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随机尿蛋白与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具有良好室内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准确测定出观察对象随机尿液中蛋白质、肌酐含量,计算其比值,然后测定观察出对象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分析尿蛋白/肌酐与24尿蛋白之间的数学关系,(将所记录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用SPSS11.0版本进行计算,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确定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参考值范围(选取正常人的随机尿肌酐比值的95%为参考区间,即x±1.96s),根据随机尿/肌酐比值测定结果求得24小时尿蛋白含量,用于判断肾脏疾病患者的蛋白质排泄情况,对肾脏疾病的疗效监测提供指标。结果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895,p<0.05),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作为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蛋白质的排泄情况,效果良好。结论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能够很好的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蛋白质的排泄情况,能够替代24小时尿蛋白测定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随机尿蛋白 肌酐 比值 24小时尿蛋白 肾脏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指数比值与指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 8月至 2017年 8月,此次研究对象择取本院收治的 50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析两组,每组各 2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弹性指数,观察组采用超声弹性指数比值,对比两组病理检验准确率。结果:超声弹性指数比值对于判断效果更加理想, P< 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采用超声弹性指数比值,可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依据,诊断效果更加准确,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指数比值法 指数法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鉴别质量
  • 简介:目的建立染料荧光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方法根据恙虫病东方体56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染料(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其灵敏性及特异性;并对恙虫病东方体鸡胚培养物、东方体感染小白鼠脏器标本以及恙虫病病人血样等多种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灵敏性评估显示20¨l体系单PCR反应管靶基因大于28个拷贝即可被有效检测,最低检出浓度为2拷贝/¨l,比普通PCR检测方法提高1~2个数量级,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建立的SYBRI染料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立氏立克次体R株等其他5种立克次体,以及被检测的其他几种病原菌DNA模板均不发生特异性扩增;用建立的染料对东方体鸡胚培养物、东方体感染动物脏器,以及采集的现场恙虫病病人血样共59份标本进行检测,其中57份检出阳性。用该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实验感染小鼠的血、脾脏、肾脏、肝脏标本,结果脾脏中东方体检出量最多,肝脏和肾脏次之,血中的恙虫病东方体量较低。结论本研究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合各种样本中东方体的快速检测,可用于实验室的快速诊断。

  • 标签: 恙虫病 荧光定量PCR法 SYBRgreenI染料法
  • 简介:输血是感染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我国在九十年代开始对献血员进行抗一HCVELISA检测,较好地控制了输血后丙型肝炎的传染。但因“窗口期”、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等原因,血清学方法筛查丙型肝炎抗体仍存在一定的漏检,因而可能会造成少数患者输血后感染HCV。为了解我市献血员中(抗-HCV阴性)隐匿性HCV感染状况,笔者采用FQ—PCR方法对2000例抗-HCV阴性献血员血液进行FQ—PCR检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抗-HCV阴性 荧光定量PCR法 临床意义 混合血浆 筛查 输血后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肿块患者56例(64个),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及病理检查。结果56例患者(64个),良性37例(43个),恶性19例(21个)。良性肿块的应变率低于恶性肿块(P<0.01)。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0.5%、88.4%、89.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在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 乳腺结节 良恶性
  • 简介:目的青霉素瓶定量饱和盐水漂浮和Kato-Katz对钩虫卵检出的效果比较.方法与结果用青霉素瓶定量饱和盐水飘和Kato-Katz双盲检测487例居民粪样,两的钩虫卵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54%和26.08%,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联合使用的总阳性度为35.73%,较两单用分别提高了7.19%和9.65%,表明两有互补作用,可以结合使用.对钩虫感染度的估计,当EPG≤100时,定量漂浮与Kato-Katz法相当(P>0.05),但对EPG>100的粪便定量漂浮估计过低.结论饱和盐水飘浮更适于轻感染病例的虫卵定量检查.

  • 标签: 定量饱和盐水漂浮法 KATO-KATZ法 EPG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白喉抗体(IgG)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对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与标准检测进行比较,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采用双盲检测300份健康人血清,依照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白喉抗体浓度,通过与标准检测方法比较,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相关性等指标。结果通过检测标准品,计算线性回归方程y=8.1119x+0.0358,r=0.9987,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9.3%,约登指数为0.97,阳性预测值为99.4%,阴性预测值为97.8%。相关性分析结果r=0.992676,P<0.05,标准法测定结果与国产试剂盒测定结果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该国产试剂操作规范,简单快捷,不受条件限制,利于大量标本的快速检测,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流行病调查,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捷精确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

  • 标签: 白喉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评价
  • 简介:运用荧光定量检测的方法,比较了CTAB、试剂盒和SDS提取大豆加工样品的优劣.通过测定其内源基因Lectin得到的Ct值大小比较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通过标准加入得到标记基因35S和内源基因LectinCt值的差值ΔCt值,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每种混合样品中转基因成分的百分含量,进而比较这三种提取方法对PCR反应的抑制程度.总体说来,CTAB提取大豆加工样品得到的核酸最适合PCR反应,其次是试剂盒,SDS稍差.

  • 标签: 荧光定量检测法 大豆加工样品 CTAB法 试剂盒法 SDS法 内源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破伤风抗体(IgG)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对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与标准检测进行比较,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采用双盲检测300份健康人血清,依照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破伤风抗体浓度,通过与标准检测方法比较,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相关性等指标。结果通过检测标准品,计算线性回归方程y=7.7489x-0.0018,r=0.99,国产试剂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96.8%,约登指数为0.909,阳性预测值为98.5%,阴性预测值为88.5%。相关性分析结果r=0.987798,P<0.05,标准法测定结果与国产试剂盒测定结果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该国产试剂操作规范,简单快捷,不受条件限制,利于大量标本的快速检测,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流行病调查,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捷精确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

  • 标签: 破伤风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定量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ELISA检测我院2015.07~2016.07期间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在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清MP-IgG、MP-IgM。观察并分析两份血清的阳性率及MP的阳性检测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MP-IgG、MP-IgM阳性率越高,且1~12岁组患者的MP-IgG、MP-IgM的阳性率明显小于13~24岁、24~65岁两组(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均呈阳性(20%)或均呈阴性(66.7%)明显高于急性期阳性、恢复期阴性(3.3%)或急性期阴性、恢复期阳性(10%)(P<0.05)。结论采用定量ELISA分别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MP-IgG、MP-IgM,随着年龄的增长MP感染阳性率逐渐升高,双份血清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性。

  • 标签: ELISA 肺炎支原体 IgG IgM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时,自制质控品的扩增循环阈值(CT)作为靶值在室内质控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留取已知HBV—DNA浓度的患者血清和甲、乙、丙、戊肝和HIV血清学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血清,通过一定比例稀释得到预期浓度的质控物,分装并-70℃保存。分别计算出靶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OCV%、RCV%),以CT值在±2S为质控警告线±3S为质控失控线,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分析结果质控物最佳条件下的、S和OCV分别为27.5、0.65和2.36%;常规条件下的、S和RCV分别为28.7、0.73和2.54%。RCV值<2OCV值,此RCV可以接受。结论自制质控品的CT值作为靶值应用于RT-PCRHB—VDNA定量的室内质控中,制图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推广。

  • 标签: HBV-DNA 扩增循环阈值 室内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流感病毒暴发疫情病原学检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3年2月份至2023年3月份,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采取所有患者的咽拭子样本,参照组提供免疫荧光层分析;实验组提供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分析两组检测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检测的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在流感病毒暴发疫情地区提供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操作相对更为简单,而且耗时短,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灵敏度更高,可以提高检测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暴发 疫情 病原学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利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HCG的120例病例资料及其相关科研书籍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hCG定量测定不仅应用于早期妊娠、异位妊娠、先兆流产还作为其它肿瘤标志物被广泛应用。结论hCG定量测定临床应用广泛,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hCG 定量测定 临床价值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甘和茶定性、定量的检验方法。方法对甘和茶成方制剂中桔梗、山楂和岗梅药材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对黄芩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48∶52);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35℃。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方法可行;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96%(n=6),在10.0625~402.500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7.583x+86.058,R2=0.9999(n=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提高甘和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甘和茶 桔梗 山楂 岗梅 黄芩苷 定性 定量
  • 简介:目的同时快速定量分析10种常见卫生杀虫剂有效成分。方法气相色谱内标定量。结果采用DB-5(30m×0.32mm×0.25μm)型毛细管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检测,达到了同柱同时定量定性分析10种常见卫生杀虫剂有效成分的目的,回收率为93.6%~104.9%,相对标准偏差为1.01%~2.28%。结论用于10种常见卫生杀虫剂有效成分的同时分离分析,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卫生杀虫剂 定量分析
  • 简介:目的对某工艺制品厂新建项目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参照《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298-2017),以半定量方式判断危害分级(hazardrating,HR)与接触等级(exposurerating,ER)进而估算出风险等级。结果使用半定量风险评估分析新建项目化学有害因素风险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措施。结论半定量风险评估可以运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

  • 标签: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风险评估 危害分级 接触等级
  • 简介:目的研究HBsAg定量测定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实验对象,根据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标准分为失代偿期组和代偿期组,其中代偿期组35例,失代偿期组25例。另选取2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sAg和HBeAg滴度,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载量。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HBsAg滴度分别为(x±s)2574.73±3252.27COI、5494.35±2129.84COI和6921.25±1957.60COI,各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肝硬化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无相关性(P>O.05),与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p<O.05)。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及HBeAg水平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O.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代偿期HBsAg滴度高于HBV携带者。即HBsAg滴度随疾病进展呈阶梯型递增。肝硬化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考虑HBsAg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和HBeAg无相关性,不能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不能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

  • 标签: HBsAg HBV DNA HBeAg 肝硬化 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炎合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鼻炎合剂中桔梗、桑叶、辛夷进行定性鉴别;以绿原酸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薄层定性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未见干扰;绿原酸在0.1072~0.8936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5%。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鼻炎合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鼻炎合剂 绿原酸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