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69例胃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A组40例患者采用胃次全切除术,B组15例患者采用全胃切除术,C组14例患者采用姑息性切除术。结果B组膈下脓肿、吻合口瘘、十二指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其次为A组。A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C组。A、B组1年内生存率均为100%,B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均会获得较好疗效,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又降低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手术治疗 胃癌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β-TCP骨修复材料与异体骨材料、自体骨材料融合效果。方法将3种材料分别植入16只新西兰兔棘突与关节突之间,术后8周、12周分别取材,通过显微CT、切片HE染色及改良丽春红三色染色证实骨融合效果。结果术后12周终点,经上述检查证实,β-TCP骨修复材料与异体骨材料融合效果相近、较自体骨材料融合效果差。结论β-TCP骨修复材料作为一种骨替代材料,可以作为骨生成支架,对于新骨生成有骨传导作用。

  • 标签: 骨融合 &beta -磷酸三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2月行剖宫产术时合并子宫肌瘤行肌瘤核除术100例患者(研究组)与100例正常剖宫产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在出血量、恶露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日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是可行的,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减少再次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 核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对实名制预约挂号的需求和评价,分析预约挂号对门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预约挂号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500名门诊预约挂号的病人或家属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实名制预约挂号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缩短了看病时间,方便了就医,明显地提升了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结论开展预约挂号是改善门诊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手段。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实名制预约挂号系统,加强预约挂号知识宣传,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提高门诊的服务质量。

  • 标签: 预约挂号 门诊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哮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发生焦虑紧张、害怕和失眠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FV1(%)和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显著提高,且优质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2.68%,远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优质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PICC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本科室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使用PICC置管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于PICC置管后24小时用喜疗妥软膏外涂PICC管上方局部皮肤,范围3cm×4cm,每天三次。对照组则按常规方法置管后行换药。结果干预组发生静脉炎3例(6.25%),对照组10例(20.83%),干预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PICC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 静脉炎 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部门或单位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当前,人们的健康意识愈来愈强,病人以及病人家属对护士的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医院必须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让病人在得到应有疾病护理的同时,也能得到生活、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服务。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分析了当前护理存在的弊端,然后提出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措施及其效果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弊端 应用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哮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发生焦虑紧张、害怕和失眠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FV1(%)和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显著提高,且优质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2.68%,远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优质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术前采取护理干预对颈丛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颈丛麻醉下施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的SAS评分和术中咪达唑仑的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中SAS评分明显减低,收缩压和心率变化明显减小,咪哒唑仑用量减少(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和心率波动,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从而保障手术的安全进行。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护理干预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实施换位清洁灌肠对肾盂静脉造影(IVP)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在我科进行清洁灌肠后行IVP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取左侧卧位,臀下置一次性橡胶中单。液面距肛门的距离40~60cm,温度39~41℃,同样的体位分三次灌入肥皂水。实验组采用三种变换体位(首先左侧屈膝位然后膝胸卧位最后取右侧屈膝位)的方式进行清洁灌肠后行造影比较2组患者拍片效果,根据影像学检查质量评定肠腔清洁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换位清洁灌肠能更彻底地清除肠腔内的气体,提高IVP的清晰度,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 标签: 换位 清洁灌肠 肾盂造影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加家庭访视对改善产后抑郁症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有60名轻中度抑郁症者分为30名实验组和30名对照组,对照组产后常规访视,实验组产后访视每周一次,不少于8次,同时给于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半年内抑郁症状消失,积极对待生活与孩子健康正常生长,实验组抑郁症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60%。实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增加家庭访视对产后抑郁症产妇是切实有效的。给予及时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减少复发是可行的。

  • 标签: 产妇 家庭访视 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获得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模式实施教育。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IM.HAMD.ADL等量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育方法。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从2010年6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实施健康教育。两组均于干预前和干预第2个月末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BPRS各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2个月末两组BPRS各因子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干预第2个月末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均有促进作用,但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设立夜班组长岗位的效果。方法设立夜班组长护士岗位,制订岗位说明书,按岗位职责及工作任务完成夜班工作。结果夜间护理安全得到了保障,工作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结论心内科设立夜班组长岗位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的提升。

  • 标签: 心内科 夜班组长 岗位
  • 简介:目的探讨氯胺酮与安定合用对小型猪实验研究的麻醉效果。方法对10头进行外科腹部手术实验的小型猪进行复合麻醉,先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安定(地西泮)0.5~0.8mg/kg,待5~10min后再臀部肌肉注射氯胺酮6~8mg/kg,观察麻醉显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镇痛效果,并监测麻醉过程中体温、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及术中有无明显躁动、呕吐、肠管胀气、流涎等不良反应。结果小型猪成功麻醉10例,占100%。肌肉注射后(4.0±1.5)min进入麻醉状态,麻醉状态维持(88.5±13.5)min。麻醉期间手术肌肉松弛效果好,呼吸和心率平稳,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氯胺酮与安定复合麻醉效果好,麻醉过程平稳,生命体征稳定,是较为简便、安全的小型猪麻醉方法,适合于耗时较长的手术或动物试验的开展。

  • 标签: 实验小型猪 氯胺酮 安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电子胃镜受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8例电子胃镜受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受检者在检测过程中紧张度明显减轻,配合的默契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稳定电子胃镜受检者的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利于检查顺利进行,最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组34例和常规护理组34例,对其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后对其采用护理质量评分系统及焦虑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组在护理效果质量方面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其焦虑程度也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临床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高压氧治疗在脑损害患儿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到2011年4月诊治的脑损害患儿13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DDS得分分别为(86.45±5.89)分、(71.38±4.98)分,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521,P<0.05);研究组后遗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X2=4.6003,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在脑损害患儿康复中疗效显著,且后遗症发生率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损害 小儿 高压氧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体位的摆放。方法对我院6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卧床体位采用良肢位摆放。结果正确的体位摆放能避免卧床期间的并发症,为日后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行走步态的规范化、美观性、安全性奠定坚实基础。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时介入科学的良性肢位的设计摆放,对患者功能恢复行之有效。

  • 标签: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 良肢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