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丹参的这味中药中丹是主要的作用成分,它在抵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肌细胞的保护等等一系列的人体疾病中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中药丹参中水溶性的物质提取的标准是以原儿茶醛或丹参素为主,不足的是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在药材中含量较少的含量,但在丹中的主要作用物质则是丹B。根据丹B的含量来讨论丹的提取工艺,以探讨最合适的工业化的方案。

  • 标签: 丹酚酸提取工艺 实验
  • 简介:摘要探讨血清胆汁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肝胆疾病患者同时检测血清TBA、ALT、ALP、GGT、DBIL,综合分析各指标在肝胆疾病时阳性率差异。结果肝胆疾病患者TBA阳性率达94.3%,阳性率和升高幅度均高于ALT、ALP、GGT、DBIL,经u检验,P<0.01。结论TBA是反映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的良好指标,其灵敏度、特异性都优于常规肝功能检测项目,对肝胆疾病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胆汁检验。方法通过层析法、免疫法和酶法等检验患者血清。结论由于胆汁在肝内合成、分泌、摄取、加工转化,所以当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时都会引起胆汁代谢障碍,首先表现出的是患者血清胆汁增高,因此血清胆汁检验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胆汁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结论当肝功能损害时,虽然胆汁和胆红素都是从胆汁中排泄,但血清胆汁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即胆汁比胆红素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而且血清胆红素受着生成率、器官灌注等因素影响,因此不一定能直接反映排泄器官的功能;而胆汁代谢主要受排泄器官所控制,因此能特异地反映有关排泄器官的功能。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检验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TBA)对肝病诊断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BA循环酶速率法,对肝病患者包括门诊、住院共250例均进行检查。结果肝病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BA检测对肝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总胆汁酸(TBA)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正常孕妇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CP)患者血清胆汁水平。方法检测ICP组、妊娠高血压疾病组(PIH)、正常孕妇以及正常未孕女性及男性组血清胆汁(TBA)的水平,同时对ICP组其他肝功能相关指标也进行检测。结果ICP组TBA水平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而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ICP孕妇TBA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的检测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且TBA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均优于以上指标。结论血清胆汁的测定对孕妇胆汁淤积症的诊断、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总胆汁酸 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汁(TBA)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循环酶法检204列住院肝病患者及90例正常对照血清TBA含量,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红素(TBIL)。结果各肝病组与正常对照比较,血清TB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尤其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升高显著,异常率为100%,明显高于其它生化指标。结论血清TBA是一项敏感的肝功能指标,反映肝病的严重程度,对肝病的临床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肝病 总胆汁酸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V相关肝病胆汁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HBV相关肝病病例75份,包括急性乙型肝炎32例,慢性乙型肝炎2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硬化10例,肝癌10例,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75例作为对照,分析对照组与HBV组中胆汁水平变化。结果胆汁水平变化中对照组与HBV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HBV组中各种肝病胆汁水平变化也具有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胆汁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灵敏检测指标,对各种肝病具有诊断与鉴别作用。

  • 标签: HBV 肝病 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常早、中、晚期孕妇血清胆汁浓度(TBA)的变化,及早预防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方法采用胆汁循环酶法测定我院5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血清和132例正常各孕期妇女胆汁浓度,比较妊娠各期中TBA的变化。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山楂菊花植物固体饮料中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枸橼为指标,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枸橼平均回收率为96.84%,RSD%为1.08%。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植物固体饮料中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植物固体饮料 总酸 酸碱滴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提取工艺研究实验,对滇丹参中丹B的提取与纯化方法进行研究,选出最合适的工艺方法。方法本次工艺提取与纯化情况研究选用的工艺指标主要是滇丹参之中的丹B的基本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将滇丹参药材中的可提取的丹B进行提取,并进一步纯化。结果完成提取工艺研究试验后,确定最为合适的提取条件如下在8倍水量的条件之下,煎煮2次,每次持续一个小时,精选絮凝沉降剂,ZTC1+1是最佳选择,药液的基本浓度需要被控制在1g/5mL,絮凝剂的使用量要控制在AB=24,搅拌速度需要达到每分钟100r,在这种条件下,获取的丹B成分的含量是最高的。结论在提取与纯化滇丹参中的丹B成分的时候,可以应用絮凝澄清的提取方法来制作水提液,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的提纯液用量相对比较节省,不会造成污染。

  • 标签: 滇丹参 丹酚酸B 提取 纯化 工艺研究
  • 简介:摘要肝脏是体内合成胆汁的唯一器官,它具有很高的器官特异性。1同时,肝脏也是处理胆红素的重要器官。二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胆汁胆红素水平是反映肝脏情况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新生儿不同类型黄疸时血清胆汁胆红素浓度,以判断新生儿黄疸情况。实验组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黄疸新生儿血清,检测血清胆汁胆红素浓度。所有入选对象中,生理性黄疸42例,病理性黄疸组79例,对照组46例。结果显示,病理性黄疸组血清胆汁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与生理性黄疸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注射用丹参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脑血栓患者,等分为常规溶栓治疗参照组和注射用丹参多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和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模式的治疗方案,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3.33%显著低于观察组95.56%的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在治疗脑血栓患者中,在常规溶栓治疗上添加注射用丹参多治疗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溶栓治疗 注射 丹参多酚酸 脑血栓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和胆汁(TBA)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严格按照Child-pugh评分标准5进行评分将12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B、C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PA、TBA水平,并同时检测肝硬化不同病因的血清PA、TBA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肝硬化各组之间前白蛋白、胆汁比较可见血清前白蛋白随着肝硬化的程度加重而下降,对照组与Child-pughA、B、C级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Child-pughA级与B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胆汁随着肝硬化的程度加重而升高,对照组与Child-pughA、B、C级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Child-pugh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PA、TBA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程度,有助于病情及预后判断。

  • 标签: 肝硬化 前白蛋白 总胆汁酸
  • 简介:目的:通过血清胆汁检测尽早发现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有效改善围产儿预后,保障孕妇胎儿健康。方法:临床因皮肤搔痒而就诊孕妇57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作血清胆汁测定,无临床症状孕妇57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胆汁作为正常对照组,将两组测定结果作独立样本方差齐性t检验。结果:57例皮肤搔痒孕妇血清胆汁和57例无症状对照组孕妇血清胆汁检验结果作独立样本方差齐性t检验,t=3.7365,v=112,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搔痒孕妇作空腹血清胆汁检测可以较早发现围产期妇女肝内胆汁淤积,可作为临床诊断围产期妇女早期肝内胆汁淤积的一个敏感指标。

  • 标签: 围产期 总胆汁酸 胆汁淤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胆汁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92例健康人的TBA血清含量。结果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急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而急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肝炎血清TBA与ALT及ALB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升高,其上升幅度对判断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程度及病情预后、选择治疗方案有较大意义。

  • 标签: 肝脏疾病 总胆汁酸 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黄疸诊断中血清胆汁(TBA)的测定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黄疸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定其中的100例生理性黄疸患儿为观察组A,剩余的100例病理性黄疸规定为观察组B,并选定10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测定其血清胆汁,并测定其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A患儿血清TBA为(8.96±6.42)μmol/L,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TBA为(9.48±5.18)μmol/L,2组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B患儿的血清TBA为(32.51±22.48)μmol/L,该组与对照组及观察组A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1),且观察组B的TBA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面,血清TBA测定具备了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有利于临床对黄疸类型等情况的判断,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血清总胆汁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TBA)测定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肝功能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对照组37例,生理性黄疸组36例,病理性黄疸组39例共102例患儿血清TBA水平。结果生理性黄疸患儿的TBA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理性黄疸患儿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当常规肝功能指标改变不明显时,血清TBA检测是一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较为灵敏的肝实质损伤的指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汁瘀积。

  • 标签: 总胆汁酸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