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我科采用改良PICC置管术护理56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改良PICC置管术的护理效果。结果穿刺部位渗血或感染54例,占研究组的96.43%;导管易位或堵塞患者3例,占研究组的5.36%;出现置管不到位2例,占研究组的3.57%。结论护理人员熟练的操作技巧、规范的操作流程、扎实的护理基础以及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静脉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改良PICC置管术的成功率。

  • 标签: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 PICC术 护理研究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穿刺部位改良,研究改良Picc导管在锁穿穿刺点为穿刺部位对患者及医护人员带来的影响。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20例肿瘤患者用PICC导管进行了穿刺,将PICC置管患者分为A、B两组研究并总结,A组患者10例,按常规PICC置管流程进行,B组患者10例,选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右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上缘夹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0.5cm处为穿刺点,分别对两组穿刺方法对患者舒适度、患者满意度、医疗费用、护士工作量及工作效率进行对比。结果Picc导管在锁穿穿刺点为穿刺部位进行穿刺,患者舒适度增加、患者满意度增高、医疗费用低、留置时间长、护士工作量减少及工作效率增高等明显高于常规PICC穿刺部位置管。结论对PICC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穿刺部位改良,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接受及肯定,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广前景广阔。

  • 标签: picc 锁穿 改良穿刺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无法在直视下,需经超声引导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18例患者。结果1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超声引导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改良Seldinger技术 PICC导管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在乳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充分体会到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的使用,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出血,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等术后并发症,并最大限度做到使患者一般生活自理,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及病人的满意率。

  • 标签: 塞丁格技术 picc 乳腺癌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 方法 在2018年3月-2020年9月抽取70例PICC置管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35例为研究组,行常规PICC置管的3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穿刺点出血发生率(8.57%)、静脉炎发生率(2.86%)、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8.57%、17.14%、11.43%,P

  • 标签: PICC置管 改良塞丁格技术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的塞丁格技术(MST)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均采用MST置管,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可显著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士穿刺操作时的心理压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ICC 超声引导 MST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中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常规PICC置管的应用对比。方法将80例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组(n=40)与研究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PICC置管,研究组接受改良塞丁格技术。结果研究组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PICC置管而言,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优,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

  • 标签: 临床护理 改良塞丁格技术 常规PICC置管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高置管率降低置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肿瘤化疗治疗的患者15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PICC置管术,研究组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异位率、穿刺点出血率、静脉炎发生率、静脉血栓发生率、导管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87%、导管异位率为3.85%、穿刺点出血率为5.13%、静脉炎发生率1.28%、静脉血栓发生率2.56%、导管感染率6.4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能显著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改良塞丁格技术 超声引导 PICC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皮针 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臂表浅静脉PI CC置管中的应用。 方法 对2 016年1月-2019年7月我科对23 例消瘦、 上臂 表浅静脉患者运用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 格技术 进行PICC置管。结果 2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22例,二次穿刺成功1例,其中2例置管过程中超声发现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调 整后进入上腔静脉。结论 头皮针 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上臂 浅表静脉PI CC置管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对减少因置入PICC导管后引起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将180例头颈肿瘤生活自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86例采用传统穿刺置入PICC导管,94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患者置管后一周的并发症比较。结果传统穿刺的PICC患者一周后并发症为44.19%,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为11.70%,两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大大减少了PICC引起的并发症。

  • 标签: B超 塞丁格技术 PICC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采取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治疗的52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尾号的奇数将其分为26例研究组和26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穿刺置管,研究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穿刺置管,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行picc置管,能够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改良赛丁格 picc置管 肿瘤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20例经24G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新生儿PICC导管的置管经验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新生儿自2017年1月起成功置入28例PICC导管,PICC置管术前均经外周静脉置入BD公司24GY型留置针,术时经留置针置入PICC导管,不扩皮,不使用塞丁格穿刺针及导入鞘,其中8例采取了传统穿刺法,20例采取了利用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对置管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0例患儿均成功将PICC导管置入血管内。其中1例患儿导管异位至颈外静脉,1例患儿送管至股静脉时送管困难导致置管失败。置管时间10分钟到90分钟。出血量少剩至无出血。结论经24G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新生儿PICC导管的置管,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出血、渗血,减轻局部损伤,不耽误早期急救通路的开放与给药治疗,还可以提高护士的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4G Y型留置针 改良 新生儿 PICC
  • 简介:摘要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PICC置管术可避免反复穿刺,减少药物对静脉刺激及损伤,耐高渗,便于长时间留置,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下1/3处,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即为导管异位。导管异位是PICC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4.2%。导管异位为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PICC置管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化疗过程中,导管若异位于颈内静脉可致颅内神经损伤,异位于右心房及以下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我科对一例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PICC置管中多次异位颈内静脉的患者,嘱患者采取深吸气后憋气的方式,同时配合边用生理盐水脉压冲管边轻柔送管的方法,在B超引导下成功调整导管至正常位置。提出B超监控下并特殊体位有助于处理导管异位。

  • 标签: B超 塞丁格尔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使肿瘤患者在行PICC中尽可能延长置管保留时间,在预防常见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堵管以及感染方面寻找更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 换药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PICC品管圈在院内PICC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PICC品管圈成员的组成、职责,讨论PICC品管圈在院内PICC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结果PICC品管圈在我院PICC置管病人的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利于护理人员的成长。结论PICC品管圈成立有利于护理人员PICC行为的规范,也有利于护理学科的专科化。

  • 标签: PICC品管圈 PICC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护理室在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建立PICC护理室,制定各项制度、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规范日常置管及导管维护,实行PICC技术专业化管理。结果建立PICC护理室对全院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有很好的保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结论PICC护理室的建立使PICC置管护理服务程序化、规范化、专业化,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置管安全性。

  • 标签: PICC护理室 PICC并发症 作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