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一般人群通过血液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1996—2016年国内发生的HCV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因血液透析发生HCV感染暴发事件10起,涉及血液透析患者689例,其中258例感染HCV,感染风险为37.45%;不安全注射导致HCV感染暴发事件3起,涉及人群基数不祥,其中447例感染HCV;输血或单采血浆导致HCV感染暴发事件4起,共涉及191例,其中156例感染HCV,感染风险为81.68%。结论我国一般人群通过血液传播感染HCV的风险极高。

  • 标签: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血液传播 感染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供血者血浆乙肝病毒标志物了解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探讨供血者血浆存在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400例健康供血者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标志物。结果在400例健康供血者中未检出HBsAg、HBeAg阳性标本,HBcAb阳性24例(6.0%),HBeAb阳性14例(3.5%),HBsAb阳性98例(49.0%)。结论由血站提供的血液制品符合卫生部颁布的HBsAg阴性质量标准,但仍有少数健康供血者HBcAb、HBeAb呈阳性,其中有可能存在传播HBV的风险,临床医师应严格输血指征。

  • 标签: 血浆 乙肝 病毒 标志物 供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毒核酸检测在采血筛选中起到的作用探讨及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分析研究。方法对在我院进行义务献血的志愿者的血液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和NAT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对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NAT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志愿者进行血液随访分析,再次记录检测结果。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分析NAT在血液筛选和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作用。结果ELISA检测的结果准确度较高,但是因存在“窗口期”等原因导致ELISA检测后的血液仍有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而就研究结果显示,NAT检测大大降低了此类风险,显著提高了用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NAT可大范围用于血液筛选和检测当中。

  • 标签: 传播疾病残余风险 ELISA检测和NAT检测 NAT重点内容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69-01摘要目的探讨产房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风险及相关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60名产房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刺事件发生率、知识培训及防护用品使用等情况。结果工龄>20年的医务人员1年内针刺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工龄10-20年、<10年(P<0.05);所有医务人员知识培训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防护用品使用上助产士明显优于医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医务人员应根据相关流程规范操作,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降低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几率。

  • 标签: 产房 医务人员 血源性传播性疾病 防护
  • 简介:摘要:健康传播是公共卫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使用教育与信息传递手段来改善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本研究探讨了健康传播中,关于中医药知识的有效传播策略,目的在于提升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以期为公众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 标签: 健康传播 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传播
  • 简介:目的对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前的风险进行评估与干预,确保全省2013年底达到传播控制标准。方法在湖北省19个未达到传播控制地区,选取72个重点流行村的140处有螺环境,开展现场钉螺和野粪调查,进行风险分级评估及快速处置。结果72个流行村中Ⅰ级风险村4个、Ⅱ级13个、Ⅲ级55个,分别占总数的5.55%、18.06%和76.39%;对Ⅰ级、Ⅱ级风险村及时开展了风险干预。结论影响当前湖北省19个县达标的风险较低,耕牛是影响达标的主要风险因素,需加快耕牛淘汰的力度。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风险评估 干预 湖北省
  • 简介:五一长假就要到了,许多人都想在长假期间出去旅游,可是去年夏季东南亚泰国等部分国家发生登革热爆发流行,尤其是泰国发病4万多人,有100多人死亡。出国旅游,怎样防止传染病,我们特地约了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请他们谈谈

  • 标签: 登革热病毒 爆发流行 传播媒介 旅游大省 东南亚 白纹伊蚊
  • 简介:【摘要】目的:将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应用于血站血样检测当中,分析联合检测法在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方面的重要效果。 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纳为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将我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40101例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核酸检测两种检测方式实施具体检测工作。结果:在酶联组检测的40101份血液标本当中,ALT和HBsAg、抗-HCV、HIVAg/Ab、抗-TP检测总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为680份,不合格率为1.7%。初次试验单试剂有反应性标本复检结果中HBsAg一检合格率为90.91%,二检合格率为81.82%;抗-HCV一检合格率为63.53%,二检合格率为76.47%;HIVAg/Ab一检合格率为64.10%,二检合格率为71.79%;抗-TP一检合格率为82.54%,二检合格率为65.08%。初次试验双试剂有反应性标本为298例。核酸检测的39578血液样本当中,反应人数为72例,占比0.18%,无反应人数为39506例,占比99.82%。结论:当血液样本中的病毒处于变异期、窗口期、隐性感染时,会对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准确率产生影响。将核酸检测法联合应用于二批酶联免疫检测工作当中,可以对此类漏洞的发生率进行有效降低,进一步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站 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输血 传播疾病 残余风险
  • 简介:<正>作为一个狂热的健美迷,我经过4年多的正规训练,体重增加了50多斤,并成为一名肌肉发达的健美者。4年的训练,我认识了健美运动、了解了健美运动。健美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给人力量和美丽。

  • 标签: 健美运动 正规训练 肌肉发达 健身俱乐部 正确姿势 韦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种:

  • 标签: 病毒感染 皮肤粘膜破损 传染途径 阴道分泌物 性行为传播 肛交
  • 简介:1994和1996年在古巴哈瓦那的一个中心诊所CiraGarcia对因阴道异常分泌物前往妇科就诊的妇女进行研究。用革兰氏技术和培养对宫颈内和阴道渗出物进行病因学检查。也进行了念珠菌和与细菌性阴道炎、阴道滴虫有关的病原体分离鉴定。另外,对男女患者均进行了梅毒(VDRL)和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阴道滴虫 细菌性阴道炎 异常分泌物 血清学试验 病因学
  • 简介:<正>江阴文明体育塑胶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业建造体育场地和生产塑胶跑道铺装材料的双资质企业。公司注册资本达千万元,并有一座占地超一万五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其生产的铺装材料有EPDM彩色颗粒、MDI粘胶剂、聚氨酯跑道材料,硅PU球场材

  • 标签: 现代化工厂 铺装材料 粘胶剂 工程业绩 聚氨醋 施工队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