结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行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研究组施行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联合植骨融合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贫血发生率、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灶清除术联合植骨融合外固定术及单纯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膝关节结核均能改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关节结核 膝关节 结核病灶清除术 植骨融合术 外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切除联合全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继发性脾功能亢进(SHS)的疗效。方法175例PHC合并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与对照组(82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单纯性肝癌切除术。结果①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75±155)mlVS(450±135)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RBC)(3.1±0.4)×1012/LVS(3.0±0.5)×1012/L、白细胞(WBC)(1.83±0.55)×109/LVS(1.75±0.52)×109/L、血小板(PLT)(64±13)×109/LVS(66±15)×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两组患者RBC(3.4±0.3)×1012/LVS(3.3±0.4)×1012/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7.19±1.39)×109/LVS(2.74±0.63)×109/L、PLT(375±59)×109/LVS(185±28)×109/L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3%VS17.1%)、病死率(3.2%VS4.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是治疗PHC合并SHS的理想方案。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肝癌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阑尾炎患者分别拟定传统切除术以及小切口切除术方案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01 月~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阑尾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拟定每组切除术方案;参照组( 40 例):拟定传统切除术方案展开;实验组( 40 例):拟定小切口切除术方案展开;就 组间 切除术系列指标展开对比。 结果: 实验组阑尾炎患者临床手术时长为( 26.13±6.62 ) min ;切口长度为( 1.85±0.25 ) cm ;住院时长为( 4.02±0.49 ) d ;术中失血量为( 36.79±4.02 ) mL ;参照组阑尾炎患者临床手术时长为( 72.39±8.79 ) min ;切口长度为( 6.13±1.35 ) cm ;住院时长为( 7.02±1.49 ) d ;术中失血量为( 79.49±5.49 ) mL ;最终发现,实验组阑尾炎患者系列切除术指标表现均优于参照组明显 ( P <0.05) 。 结论: 阑尾炎患者于临床接受手术期间,小切口切除术方案的拟定与应用,同传统切除术方案应用效果比较,利于系列切除术指标的显著改善,最终可促进阑尾炎患者早期转归。

  • 标签: 传统切除术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亚肺叶切除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可用于部分高度选择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亚肺叶切除可以保存更多的肺功能,提高手术后生活质量。但存在肿瘤切除不彻底,增加手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对于满足以下条件的非小细胞肺癌IA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2cm;位于肺外周;尤其是没有实性成分的毛玻璃样结节,亚肺叶切除取得了和肺叶切除类似的治疗效果。目前的证据多来自回顾性临床研究,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已明确亚肺叶切除的确切疗效,在高等级的证据出现之前,肺叶切除术仍被认为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术式。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 亚肺叶切除
  • 作者: 张立浩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平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平昌636400)【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35-02人的五脏六腑跟人的作息时间有着很大的关系,经常颠三倒四地工作与休息,人的身体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除了一些因为过度劳累导致的机体功能的衰退以外,还有一种就是软消耗,这种软消耗比那种实质性的来一次伤更可怕,它在无时无刻侵蚀着我们身体健康,但是我们又很难发现这一个细微的变化,只是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如以前了。拿胆结石来说,这种疾病是对于我们身体当中的胆造成伤害,当胆结石出现的时候,已经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健康疾病。下面,就胆结石形成的原因和胆结石患者切除胆囊后是否对人体有影响等问题进行简单介绍。不健康生活方式是胆结石形成的“祸首”胆结石的形成,不是因为某一下用力过猛或者是因为某个外界原因造成的伤害,胆结石是在人们长期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下慢慢接近我们的身体,进而伤害着我们的肝脏当这种伤害达到了一个最大值,肝脏再也承受不住了,它就会生病,就会罢工,而其中的一种罢工方式就是胆结石。1长期熬夜熬夜,已经成为了现在生活节奏下人们较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上班族加班熬夜、还是学生族学习熬夜、或者是娱乐族娱乐熬夜。反正熬夜的现象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而熬夜,是对于我们身体伤害最大的一个行为,这种行为不亚于慢性自杀。尤其是对于胆脏来说,熬夜对它的伤害更是严重。半夜一点到三点,处于肝脏休炼的时间,但是这个时候还有很多人没有入睡,还在继续给胆脏形成压力,这样长期以来,胆脏不罢工它还能干什么?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晚上熬夜,白天把觉补回来不就可以了。错,打错特错,我们的五脏六腑对应着我们的作息时间,在日落之后的夜间,我们的五脏在不同的还时间内会进行不同的休炼,这种休炼我们可以理解成是五脏六腑自行调养,自我恢复的过程,但是在它们恢复修养的过程中,得不到睡眠休息的保证,它们这种休炼是进行不下去的,白天补觉,也只是对于缓解脑神经有所帮助,对于这些脏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所以说,长期熬夜,是诱发胆结石的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是导致其他脏器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2饮食油腻、不规律在现当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肉类食品能够被更多的家庭所食用,不再是令人买不起,吃不起的食品。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人们对于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