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格观察早期产后出血的必要性,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30日~2010年12月30日2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子宫收缩乏力患者经按摩子宫,宫颈肌注催产素,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4例行阴道壁血肿缝合术。5例行宫颈裂伤缝合术,3例因胎盘因素行徒手剥离胎盘术、清宫术,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患者因急性出血立即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2例系住院待产,1例因为失血过多,备血后输血,挽救了胎儿和产妇的生命。结论严格执行产后2小时在产房观察失血量制度,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早期产后出血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观察组120例.对照组执行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诱导排尿法、指压穴位法、肛门注射开塞露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产后均能自行排尿,有效率100%。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护理有效111例,无效9例,有效率83.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产妇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和提前泌乳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方法进行促乳,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促乳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量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经过乳房穴位按摩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而且泌乳量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房穴位按摩可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 标签: 穴位 按摩 泌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求诊中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早期采用康复护理干预,统计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50例中风患者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配合治疗两个月后,疗效显著。基本痊愈患者共15例,占30.0%;显效患者18例,占36.0%;有效患者14例,占28.0%;无效患者3例,占6%。总有效率为94.0%,没有发生褥疮、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治疗效果良好,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中风患者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使用康复治疗仪对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顺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产褥期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康复治疗仪对子宫相应部位电疗20min,2次/d,连续治疗3d,对照组常规进行产后护理技术指导及子宫按摩,不作任何治疗。结果产后康复治疗仪能促进子宫复旧,减少子宫出血,有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

  • 标签: 产后康复治疗仪 子宫复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有些女性在分娩后,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往往表现为心情烦躁、容易激动、焦虑不安、失眠、情绪低落、忧郁爱哭,即使平时很坚强的人,此时也极易为一些小事而伤心落泪。.由于这种现象发生在分娩之后,特别是在分娩后3-4天最明显,因而称为产后忧郁症。产后忧郁症是近年来医生才注意到的一种现象,大约有50%-70%的产妇都有这种经历,丈夫没有来探望,家属回去了,饭做得不可口,孩子不会吃奶,都会使产妇哭泣。

  • 标签: 忧郁 情绪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后出血产妇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平卧、给氧、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输液;立即交叉配血,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做好输血准备。严密检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面色、阴道出血量,记出入量。协助医生寻找出血原因,帮助迅速止血。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对产妇的影响。探讨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的应用。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护患关系,缓解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6%(同期≥32孕周分娩患者6774例)。发病原因依次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等措施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关键。对于无法控制的产后出血,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是挽救孕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产后出血 出血时间 出血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