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孟加拉国(面积20.7万km^2)已钻探井不足70口,并且大多数位于东部陆上和海上地区,因此它是世界上勘探程度量低的国家之一。自早白垩世以来,构造运动控制了沉积物沉积所需的容纳空间。孟加拉国北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和东部印度板块与缅甸微板块的碰撞作用,为在孟加拉国东部地区发育渐新世—中新世烃源岩和中新世储层砂岩提供了有利条件。所形成的Jenam-BhubanBokaBil合油气系统是目前所确认的最有效的系统,立主要位于孟加拉国东部。烃类可能也由中新统Bhuban组富合有机质的页岩生成。迄今为止,仅在Jenam—BhubanBokaBil含油气系统发现的天然气地质储量就在16万亿ft^3以上,大部分位于Chittagong—Tripura褶皱带的缅甸盆地中。在孟加拉国还推断出了几个其它的含油气系统。包括已发现气田、预计的扩边气田以及新发现气田在内,最佳技术估算的总资源量约为6l万亿ft^3。除了一些地表渗漏气和两个地下气藏的气是细菌成因气外,孟加拉国的油气是热成因的。模拟结果表明,天然气及伴生凝析油源于至少6km的最大生烃深度。许多气藏与反转凝析油有关,它们的成分受两种明显不同的烃源岩相及垂直运移过程的溶解/离溶作用的限制。大部分凝析油约分子特征指示其烃源岩中有机质的主要贡献者为一种富氢的被子植物(有花陆地植物)。天然气中甲烷的碳同位素比值和伴生凝析油的同位素和分子特征表明,缅甸盆地北部的烃类与南部的烃类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烃源岩相。当依据地质格局和我们的盆地模型进行解释时,我们发现这些同位素和分子特征表明渐新统Jenam组在北纬24.4°以北地区、中新统Bhuban组在以南地区是烃类的主要贡献者。

  • 标签: 孟加拉国 烃类 成因 合油气系统 烃源岩 天然气
  • 简介:重点论述了石岭沟金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化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石岭沟金矿属沉积—热液型金矿。

  • 标签: 金矿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成因
  • 简介:在本文中所提出的勘探准则就是能够确定在油田和油藏的周围介质中应力和应变所成的波形稳定的地质产物。地质产物的存在可认为是流体成因的有用矿产的聚集和保存过程稳定性的必要条件。首次的地震资料是在地质介质的基本地球物理性能的基础上以对石油和热液交代型金属矿床的普查作为单一方法的依据来解释的。

  • 标签: 地震资料解释 研究思路 成因 流体 矿藏 必要条件
  • 简介:非常规浅层生物成因天然气分为两个不同属性的系统。早生系统和晚生系统。早生系统呈毯状,天然气形成于储集层和烃源岩的沉积作用之后不久。晚生系统呈环形,在储层和烃源岩沉积作用与天然气形成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间隔。这两种天然气系统都以甲烷为主,并且都与非热成熟的烃源岩有关。典型的早生生物成因天然气系统在加拿大的艾伯塔北部大平原、萨斯喀彻温省和美国的蒙大拿州,其产层为白垩系低渗透储集层。主要产区位于艾伯塔盆地东南边缘和威利斯顿盆地的西北边缘。巨厚的白垩系储集层的区域沉积模式为:西部为非海相粗粒厚碎屑岩,东部为细粒海相岩层。下部储集层比上部粒度细,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相应地,下部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较高。上部和下部地层单元的剥蚀作用、沉积作用、变形作用和产量等特征均与以区域线性断层为边界的基底断裂有关。地化研究表明,天然气和同时产出的水是均衡的,且产出液年代较老,为66Ma(百万年)。早生天然气系统的例子还有威利斯顿盆地西南边缘的白垩系碎屑岩储层和丹佛盆地东缘的白垩岩。晚生生物成因天然气系统的代表是密执安盆地北缘泥盆系Antrim页岩。储集层为富含有机质的裂缝性黑色页岩。它也具有烃源岩的作用。尽管裂缝对于生产很重要,但与特殊地质构造的关系不明确。大量的水随着天然气一同产出。地化资料表明水为淡水,年代也较轻。目前的研究认为,过去生成了生物成因气,并且今后当冰川溶化成的水流入裂缝形成的排泄系统时,这种生气作用还将继续下去。晚生系统的例子还有伊利诺斯盆地东缘的泥盆系新Albany页岩和波德河盆地西北边缘的第三系煤层甲烷产层。两种生物成因天然气系统具有相似的资源演化史。起初,由于缺乏研

  • 标签: 天然气 非常规储层 生物成因 热成因 热成熟度 含油气系统
  • 简介:运用碳同位素、全油气相色谱、色谱-质谱技术对霍尔果斯地区油气原油样品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油气生物标志物与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油气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霍尔果斯地区原油轻组分与天然气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腐殖型特征,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的地化特征与白垩系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据此推断,该区原油主要来源于白垩系烃源岩,混有高成熟侏罗系烃源岩的轻组分,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原油 有机地球化学 油气成因
  • 简介:通过对钙质层产出特征的分析及目的层单个钻孔中钙质层的统计,指出钙质层为顺层产出断续分布的串珠状透镜体。产出的空间岩性界面位置为砂体的顶底部,粒度较粗分选较好的砂体,厚层砂体中发育的冲刷面。在层间氧化带中钙质层易出现在氧化带的顶底部,并在氧化带的前锋部位有聚集现象。后生蚀变过程中形成的钙质层和铀矿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联系。钙质层的形成基本可分为两期。

  • 标签: 构造演化 地球动力学 砂岩型铀矿 局部构造 成矿条件
  • 简介:苏伊士海湾含油气盆地以分布中一上中新统蒸发岩盖层为特征。野外及井下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岩盖层除含硫外,通常还包含两类生物成因的碳酸盐岩。一类为在低温静海环境下,由硫酸盐还原细菌对溶解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和对有机质的氧化作用而形成的生物同生碳酸盐岩;这类碳酸盐岩和元素硫往往局限于蒸发岩层序中,而与油气无成因关系,另一类为在低温环境下,由地下渗出的烃类与上覆中新统蒸发岩之间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生物后生碳酸盐岩。这类碳酸盐岩孔洞发育,通常含油气斑点,具有油气味,其δc13平均值(-7.8—27.2‰)比附近原油的δc13值(-28.1—29.3‰)重。这类碳酸盐岩在其它一些含油气盆地中也较常见,常被看作是微油气苗的一种标志,这暗示着地下深处存在潜在的油气藏。

  • 标签: 油气聚集 生物成因 碳酸盐岩 油气藏
  • 简介:本文对准噶尔盆地生物气~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简称"过渡带气")的成因及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气~过渡带气的成因为:(1)甲烷菌利用未成熟的侏罗系有机质生成生物气;(2)甲烷菌利用二叠系生成的原油降解生成生化甲烷气;(3)侏罗系有机质的力化学降解生成过渡带气.生物气~过渡带气的成藏条件:(1)储层发育,物性较好;(2)盖层较发育,封闭条件好;(3)早期圈闭有利富集生物气~过渡带气;(4)生物气~过渡带气的生成补偿与散失达到动态平衡.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生物气 过渡带气 成藏条件 含油气盆地 热解气
  • 简介:本文根据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结合四川盆地震旦系)古风化壳储层的资料综合分析编写而成。该类碳酸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形成期次多,空隙类型以深蚀孔洞、孔隙及裂缝为主。古岩溶形成的深蚀孔油。经历多期岩溶作用,是油气主要储集场所,孔隙主要是粒内溶孔。该类储层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古水文控制,呈层状或透镜状分布;裂缝主要形成于晚海西-印支期,而燕山 ̄喜山期的重新张开缝才是主要的有效缝,由裂缝及其连通的孔油形成的

  • 标签: 古风化壳 空隙类型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储集层成因
  • 简介:孔隙度和渗透率通常随埋深(热暴露和有效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深埋藏(>4km,约13000ft)的砂岩储集层都具有异常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特征。异常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可以解释为统计学上具有比己知岩性(组分和结构)、时代以及埋藏史和温度史的标准砂岩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在异常高孔隙度砂岩中,其孔隙度超过了标准砂岩次总体的最大孔隙度。异常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主要成因几十年前就已明确。然后,量化地下砂岩异常孔隙度和渗透率产生的影响过程和评价异常孔隙度、渗透率的可预测性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很少论及。本文的重点是关于异常高孔隙度3种主要成因的量化问题和可预测性问题。这3种成因为:(1)颗粒包层和颗粒环边;(2)烃类的早期富集;(3)浅层流体超压的形成。由于颗粒包层和颗粒环边抑制了碎屑石英颗粒表面石英生长过度的沉淀作用,所以阻滞了石英的胶结作用,并伴生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通常,与颗粒包层和颗粒款边有关的异常孔隙度的预测取决于多组经验数据的可利用性。在缺乏足够的经验数据的情况下,借助沉积模式和成岩作用构造中地质制约因素的方法,即保存有经济价值的孔隙率所需的包层的产状和包层的完整性。这些制约因素包括热史、砂岩颗粒大小和砂岩的成份。有关烃类聚集对储集层性质的综合效应说法不一。似乎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烃类进入储集层聚集后,部分胶结物(石英和伊利石)会继续沉淀。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钻井之前,综合运用盆地模拟与储集层性质模拟,可以量化烃类聚集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潜在影响。快速沉积的第三系或第四系砂岩提供了由于流体超压的形成而使储集层性质保存完好的典型例�

  • 标签: 深埋藏砂岩储集层 异常高孔隙度 渗透率 成因 预测 油气地质
  • 简介:中泥盆统由西南部PinePoint延伸至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北山麓之下的Presqu′ile障壁岛的中、晚期粗晶交代白云石伴随着异形白云石胶结物形成了一个广泛分布的成岩相带,分布在加拿大本土的西北部和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北地区以及在PinePoint地区的密西西比型矿床的围岩层中,这些白云石构成了烃类储层,反之则为致密灰岩。粗晶交代白云石和异形白云石胶结物是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因为它们交代了块状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并且连续穿过Watt山组不整合面、晚期缝合线和早期交代白云石以及叠加在硫化物的结晶之后,交代和异形白云石的δ18O值沿Presqu′ile障壁岛上倾方向向东增加,在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北部的地下深处为—16‰PDB,在PinePoint为—7‰PDB,而异形白云石流体包裹体的相应均一温度由178℃变化到92℃。粗晶和异形白云石的87Sr/86Sr值沿Presgu′ile障壁岛向东由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北部地下的0.7106降低到PinePoint地区的0.7081,这些地球化学趋势表明了热液,放射性成因的白云石化流体向东沿Presqu′ile障壁岛上倾方向在盆地范围内迁移的可能性。如此大规模流体运动很可能与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的构造挤压和沉积负载有关,这种运动至少有两期:在晚泥盆和早石炭世时期的早期埋藏期间和晚休罗和早第三世时期?

  • 标签: 加拿大西部 盆地沉积 白云岩 热液成因 包裹体 同位素组成
  • 简介:通过利用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技术对西非刚果盆地下白垩统同期断陷湖相页岩的分析,描述了烃源岩的品质并识别了有机碳最丰富的层段沉积作用引发的原因。该套层序下伏层为活动裂谷沉积剖面,沉积于断层作用和沉降作用活跃期间;上覆层为晚期裂谷沉积剖面,沉积于断层作用和沉降作用减弱期间。整个活动裂谷硅质碎屑页岩沉积剖面的总有机碳(TOG)含量平均为2%-3%(重量百分比)。其中晚期裂谷剖面下部的泥灰岩为6%,上部的三角洲页岩为1%-2%。活动裂谷页岩中的有机质由Ⅰ型和Ⅲ型混合干酪根组成。晚期裂谷泥灰岩中的有机质为纯Ⅰ型干酪根,晚期裂谷三角洲页岩中的有机质为Ⅰ型和Ⅲ型混合干酪根。氧化还原标志物表明,在活动裂谷剖面和晚期裂谷剖面下部的沉积作用期间,深湖为相对还原的环境。因此,还原作用的增强没有促进有机碳最丰富的烃源岩的沉积。晚期裂谷沉积速率降低并不能说明总有机碳含量的全面增加以及有机质类型的变化。丰富的烃源岩与高有机质产率和化学沉积有关,表明溶解的有机质成分,包括有利于藻类生长的营养物流入断陷湖是关键。我们认为与晚期裂谷有关的还原环境,对于植物成因碳向土壤碳酸盐的转化并最终进入断陷湖的有效循环,以及对于加强化学风化作用及营养成分的注入是必不可少的。

  • 标签: 裂谷地层 湖相烃源岩 刚果盆地 沉积作用 地层学变化
  • 简介: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通过钻探获得的地球外壳特征的特殊发现,它不仅具有深刻的科学意义还对支持这个研究项目的国家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这些科学结论属于两个方面:(1)地质环境中大量商业生产烃类堆积的发现,这是很不寻常的(至少在美国是这样);(2)用化学、细菌学、古生物学方法研究确定它的来源。

  • 标签: 第聂伯-顿涅茨克油气田 油气无机成因 油气勘探 原油古生物学 石油细菌学 上升氦
  • 简介:我们根据美国密执安盆地泥盆系黑色页岩——Antrim页岩产出的天然气的丰富资料详细研究了固一气一液系统中相关化学组分和同位素成分的变化,据此可以鉴别微生物成因气和热成因气。在Antrim页岩中,有经济价值的微生物气藏位于盆地边缘附近。在那里,页岩的热成熟度比较低,而且有淡水渗入渗透性裂缝网络。微生物成因气最明显的证据是甲烷和伴生水中的氘同位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沿着盆地边缘,尽管乙烷和丙烷的浓度不断降低,但其中的^13C仍呈规律性富集,这表明这些热成因气组分发生了微生物氧化作用。微生物氧化作用不仅反映了乙烷的8^13C值的变化,而且也部分反映了气体组分的地理分布,因为乙烷和高链烃容易被微生物氧化。这种氧化作用可能是一种厌氧作用,其中包含甲烷微生物和硫酸盐还原茵之间的互养关系。将此项研究成果综合成一个预测模型,以便根据气体和伴生水中的关键地化指标进行微生物成因气的勘探。微生物成因甲烷的一个明显标志是水和伴生CO2气体中溶解无机碳(DIC)的碳同位素值特别偏正。相反,甲烷的δ^13C值只适用于δ^13C值介于典型的热成因气和微生物成因气之间的储层。此外,同位素和组分都发生了微生物氧化作用,从而使^13CC1,C2,C3值增大到典型的热成因值范畴,因此可能模糊了甲烷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之间的界限。

  • 标签: 伴生 热成因 泥盆系 沉积盆地 同位素 溶解无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