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与WTO的一些协议和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现行进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有一些与之不相适应之处,对今后加强进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 标签: 进口食品 卫生监督 卫生管理 挑战 WTO 中国
  • 简介:为了保证广大职工家属和旅客的身体健康,控制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细菌污染的发生,牡铁疾病控制中心于2003年7月~9月连续三个月,对牡丹江铁路地区所属饭店生产、加工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进行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铁路饭店 细菌污染 卫生状况 卫生监督 饮食卫生
  • 简介:摘要心电检查技术是近一百多年来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搭载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已进入了一个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时代。在我国建立及时、准确、共享的心电网络服务体系必将造福众人。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电网络 社区 互联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甲状腺切除术中采用开放性小切口直接入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需行甲状腺切除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小刀切口直接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外科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经过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回访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采用小切口直接入路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直接入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颞上回切开皮层手术,观察组27例,实施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为92.59%,对照组为71.4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77.78%,明显较对照组60.71%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利于术后恢复,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手术 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
  • 简介:摘要信息化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心电管理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心电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因此,心电管理进行系统进行了改革创新,将网络信息化融入到心电管理系统当中,从而推动临床心电管理系统的发展。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解决了原有心电采集、分析报告发送时间过长、效率过低的问题,实现了心电检查工作的系统化、数字化、规范化的目标。本文就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现已经在各大医院临床中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功能被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出来,目前该系统主要具备心电分析功能以及管理统计的功能等。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其次概述了该系统具备的重要功能;最后研讨了其应用效果以及研究展望,希望能够为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帮助。

  • 标签: 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基于心电网络信息平台的移动心电监护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以及下属分院移动远程心电监护用户51例,所有患者同期还接受12导联常规数字心电图机监测。比较两种监测方法测量患者的PR间期、P波时限、QRS波时限以及QT间期值。结果基于心电网络信息平台的移动心电监护仪所监测获得的心电图形,与常规数字心电图机比较,在P波时限、PR间期、QRS时限以及QT间期等参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监测方案获得的心电数据基本一致,准确可靠,由此可以肯定基于心电网络信息平台的移动心电监护技术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电网络信息平台 移动心电监护技术 心血管病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