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微生检验技术飞速发展,一大批新技术极大丰富了临床检验手段,有效缩短了检验时间,促进微生检验健康发展。微生实验室及实验人员作为微生检验工作重要的主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件不可避免,检验人员长期与体液、血液及其他标本接触,具有病原微生感染的风险,这些具有较大感染性的生物致病因素,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临床微生检验过程中,加强微生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培养微生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并积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有利于控制病毒、细菌的传播和感染,确保微生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一次性输液接头存在的微生,探讨感染风险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ICU住院患者共60例,对他们的输液接头的使用情况、抗生素和营养液体输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留置时间超过24小时的输液接头均行微生检测。结果检测的输液接头一共63套,其中有7套检出了致病菌,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1.1%。其中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株真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结论一次性输液接头所潜在的感染风险较高,尤其是血浆、血液等营养液体的输注后,必须对深静脉的留置管路进行及时的更换和冲管,同时医护人员重视手部的清洁和消毒,从而降低输液接头相关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实验室中的危险因素,探讨微生检验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微生检验人员3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安全防护措施培训,分析实验室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名检验人员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3.3%。结论相关部门应培养微生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培训,帮助其掌握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实验室感染。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安全防护 措施探讨
  • 简介:摘要食品微生检验工作中,要对食品的采样、取样和检验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保证食品检验数据的有效性,真实的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情况。如果在检验中,某个环节出现失误或者漏洞,那么食品检验工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所以,为了防止在检验中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对样品造成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需要在食品微生检验中采用无菌检验的操作方法。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无菌操作 技术研究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微生检验质量控制逐渐应用到临床应用中。临床微生检验人员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还要有扎实的医学功底,选择比较适合的培养方法,这样才能对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本文主要对影响临床微生检验的因素及临床微生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 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阳性率,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集的临床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的临床标本作为A组,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集的临床标本作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临床标本中,呼吸道样本、血液样本以及其他样本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中的粪便样本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不同临床标本进行阳性率分析对比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26-01摘要感染性疾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多重耐药、泛耐药甚至全耐药株的出现和蔓延,致病病原菌谱日益复杂、条件致病菌感染高发是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使临床治疗变的愈发棘手。而当前临床医生送检意识淡薄,送检不规范,这极大制约了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过程。解决这一现状,需要微生室与临床建立良好地对话机制,而这种对话机制,需要检验者与临床医生相互沟通配合,共同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这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技术信息交流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微生的检验效果,并探讨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间我院检验科采集的六种不同来源的标本共计8612份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来源标本的检查结果,计算其合格率,同时了解不同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并与临床反馈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不同来源标本的合格率进行比较可知,血液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创伤组织分泌物标本的合格率分别为96.1%、80.2%、90.7%、87.6%、85.2%和92.0%,以血液标本合格率最高,而痰标本的合格率最低。对不同来源标本检验阳性结果与临床反馈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有痰标本符合率最低的情况(79.1%),显著低于其他来源标本的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了保证临床微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对不同来源的标本实施微生学检测时,要求在微生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处理、检测等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与操作规范,保证标本质量,提高检出率。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合格率 质量控制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9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8-01摘要目的探究微生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性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生检验,观察并统计两组住院患者的感染程度与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为8.0%,常规组的为25.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的病情感染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病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检验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 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医学微生学作为当代医学科学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基础学科,与临床学各科、药学等联系十分密切,已经成为医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何更好地设计医学微生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文章将立足于医学微生学课程未来发展趋势,对课程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医学微生物 课程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化妆品的微生指标进行检测,探讨污染微生种群的分布状况,同时意识到化妆品的卫生情况以及存在的危害。方法参照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微生检验方法检测化妆品中微生指标,把检测出来的细菌进行分离,同时运用全自动微生鉴定仪器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选取的680例化妆品中合格率占99.26%,菌落总数合格率占99.56%,霉菌和酵母菌合格率为满分,同时还检测出一例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的细菌大部分属于条件致病菌,极大的威胁着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结论化妆品的微生指标超标率不高,可是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存在,因此要对化妆品的卫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

  • 标签: 化妆品 微生物 检测分析
  • 简介:近年来由致病微生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正日益危害人类健康,为此国内外研究出多种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的新方法。本文简要综述食源性致病微生快速检测方法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培养基增菌技术、理化检测技术、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磁性荧光纳米颗粒—磁分离与荧光免疫层析法结合等,简要评价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并对今后食源性致病微生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展望。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物中毒 免疫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25-02摘要抗生素是近代医学界发现的主要药物之一,其对于细菌和病毒有着极强的治疗效果,但是随着现代抗生素应用率的不断提升,很多细菌都出现了抗药性,就必须借助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科技对现有的抗生素进行进一步研究,使其继续发挥治疗效果。本文即是对V抗生素及其它药物的微生转化作用进行研究,分别探讨了氨基糖苷类、大环内脂类、蒽环类、酶抑制剂等药物的生物学转化技术,以期能够研制出新型的抗生素继续为医疗服务。

  • 标签: 抗生素 其它药物 生物转化 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送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检验科收到的850例不合格微生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合格标本的构成及不合格原因。结果造成不合格微生标本的原因有(1)送检标本的不及时;(2)采集标本时候受到污染;(3)采集标本时间错误。其中,标准送检不及时是造成微生送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中食源性疾病不合格微生标本数量最多,物表微生不合格的微生标本数量最少,食源性疾病不合格微生标本数量和其他三种不合格标本数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临床微生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医院应该加大监督,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临床实验室微生检测的检出率,对科室的抗生素使用和协助诊断治疗有重大意义,同时有利于医院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临床微生物 送检标本 不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试验的非重复临床分离株1078菌株。结果非重复病原菌1078株中,革兰阴性菌710株,革兰阳性菌368株。葡萄球菌属细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23.1%(12/102),较MRCNS检出率86.0%(80/93)低。药敏结果示MRCNS和MRSA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为100%。结论在规范化管理抗菌药物时,需建立临床微生实验室,就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就细菌药敏试验方法与条件和病原微生培养分离鉴定技术进一步规范,完善质量管理,以增强细菌耐药性和临床微生检验水平,更好服务于临床。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0起微生性食物中毒检测对策的分析。方法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4年6月的120起微生性食物中毒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增菌,然后做涂片处理,最后染色并镜检,于显微镜下寻找出优势菌群,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分析。结果在120起微生性食物中毒样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09起(90.83%),其有102起优势菌群被选出进行选择性培养,102起均有检出物,检出率高达100.00%。结论利用直接涂片法检测微生性食物中毒的检出率高、且检测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 食物中毒 检测对策
  • 简介:摘要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想对于所学专业——医学微生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改革方面以及对于实践方面的看法,还有所想要采取的措施。然而医学微生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起着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作用。但是,就这一专业的特点——内容繁杂,知识点也相对其他学科要琐碎许多。因而天它的逻辑性也就相应的比较弱。这些特点对于老师的授课来说也就存在一定的挑战性。通常情况下,老师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就是讲授的内容零散、抽象,而且不够具体,这样很容易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结果与自己的预想背道而驰,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因而这次我是希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 标签: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麝香壮骨膏的微生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建立合适的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为薄膜过滤法。结果阴性对照组未检出,试验组均检出阳性菌,符合验证要求。结论该方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限度检查。

  • 标签: 麝香壮骨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托匹司他片的微生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提供的微生限度检查法的要求进行验证,以回收率对方法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该种方法对5种阳性代表菌株的回收率均达70%以上。结论本品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可用平皿法,大肠埃希菌检查可用常规法。

  • 标签: 托匹司他片 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