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开胸手术与胸腔镜微创手术在纵隔肿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统计目标选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纳入的60例纵隔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将实行传统开胸手术患者选为参照组(n=30),将实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患者选为实验组(n=30),观察统计两组纵隔肿瘤组间数据。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纵隔肿瘤组并发症发生率、使用镇痛药时间、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P<0.05,统计学研究差异显著。结论将传统开胸手术与胸腔镜微创手术应用在纵隔肿瘤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全胸腔镜手更值得应用。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腔镜微创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股沟疝气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都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并分析患者的回访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对42例患者予以出院回访,其中有2例患者失去联系,回访率95.23%;42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以后,术后产生3例并发症,包括阴囊血肿、神经痛以及切口出血分别有1例、1例、1例,所占比例2.38%、2.38%、2.38%,并发症发生率7.14%;42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复发率4.77%,2例患者都为男性,其中1例患者为斜疝复发,1例患者为复发性疝修补术复发;术后1~6个月内复发1例,1~2年内复发1例;复发患者中有1例伴随慢性支气管炎,1例伴随心功能衰竭。结论腹股沟疝气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过程中,需对手术适应证充分掌握,选取有效的手术方式,术中注意操作要点,严格根据手术规定标准操作,强化术后观察,可使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有效降低,使并发症的出现明显减少。

  • 标签: 传统手术 腹股沟疝气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藏医药学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藏医药学的存在,仿佛一颗明珠。藏族人们凭借自己智慧的力量,结合时代积累流传下来的经验,依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对抗恶劣环境和疾病,为藏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藏医药学对疾病治疗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制药工艺规范、理论知识完善、文献资料丰富等特点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在世界传统医学之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 标签: 传统医学 藏医药 地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传统肛肠手术方式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所接收的102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相关数据资料,有针对性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本次研究的102例肛肠患者均进行传统肛肠手术方式,其中Ⅰ期治疗成功的患者为89例,成功率为87.25%;13例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在Ⅱ期手术后成功康复,成功率为100.00%。手术时间为10-60min不等,平均时间为19.65min。结论将传统肛肠手术应用在基层医院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经济实用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传统肛肠手术方式 基层医院 临床应用
  • 简介:从诗词、朗读到文博,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国家宝藏》,传统文化类栏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可是随着人们对传统教育的重视,某些地方出现“二十四孝”宣传、“弟子规”热、民间“读经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 标签: 优秀传统文化 青少年健康 传统教育 诗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传统胃穿孔修补术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干预价值。方法以我院接受胃穿孔修补术治疗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于其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出现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出现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且SF-36评分(89.74±6.0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31±5.63)分(p<0.05)。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围术期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动感重睑术与传统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行重睑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动感组,每组49例。传统组给予传统重睑术,动感组给予动感重睑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动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高于传统组的81.63%;动感组满意率为93.88%,高于传统组的77.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感重睑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率,使术后重睑的线条更加完美与自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动感重睑术 传统重睑术 临床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中药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对照组选择传统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选择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中药汤剂相比,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携带、用药方便、省时等优势,可体现中医辩证治疗特点,具有优先选择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中药汤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4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对患者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在腔镜辅助下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及美容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2.8±11.6)min、(10.7±3.8)mL、(27.6±10.1)mL、(3.5±0.8)d;对照组分别为(86.1±12.7)min、(23.5±8.2)mL、(45.8±15.6)mL、(5.1±1.0)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P<0.05。观察组美容满意度达100%;对照组美容满意度为66.7%,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美容满意度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甲状腺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质量脊柱创伤上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脊柱创伤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此次患者病例内容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与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质量脊柱创伤上的临床效果。从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结果在对比分析中能够看出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这几个数据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数据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创伤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推广使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使用低位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的使用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的12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接受了彩超和CT检查,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对照组使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对两组的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78±2.46)d、术中出血量(40.16±3.02)mL、手术时间(40.67±2.45)min和切口长度(4.65±0.77)cm,对照组为(7.28±2.54)d、(74.67±2.84)mL、(66.04±2.75)min和(6.35±0.58)cm,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小,恢复快,在甲状腺疾病外科手术中能够发挥比较好的效果,并发症情况比传统手术优秀,外观符合患者对美容的需求。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良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临床路径 脑出血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SAS和SDS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上优于传统护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传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急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卧床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卧床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33%VS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取得显著的抢救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传统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体检且最终结果为正常的96例健康体检者,并以随机方式分成两组,每组48例,分别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使用新型溶血素为观察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同时使用传统溶血素为对照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最终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验中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数值相比,观察组研究对象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数值为(139.7±3.6)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数值为(120.1±4.3)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时,PLTRBC以及WBC的检验结果与传统溶血素结果相同,但使用新型溶血素测定的血红蛋白数值出现偏高的情况,由于测量误差可以通过调整因数值的方式进行纠正,因此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使用新型溶血素优势更大。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临床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传统术式与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行传统术式,观察组行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91.30%VS7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5.80%(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3%(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术式相比,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传统术式 宫腔镜下切除术式 宫颈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和对比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8年6月接收的7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纳入此次实验,由两种不同护理方案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7例,分别采取传统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传统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统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出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接受急诊护理路径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分诊评估时间0.7±0.2min,急诊停留时间9.5±1.5min,急救时间62.5±1.3min,死亡率7.1%;对照组患者平均分诊评估时间2.5±0.3min,急诊停留时间22.7±1.3min,急救时间39.9±1.7min,死亡率2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传统护理 急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体外振动排痰和传统人工拍背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排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ECOPD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拍背排痰,观察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机振动排痰,两组均护理10d,比较两组排痰护理后患者的肺部湿啰音、痰量、颜色等。结果两组护理前痰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痰液量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变白时间及痰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体外振动排痰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拍背排痰,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患者乐意接受,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体外振动排痰 传统人工拍背排痰 AECOPD 排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