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可以用于药物(尤其是成分复杂的中药)定量检测的色谱方法主要有薄层色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凝胶电泳法等,但是在检测中多使用单一的检测紫外检测或者二极管检测,从而使可以同时测定的化合物种类和灵敏度受到限制,本文主要介绍了色谱分析中常见的一些检测,以及检测在高效液相色谱、凝胶色谱、气相色谱中的应用,用于实现对各种药物(尤其是复杂中药)中成分中的定量分析,为广大药物工作者在今后更好地从事色谱分析工作,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

  • 标签: 双检测器 色谱 定性 定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蚊是多种急性传染病尤其是乙型脑炎、登革热和黄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生物之一,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贯彻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继续做好全国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的通知,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与青岛大卫洗消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了灯诱蚊,以便于各口岸进行蚊蠓的本底调查.现将灯诱蚊的设计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调查 双灯诱蚊器 设计 种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头精密输液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隐患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8年5月在我院应用一次性头精密输液的10个科室进行应用体会及意见收集。对收集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使用头输液虽然能降低病房红灯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 标签: 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 应用体会 隐患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直肠前突患者应用把痔吻合进行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部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行把痔吻合治疗的重度直肠前突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入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就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组为90.00%(1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用把痔吻合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患者实施全范围护理干预,围绕术前、术中、术后关键点展开护理,对提高临床效果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重度直肠前突 双把痔吻合器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腔心脏起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38例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试验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单腔起搏植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腔起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3.16%,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心排出量分别为(42.08±4.52)%、(74.21±5.47)次/min、(7.57±2.26)L/min;对照组分别为(33.14±4.71)%、(58.65±5.12)次/min、(4.38±1.74)L/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腔心脏起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双腔心脏起搏器 慢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压膜牙合垫矫治期矫治安氏II1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处于生长期的主要表现为下颌后缩的安氏II1的患者,I期采用牙合垫矫治,II期采用MBT矫治技术,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对其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矫治后软硬组织都发生了较大改变,矫治后建立了前牙正常的覆牙合、覆盖,磨牙、尖牙的中性关系,侧貌外形明显改善。结论安氏II1错颌畸形患者在生长发育期采用压膜的颌牙合矫治能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侧貌外形,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 标签: 双颌牙合矫治器 双期矫治 安氏II1错牙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患者心脏腔起搏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心脏腔起搏植入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心脏腔起搏植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心脏双腔起搏器 满意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患者心脏腔起搏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接受心脏腔起搏手术的患者中选择4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家结果显示,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心脏腔起搏术后护理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心脏双腔起搏器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医学数字影像的降噪法,提高临床大夫对医学影像细节的诊断能力。方法采用图像的多尺度小波变换局部模最大值进行空域滤波(主要是边缘检测及降噪)的方法。结果此方法得到了满意的边缘检测和降噪结果,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结论此方法降噪能力强,定位精度高。

  • 标签: 小波变换 空域滤波 边缘检测
  • 简介:摘要由于医学图像信号一般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果经过多维坐标系适当的旋转变换后,把散布在各个原坐标轴上的原始图像数据集中到新坐标中的少数坐标轴上了,再经适当的适量量化和编码,就可以实现高效数据压缩。

  • 标签: 小波变换 医学影像 图像压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置入支气管阻塞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配合。方法整理收集我科于2012年完成的202例胸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纤支镜定位引导置入支气管阻塞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麻醉,总结围麻醉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结果61例胸科患者采用支气管阻塞单肺通气,141例采用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所有患者均顺利插管,经纤支镜定位均取得良好的单肺通气效果,满足手术中单肺通气需要。使用支气管阻塞腔支气管导管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分别有11例(18%)和43例(30%),术后咽痛声嘶分别有28例(46%)和112例(79%),支气管阻塞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声嘶的发生率均低于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患者(P<005)。结论充分准备的护理配合有助于麻醉医师建立胸科患者单肺通气麻醉,纤支镜的准备与使用是关键之一。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麻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德两家医院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腔起搏安置技术的不同,以采用更有益的技术指导治疗。方法中德两家医院行起搏安置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①右心房和右心室心尖部导线固定方法;②皮肤切口的缝合和止血方式;③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结果两家医院各入选20例病例,基本临床资料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城组采用被动固定导线、结扎压迫式止血、拆线式皮外缝合;德国组采用主动固定导线、囊袋和切口电凝止血、非拆线式皮内缝合,其在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围术期适应性方面明显优于盐城组。结论老年患者安置心脏永久起搏时,采用主动固定导线、对囊袋和切口电凝止血、非拆线式皮内缝合等技术可以减少术后卧床时间、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起搏安置术的依从性和适应性。

  • 标签: 老年人 起搏器安置术 电极导线固定方法 皮肤切口的缝合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如何区分起搏介导的心动过速还是患者本身的心动过速,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方法 通过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心电监护、程控及电生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起搏介导了患者发生心动过速与患者本身的心动过速是有区别的。通过程控调节可以解决起搏介导的心动过速。结论 要重视永久起搏术后的观察及护理,监测起搏功能,尽早发现异常及并发症,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保障起搏最大功效。

  • 标签: 起搏器 介导 心动过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技术,探讨胃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FTIR谱图的差异,对胃镜样品行FTIR检测,明确三种病理状态的胃黏膜组织中蛋白质、磷脂和核酸等的变化与其FTIR谱图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FTIR技术和HE也染色,对45份胃癌和46份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手术样品进行研究,结合常规病理诊断结果,并与胃癌手术样品的FTIR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胃镜样品FTIR检测所获取的生物信息与胃手术样品的FTIR检测结果一致。

  • 标签: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胃黏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