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人获取健康信息,对基本健康服务有所了解,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健康信息与服务了解自身的健康水平。而公共健康素养包含了基本知识与理念、基本技能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近些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随之而来的确是很多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慢性疾病逐年增多,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问题。基于此,加强公民健康教育并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了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本文以学校健康教育为研究对象,简述目前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学校健康教育对提升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将公民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公民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学校 资源分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松江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为本区制定科学的公共卫生策略、合理有效地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统一使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询问调查。结果2012松江区居民的“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平均正答率61.1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平均正答率62.00%,“健康基本技能”平均正答率为65.91%。基本技能素养正答率最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正答率其次,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最低。结论健康促进干预对松江区居民健康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今后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应重点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开展。

  • 标签: 健康素养 为老服务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无偿献血者的顾虑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发展更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未献血者873名,回收有效问卷866份,有效率99.2%;调查献血者857名,回收效问卷855份,有效率99.9%。结果未献血的最主要的两个顾虑分别为怕传染疾病(38.1%)和健康状况不允许(19.9%);84.7%的献血者表示今后愿意继续献血,而表示不愿意或者不清楚的占15.3%,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健康状况、耽误时间、献血知识得分以及家人免费用血是影响今后再次无偿献血的重要原因。结论根据不同人群的献血顾虑特点,积极开展献血知识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消除献血者的顾虑,同时应该从献血者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献血者的时间成本,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以发展更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

  • 标签: 无偿献血 顾虑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公民2010年健康目标,是一项综合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活动,其中包括28个方面的467个目标,是由美国健康和人力资源部制订的旨在改善全民健康的10年规划,主要在于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生命、消除差异.

  • 标签: 公民 健康标准 青少年 超重 饮食结构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潜在器官供者捐献器官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XX市的798例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本地常住人口612名,外地来XX市人口176名,按照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出生地将798名调查对象进行分组,使用器官捐献量表、死亡态度量表和家庭讨论意愿量表,对不同调查对象进行分组测评,比较调查对象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对捐献意愿的影响。结果男女被调查对象的器官捐献量表和家庭讨论意愿量表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以上学历者器官捐献量表和家庭讨论意愿量表评分高于大学以下学历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来自农村地区被调查者器官捐献意愿低于城镇被调查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公民器官捐献意愿受教育程度和成长环境影响较大,本文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及成长于城镇被调查者的器官捐献意愿更高。。

  • 标签: 公民 器官捐献 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2007年12月6日消息:外交部6日发布消息,提醒在莫桑比克的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及近期拟赴莫的中国公民和团组密切关注当地霍乱疫情,采取必要预防措施,包括注射疫苗和注意饮食卫生、暂时尽量避免前往疫区等。

  • 标签: 莫桑比克 霍乱 预防 公民 饮食卫生 注射疫苗
  • 简介:滚滚红尘,性与爱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多少饮食男女为了生活,为了销魂荡魄的刺激,一次又一次铤而走险。未来将会有多少无知者被艾滋病击中,我们不得而知,但本刊要提醒大家的是:艾滋病正在走向你、我、他为了生命不受威胁,请你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这也是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7种必备的健康基本技能中的一种。

  • 标签: 健康素养 安全套 公民 成人 艾滋病 卫生部
  • 简介: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 标签: 健康素养 健康的生活方式 技能 公民 中国 社会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当前我国公民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日常认知与防护状况,为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流行疾病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在疫情防控的现阶段,为方便随机采样,采用自主设计问卷并通过网络发布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问卷共收回 171份,大众对于一般健康知识和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均表现出较高的知晓率。不同性别对于是否认为自己掌握充足的健康知识、如果社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是否会参加以及出门是否会佩戴口罩共 3项均呈现出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地区对于是否认为自己掌握充足的健康知识,对于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关注自身 BMI指标等的了解以及出门是否会佩戴口罩共 5项呈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大众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认知较为高并且防护意识较高,但仍然有些人对公共卫生安全知识以及这次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认知尚不全面,为进一步加强全民对公共卫生安全知识的认知,在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做到针对性宣传、信息透明化以及及时发布权威消息。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公共卫生安全 认知 防护状况 我国
  • 简介:为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正常入学和就业的权利。2010年2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

  • 标签: 就业体检 入学 乙肝五项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检查 公民
  • 简介:摘要:目的:以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辖区常驻居民为调查对象,了解不同职业人群对意外事件应急救护能力现状,提出有效的提升方式方法。方法:通过随机选取承德县辖区不同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CPR)现场模拟人培训。结果:各类人群对心肺复苏术( CPR) 知晓率为46.3%,警察(含辅警)知晓率最高为62.1%,机关单位在职职工知晓率最低为25.6%。培训后群众对CPR、创伤救护、海姆立克急救法救护掌握率分别由培训前的22.4%、27.0%、24.1%提高至76.3%、76.5%、73.2%。结论: 承德县辖区常驻居民应急救护知识和应急救护能力存在很大不足,急需培训学习,短期培训可明显提升群众应急救护知识与能力。

  • 标签: 承德县 常驻居民 应急救护 心肺复苏术 海姆立克急救法 现状调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