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透析治疗的17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正反面分组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管活性物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ET-1、AngⅡ、NO、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AngⅡ、NO、Sc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使用血液灌流方式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 血管活性物质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苯丙胺所致精神疾病的患者用药物和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性的措施基础上,采用了积极主动的干预措施。采用临床William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量表SDS量表,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患者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距有县局的意义。结论综合双心诊疗模式,能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苯丙胺 心理干预治疗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常见化学物质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方法了解手术室中接触化学物质的途径及常见化学消毒剂危害与防护及化学消毒剂的职业防护。结果提高防污意识,改善手术室通风换气条件,正常使用化学消毒剂。结论为了减少护理人员配药及处理化疗药物过程中接触剂量,以达到防护目的,医院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与化疗药物的不必要的接触;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

  • 标签: 手术室 化学物质 职业安全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内营养物质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预防效果及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需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确诊患者30例作为研究实验组。选择同时段入院,符合匹配条件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在常规饮食基础上,化疗期间联合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为仅应用正常饮食不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分别于化疗一个周期后(28天)、化疗两个周期后(56天)、完成整个化疗周期后复查评估营养状况和化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一般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化疗第一个周期后两组差别不明显(P>0.05);化疗第二个周期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化疗前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化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重指数均低于化疗前,其中研究组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辅助应用肠内营养有利于机体营养功能维持,利于患者完成化疗治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恶性肿瘤 营养支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患儿的PaO2、PaCO2、PaCO2\FiO2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PaO2、PaCO2\FiO2的上升幅度及PaCO2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急性呼吸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新生儿科2014.10~2015.10收治的ARDS患儿4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20)行常规治疗,观察组(n=20)加用P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上机时间、高浓度氧持续时间更短,最高MAP更低,对比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ARDS临床疗效优良,可明显改善患儿病情,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实施尿常规检查的482例患者资料,对尿常规检查的过程、结果等进行综合研究,明确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结果482例尿检样本中,7例存在较大误差,所占比例为1.45%。其中标本检验误差4例,所占比例为57.14%,标本采集误差2例,所占比例为28.57%,标本运送误差1例,所占比例为14.29%。结论临床尿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标本检查、标本采集以及标本的运送等,需要按照尿常规检查的实际要求,规范性开展各项工作,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的质量。

  • 标签: 临床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改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尿进行检测,分析其在实验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例住院病人尿标本,人为造成5种不同条件,进行连续3小时的观察。选择住院病人830份血尿(镜下)和隐血阳性的病人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比重尿液放置3小时,镜检其红细胞数,与立即镜检红细胞数比较,观察其溶血率。不同PH的尿液放置3小时再查其红细胞数,PH7.0时溶血率最低为0.083。偏酸及偏碱时溶血率都明显增高。结论镜检红细胞时,应取新鲜尿标本及时检查。诊断血尿时尿红细胞镜检和隐血试验必须二项都做。

  • 标签: 影响因素 尿液检查 尿液分析 红细胞镜检 隐血试验 假阳性 存放时间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法。方法选取近30年期间内在该院进行急诊护理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给予30名护理人员均提供关于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问卷,根据护理人员的作答结果研究分析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并及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认为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依次为:认为影响因素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的有12名(40.00%)、认为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的有6名(20.00%)、认为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较差有5名(16.67%)、认为影响因素为治疗器械、药品准备不足的有4名(13.33%)、认为影响因素为操作不规范的有2名(6.67%)、认为影响因素为急救护理能力较差的有1名(3.33%)。影响因素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沟通问题的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提出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明显增强急诊护理的安全性,降低急诊治疗后的死亡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影响因素 护理安全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与此相应的是肥胖人群比例上升,其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超过30%的成年人属于肥胖。我国广东、北京等地调查表明,国人肥胖呈现上升趋势,

  • 标签: 肥胖人群 男性生育 流行病学调查 经济社会 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
  • 简介: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锻炼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锻炼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的认知功能,还具有改善心境、调节情绪的功能。锻炼强度、锻炼类型、锻炼者的人格及基因等诸多因素影响着锻炼的情绪效益。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考察不同类型、不同强度和不同频率锻炼对情绪调节的综合作用,比较锻炼调节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时间差异,同时控制种族、病患等无关因素的影响,以达到更好的情绪调节效果。

  • 标签: 锻炼 情绪 心理健康 锻炼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疾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老年痴呆疾病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随访调查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甸尾乡200名老年人,运用老年痴呆生活质量量表,对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甸尾乡老年痴呆症总患病率为3.48%,其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26%和3.70%;患有身体疾病、亲友较少、缺乏交流、生活存有负面事件、心理素质较差是患病的主要因素。讨论老年痴呆症患病率符合预期水平,影响疾病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心理水平、家庭成员、沟通交流情况、生活负面事件等,本次研究有助于为日后老年痴呆疾病研讨、预防、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老年痴呆 影响因素 患病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与疾病救治密切相关。而如何提高静脉输液的一次成功率,是每位护士都想掌握的技巧。静脉输液的一次成功率的高低,除受知识和技术熟练程度的制约外,还受护士自身情绪的影响。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造成很大的影响,护士的良好心理素质是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情绪 静脉输液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哮喘患者呼吸护理的影响。方法80例医院接诊收治的哮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呼吸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实施后对哮喘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0.0%、护理满意率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5%,护理满意率为67.5%,两者进行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采用呼吸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哮喘 护理 护理满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本院十五名检验科人员的问卷式调,对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检验人员综合素质、标本处理方式、生化检测时的仪器设备、患者的饮食、患者生理因素与药品的使用等。结果这几种影响因素的总体占比分别为,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66.67%,标本的处理过程77.33%,检测仪器与设备80.00%,患者的饮食与药品使用93.33%,生理方面86.67%。结论生化检验的质量受到以上几种指标的影响较大,这就需要相关的检验人员根据规范进行检验工作的操作,对相关的检验仪器与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将影响因素的影响力降至可控制范围内,并且通过定期的检查减少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直至将其完全消除。

  • 标签: 生化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育龄人群不孕不育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前往我院就诊的60例育龄人群不孕不育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不孕不育影响因素。结果导致育龄人群不孕不育的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因素55%(经量异常、痛经、子宫畸形、输卵管疾病、染色体异常)及男性因素45%(精子生成障碍、性功能障碍、精虫数量不足)。结论强化孕前优生优育宣教工作、规范计划生育手术、及时筛查治疗妇科常见疾病可显著降低不孕不育情形,应引起患者及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

  • 标签: 育龄人群 不孕不育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耳鼻喉切口感染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同时评估所提出的预防措施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12月接受过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收集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找出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手术室内的预防措施;选择2014年1——12月接受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171例作为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提出的手术室切口感染预防措施进行,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恢复过程中的感染情况。结果通过对对照组手术情况的分析,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有无参观人员、手术时间和手术是否接台是影响手术切口的独立因素。采取手术切口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对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合理的对策,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

  • 标签: 切口感染 干预 手术室因素
  • 简介:摘要影响中药用量的因素很多,如病人年龄、体质、病情、地域时节等,药材方面的因素有产地、炮制、质地功效作用方剂配伍等。从药材的角度出发,探讨影响中药用量的因素,不但可以提高中药应用水平,更可以指导医生的临床实践。

  • 标签: 中药 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