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储藏食物孳生粉螨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方法用光照集螨法和水膜镜检法对采集样本进行粉螨分离,并对采集的粉螨进行分类鉴定、计数和数据分析.结果695份样本发现粉螨,阳性率为48.3%(695/1440),其中储藏干货的阳性率为55.4%(306/552),食用调料的阳性率为43.9%(158/360),海产食品的阳性率为35.8%(129/360),甜品的阳性率为60.7%(102/168).共检获粉螨23种,隶属于7科18属.不同月份储藏食物孳生粉螨群落参数不同,以6~8月粉螨群落参数数值较高.同时还发现不同种类储藏食物孳生粉螨群落参数也不同,储藏干货孳生粉螨的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2.148)和多样性指数(H'=2.995)最高;食用调料孳生粉螨的均匀度指数(J=0.978)最高.结论储藏食物粉螨污染严重.同时温湿度及粉螨食性对储藏食物粉螨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起直接限制作用,应加强储藏食物管理,保护储藏食物品质,预防人体螨病.

  • 标签: 粉螨 储藏食物 群落 孳生粉螨 群落结构 多样性
  • 简介:1982年,郑智民报道了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厦门市区由于城市改造、人口增加和灭鼠措施必然引起家鼠群落结构,特别是各种家鼠数量组成关系改变的状况,并提出今后防制的重点对策、时机与对策。1994年,吴春贤等根据1983~1987年的调查结果,报道了厦门市区住宅、饮食、食杂和市场四类生活区域鼠

  • 标签: 群落结构 鼠形动物 特殊行业 褐家鼠 小家鼠 厦门市
  • 简介:目的研究门头沟灵山地区鼠种群落构成。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鼠类种群数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群落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共计捕获鼠类12种286只,底部灌木丛中捕获鼠类5种81只,鼠类群落为社鼠+大林姬鼠群落。中部次生林中鼠类丰富11种74只,鼠类群落为大林姬鼠+社鼠+花松鼠群落。顶部亚高山草甸中捕获鼠类7种131只,鼠类群落为棕背鲆+大林姬鼠+大仓鼠群落。结论灵山中部鼠类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中部和底部鼠类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7243,顶部和底部最低,为0.4541。

  • 标签: 鼠种 群落 夹夜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化生态,恢复环境的分析。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人的健康依托自然。我们应当不断地致力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

  • 标签: 优化生态 恢复环境
  • 简介:摘 要:阴道微生态属于生态系统当中相对复杂的系统,同时属于较为灵敏的系统,会受到外在、内在因素的影响使其产生内环境改变。伴随临床针对于微生态的研究不断深入,较多研究技术及方法逐步产生,能够为微生态研究提供较多诊断治疗方法,使人们对于阴道微生态的认知加深。本次阐述阴道微生态系统的新观念,并对于阴道微生物环境菌群以及治疗办法展开综述。

  • 标签: 菌群 微生态 阴道 治疗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特别是消化系统健康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保持平衡状态,有助于消化、营养吸收、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饮食、药物(如抗生素)、应激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衡,影响肠道健康,并可能引发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调控肠道菌群,如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粪便移植等策略,已显示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肠道微生物群落 消化系统疾病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置IUD前后阴道微生态的变化和IUD尾丝对其产生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到我中心主动要求放置IUD并自愿接受阴道分泌物微生态状况调查及置器后两次随访检查的609例已婚妇女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有尾丝组(304例)与无尾丝组(305例),有尾丝组放置T220,无尾丝组放置元宫环,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1)无尾丝组置器后3个月随访比置器前时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比例要低;置器前与置器后6个月比较没有差异;有尾丝组置器后3个月比置器前时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比例要低,置器后6个月比置器前正常的比例也低,即有尾丝组置器后6个月时阴道微生态依然没有达到置器前水平。(2)已婚育龄妇女的阴道微生态变化与年龄、教育程度及分娩次数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年龄越大、学历越低、分娩次数越多,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就越高。结论阴道微生态与年龄、文化程度和阴道分娩次数等有关,建议医务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IUD,同时给予相应的指导。

  • 标签: 节育环(IUD) 阴道微生态 尾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方法:选取妊娠组孕妇100例,产后组孕妇100例,分析性激素、阴道H2O2、白细胞酯酶以及唾液酸苷酶。结果:产后组阴道H2O2、白细胞酯酶以及唾液酸苷酶阳性数量高于妊娠组,性激素低于妊娠组(P

  • 标签: 孕产妇 阴道微生态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腺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10日-2013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240例腺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君康)口服并配合蒙脱石散,补液对症治疗,对照组只口服蒙脱石散,补液对症治疗,3天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腹泻次数减少、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腺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

  • 标签: 腺病毒性肠炎 微生态制剂 疗效
  • 简介:通过考察可以看出,水泥砖混结构、地面硬化的房屋,比上石结构、地面未硬化的房屋,鼠迹阳性率显著为低(鼠迹阳性率分别为0.43%、23.26%、x~2=49.64、P<0.05)。在村镇建设中,应积极提倡建造水泥砖混结构、地面硬化的房屋,达到防鼠灭鼠的目的。

  • 标签: 鼠迹阳性率 地面硬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晚婚晚育现象越来越普遍,加之三孩政策的推行,导致高龄孕产妇数量增加。需注意的是,高龄孕产妇生殖功能衰退,骨盆可塑性降低,生产期间多伴有宫缩乏力,极易延长试产时间,增加阴道试产失败风险。因此,研究高龄孕产妇阴道微生态状况及妊娠结局的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龄孕产妇 阴道微生态状况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抗病毒与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名乙肝肝硬化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除以治疗手段外,增加微生态制剂—生态活菌素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包括HBV-DNA水平、HBV-DNA 转阴率与HBeAg血清学转阴率等在内的病毒学指标,来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分别为94.12%和92.1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39%与78.4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抗病毒与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明显。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抗病毒 乙肝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常乐康、爽舒宝)预防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安新县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共360例,以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常乐康、爽舒宝)的患儿为病例组,仅使用抗生素治疗或住院72小时内出现继发腹泻才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常乐康、爽舒宝)的患儿为对照组,对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与继发腹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160例,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病25例,发生率15.6%;对照组200例,继发腹泻81例,发生率4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发病年龄、住院天数、住院后有无侵入性操作、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居住地、病情严重程度、血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数量,激素应用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关联。结论肺炎患儿年龄越小、住院时间越长或进行侵入性操作可增加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提示有预防作用。

  • 标签: 儿童 肺炎 腹泻 危险因素 微生态制剂
  • 简介:摘要:如果肠道菌群出现了失调的情况,则容易导致肠道恶性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出现或进一步加重,并且也会影响到其他多种恶性肿瘤的出现。对于中医药当中的抗肿瘤机制来说,其有着多途径、多靶点的特征,其将对于肠道微生态的调节认为可能是中药或复方起到抗肿瘤作用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对于部分潜在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抗肿瘤中药及中药复方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中医药 抗肿瘤机制 相关性
  • 简介:<正>福建省泉州帝峰生态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培训以及茶具开发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制茶企业,其前身系清末道光年间美名远播的"御赐制茶世家"——泉郡"林氏雅苑",现由林氏嫡系子孙林纨凯先生继艺成业。帝峰生态茶业自成立创办以来,历经十年不懈努力,汲取前人制茶精髓,秉承祖上精湛独到的制茶技艺,潜心研究和融合新时代制茶技术,大胆创新,相继推出了"帝峰有机

  • 标签: 茶业发展 茶企业 制茶技术 健康养生 人制 家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76例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培菲康联合曲美布汀治疗,用单纯应用曲美布汀治疗形成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68%),P=0.03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菲康等微生态制剂对于相关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微生态 微生态制剂 胃肠道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主要因素,并对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案例,在200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继发腹泻,将60例继发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照,每组各30例,使用乳酶生片药物治疗对比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使用培菲康胶囊药物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乳酶生片药物治疗的对比组患者,有11例(36.67%)患者显效,有9例(30.00%)患者有效,另外有10例(33.33%)患者无效,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66.67%;经过培菲康胶囊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有21例(70.00%)患者显效,有8例(26.67%)患者有效,只有1例(3.33%)患者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主要因素方面,经过Logistic分析,显示主要有住院时间、患者年龄及有无使用微生态制剂是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住院时间、患者年龄及有无使用微生态制剂是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主要因素,患者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高的治疗有效率,在疾病的临床治疗上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肺炎 继发腹泻 相关因素 治疗效果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