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贵州是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日益恶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甚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阐述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深入探讨了人为因素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为防止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贵州 喀斯特地区 生态环境 人为因素
  • 简介:  菌根是真菌与植物根组织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具有形成菌根能力的真菌,叫做菌根真菌.根据真菌菌丝体在菌根组织内的形态结构,菌根主要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三种类型[1].……

  • 标签: 外生菌根 生态学意义 真菌生态学
  • 简介:  为了研究镉在长江下游环境介质中的空间分布、化学形态分布等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对长江悬浮物、沉积物、冲积洲和沿岸土壤以及长江沿岸蔬菜水稻等作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采用AAS、ICP-MS等方法分析了这些环境介质中镉的总量,并利用BCR三步提取法分析了沉积物中镉的形态分布特征.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 标签: 化学研究 地球化学 沿岸镉
  • 简介:陆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表层复杂系统中重要一环是全球碳氮循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模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上发展了多种基于不同原理和目标的模型,其模拟结果也不尽相同.为了对这些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国际上开展了多个模型比较研究计划.本文在简述各种模型比较计划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各个组成要素、生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的基础之上.耦合大气、岩石圈、生物圈从机理上模拟碳氮动态,同时在进行区域或全球尺度评价时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将是未来模型发展的趋势.

  • 标签: 陆地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循环 碳氮循环 模型 比较研究 气候变化
  • 简介:河口区的生态环境复杂而脆弱,难降解的毒害性有机污染物会严重影响河口生境的良性发展,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和其他途径危及人类健康.本文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对河口区毒害有机污染物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的进展.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毒害物质在河口生境中的各种过程、行为方式和分布特征,以及对河口生态平衡、生物机体的危害和毒理方面.这些工作对于了解河口区有机污染的状况及有机污染物在河口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并有效地控制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河口 毒害物质 有机污染物 生态效应 生态平衡 生物机体
  • 简介:息烽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谢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贵州息烽息烽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谢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贵州息烽息烽县是国...

  • 标签: 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贵州息烽
  • 简介:神农架滑雪场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地带.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采用3S技术,对滑雪场景观生态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评价,通过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聚集度指数等指标量化计算及比较分析,预测了项目建成后对所在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程度及将造成的敏感生态问题.结果表明,评价区自然系统的生物量将减少430.26t,平均净生产力降低为881.55g/m^2·a,项目建设不会改变林地的模地地位,其对生态环境质量仍有较强的调控能力.3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由定性评价转向定量预测,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3S技术 生态影响评价 景观生态 生态完整性 敏感生态问题
  • 简介:砂金矿由分布在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颗粒自然金所形成的矿床。成矿条件可分为两大类:首先要有丰富的砂金物质来源,其次应具备有利于含金松散碎屑物并能长期进行分选堆积的环境。因此,砂金矿找矿分析内容主要为决定砂金物质存在的地质环境和控制砂金的成生,并使其集中富集的各种内外营力条件,包括新构造运动、古气候和地貌环境等。这两大类

  • 标签: 成矿条件 砂金 碎屑物 物质来源 碎屑沉积物 自然金
  • 简介:激光探针: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新式“武器”Ⅱ.不同类型激光探针的分析流程与优缺点比较肖益林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合肥230026)关键词激光探针稳定同位素分析分析流程优缺点1不同激光探针分析流程的比较1.1CO2激光探针的分析流程样品...

  • 标签: 激光探针 稳定同位素分析 分析流程 优缺点
  • 简介:通过测定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对含钾矿粉的解钾量、黑曲霉作用含钾矿粉后的代谢产物(多糖、蛋白质、小分子分泌物)以及微环境中的pH值等,比较静置培养和震荡培养条件下黑曲霉对含钾矿粉的作用效果,并分析震荡培养下黑曲霉对含钾矿粉的风化作用机理。结果显示,震荡培养下黑曲霉对含钾矿粉的转化作用显著大于静置培养,震荡培养下黑曲霉作用含钾矿粉与否导致培养液中的代谢产物以及真菌-矿物聚集体微环境中pH值有显著改变。分析表明,黑曲霉生长形成的真菌-矿物聚集体、黑曲霉菌丝生长及其代谢产物、酸性微环境在含钾矿粉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黑曲霉对含钾矿粉的解钾作用应该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导致的综合效果。研究结果对完善真菌风化含钾矿物的作用机理,有效利用微生物转化低品位矿物钾技术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黑曲霉 含钾矿物 真菌-矿物聚集体 代谢产物 微环境
  • 简介:第四届岩矿分析学术报告会在湖南举行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矿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岩矿分析学术报告会,于1993年9月22~26日在湖南大庸市举行。会议的宗旨是交流近几年来我国岩矿测试领域内取得的研...

  • 标签: 岩矿分析 学术报告会 中国地质学会 岩矿测试技术 大庸市 学术论文
  • 简介:流体包裹体分析是油气勘探研究中的常用实验分析手段,但在分析应用中尚有一些模糊认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在油气包裹体检测过程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指出样品采集是研究的前提,自生矿物生成顺序是确定包裹体期次的基本依据,强调碎屑岩中次生包裹体在油气勘探研究中的重要性,揭示了油气成藏期与充注期的区别。

  • 标签: 包裹体 油气勘探 自生矿物 油气成藏期
  • 简介:本文重点对元宝山洼陷下白垩统储层油气进行了油气包裹体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白垩系现今储层原油至少为两期油气的混合物。第一期油气成藏发生在储层成岩作用晚期,油气成藏规模大。第二期油气成藏发生在成岩期后,与构造运动关系密切,成藏规模相对较小。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两期油气的成藏时间分别为90Ma和100-104Ma。储层原油的成熟度分析结果表明,元宝山洼陷现今储层主要为低成熟原油。

  • 标签: 元宝山洼陷 白垩系 储层流体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期次
  • 简介: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铅锌矿集区中部,是矿集区内很具代表性的中型矿床.本文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垂向变化、岩浆活动、地球物理以及与区内同类型代表性矿床对比等方面分析了矿区深部的找矿潜力.认为该区深部可能存在一定规模的原生铅锌矿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 标签: 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 深部找矿 黔西北铅锌矿集区
  • 简介:对铜陵相思谷尾矿砂中的重金属在生物和非生物条件下的淋滤行为进行了研究。设置两个动态反应柱进行实验(实验柱填充尾矿砂+污泥+秸秆,对照柱仅填充尾矿砂,进水SO42-1000mg/L,pH7.5)。结果表明,实验初期(0~20d)实验柱出水重金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柱,归因于柱内微生物加速了矿物分解和重金属的淋滤;此后实验柱出水SO42-浓度逐渐降低,同时Cu2+、Cd2+、Zn2+、总Fe浓度分别降至0.1mg/L、0.1mg/L0、.4mg/L和1mg/L以下。据此推测,实验柱中出现了微生物作用下的硫酸盐还原作用,生成了可以吸持重金属的硫化物沉淀。研究结果表明,以稻草为碳源、污泥为微生物接种源构建尾矿砂-微生物体系,能够有效还原硫酸盐并去除重金属,该方法可以用于矿山尾矿的原位修复。

  • 标签: 尾矿 硫酸盐还原菌 重金属 动态实验 淋滤
  • 简介:对塔中地区30个储层包裹体样品进行了MCI(包裹体成分)与单体烃同位素分析。观察到包裹油与储层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有6个包裹体特别是下奥陶统样品显示C28-甾烷丰度相对较高、甾烷异构化程度相对较低、低分子量甾萜类化合物丰度相对较高等寒武系的成因特征,指示寒武系源岩对塔中地区有成烃贡献。多数分析包裹油显示中上奥陶统成因生物标志物特征,以及介于寒武系与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之间的单体正构烷烃同位素特征,个别包裹油显示与中上奥陶统完全一致的单体同位素与生物标志物特征,指示中上奥陶统对塔中地区也具有成烃贡献。塔中部分包裹油与储层油间、包裹油间显著的地球化学性质差异,指示该区具明显的多期成藏特征。塔中储层包裹体成分分析可有效地用于识别端员油、多期充注与混源聚集、恢复生物降解、气侵等次生改造原油面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对于叠合盆地的油气成因与成藏过程研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塔中 包裹体成分 生物标志物 同位素 混源
  • 简介:  应用分形与混沌理论对白垩纪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δ13C进行了非线性分析,认为碳同位素δ13C变化序列均为混沌演化序列,在相空间维数m>8时出现混沌吸引子,混沌吸引子的分维数在3.74左右;它的演化为混沌动力过程,描述它的变化至少4个独立变量的动力学系统.……

  • 标签: 非线性 分维数 碳同位素分馏
  • 简介:8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上GC/C/MS在线(Online)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建立,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液态烃及其他有机化合物单分子碳同位素地球化学,从而使液态烃等的碳同位素研究进入了分子级水平。我们在完成GC—deltaS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性能和各种分析条件试验后,率先建立了原油(凝析油)和天然气中轻烃单体、原油和沥青“A”饱和烃中正烷烃系列分子等的GC/C/MS在线碳同位素分析方法。条件方法试验如在线分析与常规双进样质谱分析的对比等,以及平行分析表明,GC/C/MS在线碳同位素分析可获良好的精度和精确度,具良好分离的质谱峰(单个化合物)的平行分析误差一般小于±0.5‰。其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气相色谱分

  • 标签: 石油轻烃单体 正构烃烷系列分子 碳同位素
  • 简介: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重金属类污染组分具有较强吸附作用,但受原状凹土固液难以分离的制约,目前尚未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利用海藻酸钠对酸改性凹土进行造粒,通过静态批实验分析了其对Sr和Cs的吸附性能,并利用柱迁移实验分析动态迁移规律。结果表明,Sr和Cs浓度为100mg/L,投加量为10g/L时,120min内达到平衡,造粒后的凹土颗粒对Sr和Cs去除率分别为40.4%和45.9%,造粒作用引起吸附效能低于凹土原土,具有明显负效应;柱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为10.0g、流速为10mL/min时Sr和Cs的去除率达到41.8%和61.5%,随流速增加或降低,去除率均减小。因此,海藻酸钠造粒改性凹土颗粒可作为含Sr和Cs废水处理的备选材料。

  • 标签: 海藻酸钠造粒 酸改性 凹凸棒石黏土 SR 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