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声带麻痹是小儿喉运动神经损伤导致的声带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发声、呼吸和吞咽功能障碍。针对儿童怕针、且难以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的特点,笔者采用古代刺法“半刺法”结合揿针治疗1例因心脏手术导致的儿童声带麻痹,疗效显著。

  • 标签: 半刺法 揿针 儿童 单侧声带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以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检查和治疗方法,分析其疾病发生特点。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以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4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控制血糖、营养神经及改善血液微循环等,确诊患者的病情,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程度。结果经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神经麻痹症状均因糖尿病引发,与其他疾病无关;采用的综合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显著,总治疗有效率为85.42%。结论以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发病较急,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糖尿病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因此控制糖尿病基础是改善麻痹症状的基础。

  • 标签: 单侧外展神经麻痹 首发症状 糖尿病 分析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声带麻痹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洼田饮水实验判断患者误吸高危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饮食、心理、术后的护理等方法,减少误吸的高危。结果5例患者,除1例未到随访时间外,其他4例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术后随访结果满意。结论针对性的护理,防止因术后声带麻痹发生误吸的危险,采用正确的方法指导进食,尽快恢复声音嘶哑,对心脏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后 声带麻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行PKP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改变及术后腰痛缓解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11、3~2013、3行PKP治疗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分布),按照术后影像学资料、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术后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2周、1年时,两组病例椎体前后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2周时双分布组与分布组对比,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两组VAS评分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的骨水泥分布方式对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及恢复伤椎高度均有效,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的改善方面双分布组优于分布组。对PKP手术骨水泥呈病例,可行对补充注射,以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你知道自己应该锻炼深层肌肉,因为我们以前曾说过这有助于增加力量并预防受伤,特别是下半背部受伤。但是我们知道你几乎没有时间来锻炼主要的肌肉组织,更别提深层肌肉了。因此,下面这则消息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最新研究发现训练(每次只是臂或一条腿)可有效的刺激中心肌肉。为了确定哪个动作是最佳动作,纽芬兰纪念大学的科学家们测试了三个主要中心肌肉群的活动状况——上腰椎肌肉、脊骨肌和下腹肌肉(包括深层横向腹肌和内腹斜肌)。被测试者在健身球上或平台上做几组中心训练动作{交替臂曲伸和交替腿曲伸,平行揪钮),和、双哑铃胸前举和肩举。

  • 标签: 肌肉群 深层肌肉 中心训练 斜肌 活动状况 训练法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大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脑血管堵塞致使大脑血流不足引起脑组织损伤和坏死,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据调查显示,脑卒中已经是我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会导致一系列的功能障碍,如肢体功能障碍、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忽略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本文对脑卒中忽略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脑卒中忽略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 标签: [] 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治疗方法,综述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双膝均有严重病变的患者采用SBTKA还是分期的UTKA仍然是骨科领域存在争议的主要问题,两者安全性是否相当至今尚无定论,对于患者既往同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等或双膝同期置换等情况可能会增加TKA术后感染风险,应充分做好术前评估,对于高危患者可尽盆减少双同期置换,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及处理,同时能为患者提供指导,选择更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同期双侧 单侧全膝 关节置换 感染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唇裂鼻畸形手术成功率。方法术前、术后加强心理疏导及各项对症护理。结果88例唇裂鼻畸形手术患者均顺利通过围手术期。结论加强唇裂鼻畸形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疏导及对症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同期双膝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行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和选择性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为(410.3±39.6)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156.2±47.5)ml(t=24.3084,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为(40.9±11.6)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17.3±7.9)g/L(t=5.7329,P<0.01);观察组患者的ΔHct为(12.3±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ΔHct(8.1±2.4)%(t=6.7377,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7.8±3.5)°,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0.5±0.0)°,HSS评分为(92.5±14.7)分,均较术前ROM(85.5±13.6)°、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2.8±5.0)°及HSS评分(55.1±20.6)分均明显改善(t=13.6073、10.0324、8.7431,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8.3±2.9)°,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2.1±0.8)°,HSS评分为(81.3±15.2)分,均较术前ROM(86.8±14.1)°、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3.1±5.9)°及HSS评分(58.9±23.1)分均明显改善(t=12.9458、10.9300、4.7924,P<0.01),两组患者术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0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及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5916、3.133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3,P>0.05)。结论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双侧 单侧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患和健侧卧位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以及体位对气体交换的影响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显著性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等方法。结果61例胸腔积液患者患侧卧位时PaO2(PaO2-E)为67.8±15.3mmhg,健侧卧位时(PaO2-N)为79.9±13.8mmhg,二者差值平均12.1±6.9mm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X线胸片上积液量的多少及肺功能指标与△PaO2N-E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体位改变对胸腔积液患者的气体交换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尽管大多数患者健侧卧位时血气交换状况改善,但并不成一致性变化,健和患侧卧位血气的变化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及FVC也没有显著相关。

  • 标签: 胸腔积液 右侧卧位 气体交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4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出血情况、切口长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出血量、切口长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式手术,其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预后效果佳等优点,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腔镜切除术 手术治疗 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声带息肉保守疗法无效,可做手术切除。

  • 标签: 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同期双膝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的优劣。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4例,将其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膝关节置患者46例为组;行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患者48例为双组。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膝关节恢复进行比较,进行优劣分析。结果双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输血量高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双组患者的HSS评分显著高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治疗,同期双膝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各有优劣,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予以治疗,相对而言同期双膝关节置换经济、高效,但需要更高质量的护理予以配合。

  • 标签: 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 单侧膝关节置换 优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双与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用MECT对9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HAMD评分,治疗中不合并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结果右MECT的刺激强度刚超过发作阈值时,疗效较低,只有明显高于刺激阈值时,它的疗效才与双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双明显减少。结论明显高于刺激阈值的无抽搐电休克右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双相当,但副反应少,特别适合老年人、儿童、孕妇及体质虚弱者。

  • 标签: MECT 右单侧 双侧 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空间忽略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认知方面的后遗症,本文简述了空间忽略的发病机制,描述了该疾病在言语、更衣、进食、移动等具有典型特征的行为表现,介绍了目前使用的8种评价方法,综述了包括坐姿的调整、感觉输入、转移与移动等的最新的康复忽略进展。

  • 标签: 单侧空间忽略 脑卒中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8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长兴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0例,采用及峡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及住院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并发症情况(皮下气肿、声音沙哑)。结果:及峡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下单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6.96±16.36(min)、9±2(mL)、4.1±0.7(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分别为1.50±0.84(IU/mL)、55.00±26.58(ng/L),皮下气肿(未见)、声音沙哑(1例)、总发生率为3.33%(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全切术治疗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 单侧及峡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