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应用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8 年收治的 90 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病人为对象,对其先行常规检查,之后再选择超声诊断,分析常规检查和超声诊断的效果。结果:常规检查方法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是 80.00% ( 72/90 ),超声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是 94.44% ( 85/90 ),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检查中采取超声诊断方法,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 超声诊断 ; 甲状腺占位性病 ; 影像学表现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发病,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根据其特点,良性病变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症状观察方式往往难以得到确诊,在病变体积增大的进程中,可能会伴随呼吸、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进而形成恶性病变,引发恶性肿瘤等,而恶性病变若未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对病人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1] 。因此,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性质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分析超声诊断应用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所具有的临床价值,现对本院 2018 年收治的 90 例患者进行研究,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 2018 年全年间收治的 90 例经病理学证实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病人,其中,男性有 31 例,女性有 59 例 ; 年龄介于 29 岁至 70 岁之间,平均年龄是( 46.31±2.58 )岁 ; 甲状腺病史介于 1 年至 26 年之间,平均是( 15.22±4.34 )年。所有病人对于本组研究均知情并且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首先对所有病人实施常规的诊断方法,即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分析其基本临床症状。接着对所有病人实施超声检查,具体方法如下:选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生产的 GE 730 与日本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SIEMENS3000 两种型号超声设备对病人进行检查。所有病人在接受超声检查过程中,去枕平卧取仰卧位,将颈部充分保留,并嘱咐病人尽可能保持自然的呼吸状态,使颈部和胸部肌肉充分放松,检查时不可吞咽和深呼吸。接着把探头频率调至 11MHz 左右,先从整体上观察病人的甲状腺,包括活动程度、内部回声、所处位置、峡部厚度、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等。最后重点观察病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情况,记录好病变所处的位置、波及的范围、病变的大小、形态、数量、内部回声、钙化情况以及边缘规整、边界清晰程度等,同时观察周围情况,得出结果。     1.3 诊断标准    对本组研究所选择的所有病人经过检查后评价其甲状腺良性、恶性病变情况,其中,良性病变的表现为:甲状腺病灶存在多发性特点,且病灶的周围晕环比较完整,形态比较规则,边缘比较清晰,甲状腺内部回声较均匀,且钙化影像显示粗大,血流并不丰富。恶性病变的表现为:大多数表现为单发性病灶,甲状腺外部形态规则性差,边缘不清,内部回声不均,钙化影像中表现为砂砾样,血流较丰富。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组研究的结果数据用 SPSS23.0 软件进行统计,对比差异以 P<0.05 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情况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常规检查方法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是 80.00% ( 72/90 ),其中,检出恶性病变者 11 例,检出良性病变者 61 例 ; 良性病变中,检出为甲状腺者 13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者 9 例,甲状腺腺瘤者 15 例,甲亢 24 例。超声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是 94.44% ( 85/90 ),其中,检出恶性病变者 15 例,检出良性病变者 70 例 ; 良性病变中,检出为甲状腺者 16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者 7 例,甲状腺腺瘤者 15 例,甲亢 32 例。病理学结果中,检出恶性病变者 16 例,检出良性病变者 74 例 ; 良性病变中,检出为甲状腺者 17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者 8 例,甲状腺腺瘤者 17 例,甲亢 32 例。     2.2 超声诊断的影像学特点    在本组研究中,病人多数结节内存在砂砾样钙化情况,表现为点状强回声或者针尖样强回声,常可汇集为簇状,其后无声影 ; 结节的回声减弱 ; 结节内紊乱、血流丰富,呈现中央型血供状态 ; 结节边界并不规则,且向周边呈浸润发展 ; 横截面的前后径比左右径大。以上指标表示恶性病变特异性比较高。     3 讨论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发生的原因比较多,临床表现无典型性,以往多依赖于触诊来诊断,不但容易漏诊,还无法准确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质。随着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其不仅可以发现 <2mm 微小病变,还可以准确判断良恶性质 [2] 。临床通过超声、 CT 和磁共振等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进行检查,均能较好的明确病变位置、范围、大小、数量、边缘及周围情况等,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 。和 CT 、磁共振等诊断方法相比,超声诊断的操作更加简便,且无辐射、无创伤、价格低、可重复检查等,因此,其更适合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筛查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可以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包含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以及甲亢等,恶性病变即甲状腺癌。不同的病变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超声图像表现,其中,甲状腺甲状腺体积增大,探头加压有痛感,有多个回声减弱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 ;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有均匀低回声或等回声,病变为椭圆或圆形,边界清楚,晕环征明显,病变内有囊变或者出血可探及不规则液性暗区 ; 甲状腺腺瘤:病变为圆形或者类圆形,大小不一,有均匀低回声或等回声,有包膜,边界清晰 ; 甲亢:甲状腺的对称、弥漫及均匀程度加深,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回声偶增强或者降低,周围组织不受侵袭,只有受压移位情况,血流信号丰富 [4] 。甲状腺癌:病变的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形状不规则,钙化较多,呈砂礫样或者簇状,坏死组织有液性暗区,后方有声影,对邻近组织产生侵袭,呈蟹足样变化 [5] 。    综上,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检查中具有操作方便无辐射、无创伤、价格低、可重复检查等优势,可作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1] 赵竹筠 .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J].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 25 ( 04 ): 365-367.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对于将个体化护理措施应用在妇科门诊盆腔护理中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 近一年一部分妇科门诊盆腔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将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检查治疗总满意度( 93.94% )和护理总满意度( 96.97% )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盆腔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检查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护理的可靠性、安全性让患者有较高的满意度,医患关系平稳和谐。    关键词:妇科门诊 ; 个体化护理 ; 盆腔 ; 满意度    引言:盆腔指的是女性的盆腔腹膜以及子宫内膜及其盆腔腹膜、周围的结缔组织发生炎症。盆腔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具有病程长、发作频繁、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很多患者由于患有此病而引发不孕不育,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妇科门诊作为妇女检查妇科疾病的科室,针对女性盆腔疾病、子宫疾病、阴道疾病等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的数据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判断,从而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法。此次研究对盆腔患者采用了个体化护理,结果较为理想,现将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    采用近一年接收的的妇科门诊盆腔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最大 50 岁,最小 18 岁,平均年龄( 34.5±2.7 )岁,对照组最大 52 岁,最小 19 岁,平均年龄( 35.7±2.8 )岁,两组患者平均病程为( 4.8±1.4 )个月,主要包括急性盆腔患者 43 例、慢性盆腔患者 23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 P>0.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对患者进行环境和饮食等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加入个体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病人在治疗期间由于身体的不适会对家庭生活和夫妻间的感情有影响,对此,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心理,并且由于患者对疾病没有足够的了解,茫然不知所措,患者会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的出现会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不利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用耐心细致、热情和蔼的面貌对待患者,向患者展现自己专业的一面以取得患者的信赖,护士要及时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具体情况,减少患者的盲目感,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并且,可以将疾病相关的小册子发放给患者,做好患者的生活基础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素质做到心里有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1.2.2 饮食护理    良好的饮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盆腔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在饮食过程中要加以注意,选择的食物要含有高维生素、高蛋白,因此,嘱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多吃瘦肉、豆制品等食物,嘱患者不要吃辛辣、寒凉的食物,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1.2.3 卫生教育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护士要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患者的起居,嘱患者平时要做好自己的卫生,如果患者有泌尿生殖方面的疾病要积极治疗。患者在月经期间,可以应用浓度适宜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会阴,以确保会阴部洁净 ; 嘱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要有性生活,做好平时的避孕工作。在衣物选择方面,不宜穿过紧的衣物,要穿宽松舒适的纯棉衣服,内衣内裤要每天都更换。     1.2.4 环境护理    保证光线通透,诊室颜色采用暖色调进行布置,可以调节患者的紧张情绪,对空气进行定时净化,保证空气清新,诊室温度要适宜,并设有基本的设备,如饮水机等,在患者等候区内可播放一些有关疾病知识的视频,对患者进行宣传,把注意事项的告知板放在患者可以看到的地方,以便患者在等待检查时,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减少检查时间,检查室设有屏风或遮挡帘,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1.2.5 个体化护理    热情对待到医院检查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和行动不方便的患者可以引领,引导患者顺利进行各项检查,患者在等待就诊时,可以进行沟通,对其病症进行了解,同时告知有关疾病的知识,缓解患者的情绪,减少压力。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细致的解答。让患者了解与检查有关的知识,使患者不会有羞涩的想法,有利于进行检查,对患者讲解每项检查的必要性,配合医生做好检查。检查后,对患者的隐私要进行保护,严格保密其检查结果,不讨论有关患者的一切检查。告知患者检查后的后期治疗不可间断,以及平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2.6 治疗护理    患者检查后,需要治疗的要尽快安排,患者需要静脉滴注的,应安排干净舒适的环境进行滴注,滴注时,对滴注的要求要严格把握,对患者的体征要时刻注意观察,若患者出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对突发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患者治疗状况要时刻进行了解,使患者可以安心。     1.3 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的检查、治疗满意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评价,对患者采用问卷答题形式,分为三种: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8.0 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 2 检验计数资料,应用 t 检验计量资料,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均置管次数达到 ( 1.03±3.04 ) 次,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置管次数达到 ( 2.11±1.45 ) 次。经比较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置管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更满意于所接受的护理,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性脑积水是颅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脑积水,则会有发生昏迷的可能性,且昏迷状态往往具有持续性,患者不仅容易嗜睡,还极容易出现反应迟钝、神志淡漠等情况,既影响着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有可能导致预后变差,致残或致死。临床提示其发生可能是由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的,或由于血凝块的存在影响了脑室出口、基底池脑脊液的循环通路,使得通路受阻,或由于红细胞阻塞了蛛网膜绒毛颗粒,造成无法正常吸收脑脊液。再者,颅内血肿的压迫除了会对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阻碍外,还有诱发梗阻性脑积水的可能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急性脑积水对颅脑手术患者造成的影响,加强早期观察,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此组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加强监测力度,及时识别异常变化征兆,发现异常及时对医生进行汇报并协助处理。考虑到急性脑积水发生后也会有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进而引发头痛的可能性,术后加强对呕吐和头痛的观察和判断。同时,多观察引流液状况和肢体状况,警惕脑积水。此外,临床中发现大多数急性脑积水患者不仅会容易出汗、发生呼吸困难情况,还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再加上脱水剂、利尿剂的应用会增加电解质紊乱出现的概率 ,故应加强纠正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情况,根据患者情况,强化营养供应。脑积水发生后,遵医嘱给药,合理引流,加强观察,严防并发症发生。由上可见,加强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避免或者减少对患者进行置管操作,有益于患者的恢复,有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必要。    参考文献:     [1] 于童,秦晓娜 . 颅脑手术后并发脑积水症状的护理措施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6.     [2] 邹有香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 标签:
  • 简介:摘要GPS测绘技术作为新型的测量技术,在社会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性的发展成效,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测绘工程快速稳定的发展,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发展规模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而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的应用,不但实现了测量结果准确性,而且在测量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此同时,GPS测绘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测绘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 标签: GPS测绘技术 测绘工程 水下工程
  • 简介:摘要GPS测绘技术作为新型的测量技术,在社会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性的发展成效,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测绘工程快速稳定的发展,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发展规模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而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的应用,不但实现了测量结果准确性,而且在测量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此同时,GPS测绘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测绘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 标签: GPS测绘技术 测绘工程 水下工程
  • 简介:摘要岩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而且质量问题也十分复杂。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岩土工程施工市场竞争激烈,各个施工企业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岩土施工质量的,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 标签: 岩土工程项目 施工过程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