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的使用范畴越来越广,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也越发的凸显。医学影像技术不但操作非常简单、便捷,医学影像技术诊断的最终结果也和病人的实际病症相差不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影像设备的准确率也在不断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医学影像技术的使用范畴和使用原理来深入研究该技术在临床上的意义。

  • 标签: 影像技术 临床诊断 合理运用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学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仁寿县妇幼保健院四川眉山62050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37-01尘肺这种病症其实是职业性的,经常会由于职业的原因导致。它指的是在长期生产的过程中吸入一些大量有害的粉尘,并且这些粉尘在人体的肺内进行滞留,然后发生一些以肺部为中心进行弥漫性纤维化的一种疾病。1尘肺的种类如果我们要按照粉尘的性质来分的话,其实尘肺是分为很多种的,包括矽肺、矽酸盐肺、碳尘肺和混合性尘肺。由于吸入粉尘的不同也会导致这些不同类型的尘肺问题。如果是矽肺的话,那一般粉尘是游离的二氧化硅,如果粉尘是结和二氧化硅就会形成矽酸盐肺,由于煤炭、碳黑和石墨导致的就是碳晨肺,还有游离的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将会导致混合性的尘肺。在我国对于尘肺的定义里面,其实具体来说包括12种。其中分别是矽肺、石墨尘肺、云母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煤工尘肺、铝尘肺、陶工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水泥尘肺以及铸工尘肺。这些成分的分类都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工作环境造成的粉尘不同,所以导致的尘肺种类也不同。2如何对尘肺进行检查和判断那么,当我们生活在粉尘比较多的环境当中,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对身体造成了影响之后,我们应该要采取什么样的检查方法来检查自己是否患有尘肺,以及患有尘肺的具体种类呢?目前国内外对于尘肺的检查方法,最主要首选的方法就是标准后前位高千伏x线胸片。除此之外,较多的选择的检查方法就是CT和HRCT。这两种方法在显示平面上不能够显示或可疑小结节、早期纤维化、肺气肿、胸膜改变、肺门淋巴结肿大等等问题。所以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但是他们结合平片可以提高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3尘肺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在我们进行尘肺的检查之后,它会体现出一些基本的影像学表现,我们在临床上就根据这些影像学表现总结出了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包括类圆形小阴影、不规则形小阴影、大阴影(一般大阴影指的是直径大于10毫米的)、胸膜斑以及其他的一些影像学表现。对于类圆形的小阴影比较常见的是矽肺和矽结节。不规则形小阴影一般来说是呈现网状和蜂窝状的,基本上石棉肺就比较容易呈现这样的阴影形状,在病理上它会呈现间质的纤维化。大阴影首先它的直径比较大,并且对于大阴影的边界来说也是非常清晰的,周围可能会存在一些肺气肿的情况。胸膜斑的局限性胸膜会增厚到大于三毫米的情况,并且出现一些钙化,在侧胸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曾明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乐至县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13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30-02随着X线、CT、MRI、放射以及分子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医学影像设备也不断完善,从而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数字医学影像设备是这些技术应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数字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使得现代医疗服务更加准确、科学,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以及医学科研工作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现代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展开综述。1X线摄影设备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CR)最早是由日本柯达企业开发的专利技术,之后日本富士公司在开发了IP专利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CR。CR主要是利用影像板来记录X射线,之后用激光激活影像版,利用专门的读取设备读出其中的数字信号,之后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并成像处理。CR主要是利用成像板IP取代传统胶片,IP板是利用微量元素铕合成物制成,X线在穿过之后会产生潜影,将IP板放在扫描仪能够读取其中的信息,之后通过A/D转换器就能够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进行各种图像的处理。CR技术是将传统放射医学技术过渡至数字化放射医学的重要技术。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DR)主要是利用电子耦合装置阵列,直接利用数字X线图像采集板进行相关的信息。该技术可以分为面曝光成像和线曝光成像,将X线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进行信号转化,X线信号变为数字信号主要是利用模数转换与直接计数的方式实现。DR与CR的主要差异在于:①其直接将X线转变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号,从而取代传统的成像方法;②计算机系统能够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便利。DR设备能够直接将探测到的X线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无需CR设备的激光扫描以及读取设备。DR设备能够将X线曝光的图像显示自动化完成,病人在经过X线曝光之后无需特殊处理能够直接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图像。2CT扫描设备CT是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主要是利用X线、γ射线以及超声波等对人体某一部位进行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短、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目前在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都有较高的应用效果。CT诊断仪最早被研发时为4层采集,之后逐渐出现了8层、16层、32层和64层螺旋CT,最薄层厚为0.25mm。CT扫描尽可能的减小层厚主要是为了实现体素采集,从而达到最好的重建效果,从而保持各种同性体素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丁祖虎孙晓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放射科辽宁葫芦岛125000)【中图分类号】R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25-01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左小腿间断性针刺样疼痛,关节活动无障碍,一周前疼痛加重。查体:左小腿叩击痛,皮温无增高,软组织无肿胀。2影像学检查2.1X线检查左侧胫骨远端皮质增厚,可见小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图a)。胫骨皮质完整,周围软组织未见肿胀。2.2CT检查左胫骨远端前方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病变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灶,其中心可见点状致密钙化影,周围可见高密度硬化环,邻近骨髓腔密度增高,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图b)。2.3MRI检查胫骨远端圆形病灶,病灶中心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钙化),边缘呈环形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呈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图c~d)。骨样骨瘤a.胫骨平片b.CT检查c、d.MRI平扫(轴位T1WI、T2WI)a.X线平片左侧胫骨远端可见小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b.CT检查胫骨皮质内侧圆形密度减低影,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病灶周围骨质硬化c、d.MRI显示胫骨小圆形病灶,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周围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诊断与鉴别诊断本例为胫骨内局限性骨质破坏伴边缘骨质硬化,患者为青年,以小腿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应除外骨感染性病变,局限性骨脓肿常发生于皮质,骨质破坏区边缘不规整,其内无钙化或骨化,周围有环形骨质硬化,临床上有红、肿、热、痛炎性症状和反复发作史,与本例不同。另外,MRI显示病灶周围有环形水肿类似恶性肿瘤征象,但骨质破坏灶边缘规整,周围有骨质硬化,不支持恶性骨肿瘤。CT显示低密度病灶内有点状钙化考虑为瘤巢,瘤巢的存在提示为骨样骨瘤或骨母细胞瘤,鉴于瘤巢直径小于2cm,周边骨质硬化明显,术前诊断本例为左胫骨骨样骨瘤。4手术记录与病理全麻下行左胫骨病灶手术,显露肿物,可见瘤巢直径约5毫米,边缘有硬化骨,清除病灶和硬化骨至有新鲜出血。病理诊断:(左胫骨)检材破碎,为纤维结缔组织和编织骨构成骨小梁,诊断为骨样骨瘤。5讨论骨样骨瘤是1935年Jaffe首次报道的一种良性骨肿瘤。它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原因不明,可能是成骨细胞形成的骨样组织不能正常骨化所致。本病好发年龄为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胆石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医学影像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 1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有关资料,分别采取 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胰胆管造影等医学影像检查方法进行诊断,经手术治疗后对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患者术中在十二指肠水平部可发现结石将肠腔完全堵塞,结石梗阻局部管壁发生红肿,没有破溃。具有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症改变,存在充满型结石,粘连胃窦部及大网膜,确诊为胆石性肠梗阻,胆囊结石。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医学影像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具有比较明显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胆石性肠梗阻 医学影像 CT MRCP
  • 简介:摘要肝小静脉闭塞症作为造血干细胞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肝大、腹水,临床上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本文主要对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症 超声检查 CT表现 MRI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诊断中磁共振影像与CT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分别进行磁共振影像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结果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对照组是83.33%,研究组是93.3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检查期间,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较CT更高,其能够将患儿颅脑具体结构清楚地反应出来,为良好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磁共振影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对颈部 动脉夹层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 。方法:选择 颈部动脉夹层患者36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 ,均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 在我院接受诊疗,并 均经MRI和DSA证实,对其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超声影像 特征。结果:36例颈动脉夹层患者中共涉及血管42根,常规超声正确诊断26例,共30根血管,准确率为71.4%。其中8例颈内动脉夹层患者共 8根血管,12例颈总动脉夹层患者共 14根血管,6例椎动脉夹层患者共 8根血管,所有患者诊断结果均通过 CTA、 MRI、 DSA证实 。其 超声图像特征为: 双腔征、 动脉瘤样扩张、 动脉呈锥形狭窄、 低或 无回声血肿、 双 腔血管红色正像红蓝双色血流信号、 病变处内膜破口、 狭窄处或破口 处血流增快。 结论:临床患者一旦出现 动脉夹层相关症状,尤其是外伤后头部、 颈部疼痛的青年患者,应先 进行动脉超声检查;若图像结果显示为 双腔征、 动脉瘤样扩张、 动脉呈锥形狭窄等 特征, 依据情况进一步开展CTA、 MRI、 DSA检查,以尽早确诊。

  • 标签: 颈部动脉夹层 超声检查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措施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作为对象,选取的人员数量为30名,要求选取时间是2017年到2018年。按照年份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2017年,实验组为2018年,将使用常规管理方式的设为对照组,将使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质量管理方式的设为实验组,针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满意度要差于实验组,P<0.05可以证明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接受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质量管理的放射科工作人员取得的效果较好,其满意程度较高。

  • 标签: 数字化 医学影像学信息 放射科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 CT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 44例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肺内肿物单纯为肺结核的 4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 CT检查时肺内肿物的部位、形态、肿物边界等 CT影像特征。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气短、消瘦、胸闷、咳嗽、低热、胸痛、痰中带血。观察组的 CT影像的主要表现为血管束聚集征、空洞、胸膜凹陷、棘状突起、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并发肺不张。观察组分叶征、胸膜凹陷、肿块、毛刺状结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空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肺结核 肺癌 CT影像学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明与不断更新,使用影像诊疗技术由以往单纯的诊断手段发展成为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新型诊疗工具,并随着相关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影像技术在治疗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需要进行影像检查的患者不断增加,从而需要进行预约诊疗来提高影像检查的质量。

  • 标签: 影像 流程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肝脏的管道结构极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的变异性,肝脏肿瘤手术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肝脏手术的进程中,需肝脏外科医生能够在充分掌握患者肝脏影像资料的基础上,实现对肝内血管树和肿瘤三维空间关系的精确把握。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肝脏手术的合理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就数字化虚拟肝的在原位肝移植、腹腔镜下肝切除、肝对门静脉栓塞术等方面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医学影像技术在肝脏虚拟手术的应用予以了前瞻,将为这一技术在肝脏虚拟手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参考。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肝脏虚拟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44例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肺内肿物单纯为肺结核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CT检查时肺内肿物的部位、形态、肿物边界等CT影像特征。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气短、消瘦、胸闷、咳嗽、低热、胸痛、痰中带血。观察组的CT影像的主要表现为血管束聚集征、空洞、胸膜凹陷、棘状突起、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并发肺不张。观察组分叶征、胸膜凹陷、肿块、毛刺状结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空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血管束聚集征、空洞、胸膜凹陷、棘状突起、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并发肺不张,临床诊断时可依据该特点进行诊断。

  • 标签: 肺结核 肺癌 CT影像学
  • 作者: 谢缤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峨眉山614200)【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00-02愉快的周末到了,和闺蜜相约去吃麻辣烫,然后再去看一场电影。麻辣烫里的小米辣配合着香油,加上大蒜的味道,吃得我俩酣畅凌厉,再一人要瓶冰镇的酸奶,真是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突然,闺蜜捂着肚子,满头大汗,起先我还以为被辣到了,接下来她居然痛得蹲在了地下痛苦的呻吟起来,作为一个超声医生我知道问题严重了,还好,麻辣烫的地点距离我们医院就100米左右,赶快把闺蜜送到了医院急诊科,在急诊科医生的陪同下做超声影像检查。结果不出所料,超声在闺蜜的胆囊颈管里发现了两个直径分别为0.5cm及0.7cm的强光团且后方伴身影,由于闺蜜是餐后胆囊,值班的超声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着实费了一些神。作为超声影像医生,首先我想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超声诊断是胆道疾病的首选而敏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以及其目的:一是确诊胆道结石,并能给出结石的大小、数目及位置;二是确诊阻塞性黄疸,明确梗阻部位及部分梗阻原因;三是了解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胆道声像图:胆道系统分为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胆道以肝门为界,分为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1胆囊正常胆囊纵切面呈梨形,长茄形,横切面呈园形,其轮廓清晰,囊壁为纤细光滑的高回声带,囊腔为无回声区,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正常胆囊长径为7~9cm,前后径3~4cm,囊壁厚2~3cm。但胆囊大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时与进食情况密切相关,故检查时被检查者须禁食8小时以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哦!检查胆囊必须禁食8小时以上哦!)。2胆道目前超声诊断仪能常规显示左右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正常胆管纵切面图像为相应门静脉前壁的管道,壁为纤细光滑的高回声带,管道内为无回声区。左、右肝管内径一般不超过2mm,肝总管内径3~4mm,胆总管内径6~8mm。胆囊结石:(一)声像图特点1.典型胆囊结石无回声胆囊内出现强光团,强光团后方伴声影,且随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2.非典型胆囊结石(1)胆囊颈部结石结石位于胆囊颈部,横切时胆囊颈部与结石构成“靶环征”图像,通常胆囊体积增大,形态饱满。(2)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出现弧形增强光带,后方呈一片声影,称胆囊壁结石声影(WES)三联征。胆囊内无胆汁暗区回声,胆总管常呈代偿性扩张。(3)胆囊泥沙样结石胆囊内出现等回声团,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SPECT/CT技术在影像核医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35例医院收治不明确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应用SPECT/CT检查,并观察其应用价值。结果35例患者中准确定位30例(85.7%),准确定性29例(82.9%),根据检查结果有10例患者调整治疗方案,有1例患者改为放射治疗,6例换改为手术治疗,3例患者改为介入治疗。结论SPECT/CT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尽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SPECT/CT 影像核医学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