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效应用于油气勘探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测井新方法.为了测量震电信号,搭建了模拟测井实验环境,设计了信号发生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流体空隙介质的岩石样本中,确存在由声波所激励出的震电信号.分析实验所得波形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结果,针对试验中所包含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 标签: 震电信号 测井实验 发射电路
  • 简介:通过对比分析潜泵排水工艺实施前后天东90井排水幅度、井底流压下降速度及邻井水气比变化情况,评价了广东90井潜泵排水实施效果。天东90井实施潜泵排水后,排水量最高达到450m^3/d,高于正举,反举,略高于增压正举排水,与增压反举措施排水量相当。同时,井底流压下降速度高于周边气井,说明实施潜泵排水措施初见成效。图2表3参2

  • 标签: 天东90井 电潜泵 排水 水气比 压降速度
  • 简介:电阻率测井已经成为页岩气测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有机质碳化以及页岩的形成环境均会导致电阻率测井方法在评估总有机碳含量(TOC)上出现偏差。针对页岩成熟度对页岩气测井电阻率的影响,采用X衍射、有机地化测试及岩石学参数测试等手段,建立了页岩成熟度与性特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川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具有超高的成熟度,当页岩TOC>1.5%时,页岩沉积为强水动力条件,页岩成熟度随TOC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页岩的碳化现象导致电阻率降低,TOC与电阻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川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电阻率测井和电磁法勘探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 标签: 海相页岩 成熟度 电性特征 龙马溪组
  • 简介:电磁法是识别四川盆地优质页岩储层的有效手段,而岩石电阻率是其进行“甜点”预测的重基础之一.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孔渗测试、电阻率测量等手段确定龙马溪组页岩在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成岩过程,并讨论成岩作用对岩石性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处于晚期成岩阶段,成岩作用通过控制页岩孔隙发育特征,进而控制岩石的性特征.龙马溪组上段浅水陆棚主受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影响,造成样品呈高电阻率、低孔隙度和低TOC含量的特征,龙马溪组下段深水陆棚主受生烃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造成样品呈低电阻率、高孔隙度和高TOC含量的特征.研究结果为川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性特征变化规律提供了地质意义,也为川南龙马溪页气储层的测井解释和法“甜点”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 标签: 成岩作用 页岩电性特征 沉积环境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龙马溪组
  • 简介:川北地区长兴组储集空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溶蚀孔洞比较发育并且非均质性很强,常规测井在该地区的测井评价具有局限性。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对于复杂岩性储层,特别是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测井评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川北地区长兴组储层裂缝、溶蚀孔洞的评价,总结出了成像测井资料定性识别裂缝和孔洞的方法。对该地区3口井长兴组储层进行了缝、洞定量计算及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和取心资料以及其他成像测井资料如DSI、CMR、MDT等对该3口井进行了测井综合评价。试油结果进一步证实,成像测井资料在该地区礁滩储层缝洞评价中的可靠性。

  • 标签: 电成像测井 裂缝 溶蚀孔洞 定性识别 定量计算 综合评价
  • 简介:相国寺储气库为西南地区首座地下储气库,在其运营成本中,动力费占比达55%,主要耗能设备为驱式压缩机。为降低该储气库运营过程中的用电成本,通过分析相国寺储气库运营成本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用电成本影响因素为压缩机功率和电价,其中影响压缩机功率的主要因素为机组压比和单机排气量。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立注气期压缩机经济运行的优化模型,形成利用电价峰谷差错峰运行压缩机组的优化建议方案,可节约用电成本。经动态模拟计算验证,按优化方案运行机组,上游管网的压力波动范围介于0.2~0.4MPa,上游管段的压力变化均在设计压力之内,优化方案可行。通过现场试验,管网压力波动与计算结果一致,在注气量800×104m3/d时,日节约电费3万元,可以为储气库实现“低成本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 标签: 储气库 压缩机注气 运营成本 机组压比 单机排气量 错峰运行
  • 简介:文中给出了一种试验方法,用于同时测量1MHz频率下超声波速度的应力依赖性和不排水弹性刚度张量(undrainedelasticstiffnesstensor)以及100mHz—10Hz频率范围内复电导率张量(complexconductivitytensor)的分量。试验采用的样品是采自海因斯维尔组页岩的柱状岩心(孔隙度大约为0.08,除去了束缚水,粘土含量大约为30—40wt%,以伊利石为主)。试验在受控的围压和孔隙流体压力下进行,即代表原地储层条件的差异压力状态。采用独立的采集阵列(压电水晶和不极化电极)开展定向测量,这些阵列在岩心样品外表面上按方位排列,层理面与柱状岩心样品的轴向一致。采用高分辨率示波器(oscilloscope)记录超声波波形,采用配备有精度为0.1mrad阻抗分析仪的四电极采集系统记录复阻抗谱(compleximpedancespectra)。分别在排水和不排水的条件下,按照完全饱含水状态下的加载和卸载顺序重复开展试验。测量结果显示,超声波速度和复电导率具有高度的应力依赖性,这可归因于样品内裂隙的开启和闭合。利用这些数据估算了岩心样品的各向异性性和弹性的有效压力系数,对于弹性和性而言,所得的有效应力系数都小于1。在裂隙闭合后,性和声波的有效应力系数还会更小。对于复电导率张量分量而言,其各向异性比(anisotropyratio)大约是30,而刚度张量的压缩分量(C11/C33)的各向异性比只有2。

  • 标签: 同时测量 水弹性 电性 载荷条件 页岩 有机质
  • 简介:含气性参数是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在2014年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页岩气资源与储量计算的评价技术规范》后的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龙马溪组一段—五峰组页岩气勘探中,发现计算含气性参数时存在3个突出问题:①对于中低电阻率(10~50Ω·m)的优质页岩气层,利用电测井信息求取含气饱和度会出现严重偏小的状况;②用等温吸附实验直接计算地层吸附气量会出现较大正偏差;③如何有效区分总含气量中的游离气和吸附气。因此,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在对高阻和中低电阻率页岩气层、极低阻页岩层性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解析各类页岩气储层测井电阻率的影响因素,改进形成了适应该区的含气性测井评价方法技术。结果表明:①利用中子、密度孔隙度及其差值等非法测井信息计算游离气饱和度,避免了传统计算方法导致的偏差,尤其对于中低电阻率页岩气层,具有更加显著的应用效果;②基于岩心实验刻度求取吸附气及游离气含量的计算方法,避开了电信息等非相关性因素的直接影响。

  • 标签: 页岩气 导电主控因素 含气饱和度 游离气 吸附气含量 计算方法
  • 简介:“油井措施管理系统”共分4大模块:(1)工技施工、方案报表统计汇总;(2)作业部表报统计汇总;(3)作业施工总结验收;(4)作业施工总结成果浏览、打印,其中工技施工、方案报表包括:异常井管理、方案发放、剩余管理、完工、验收管理、两率分析、措施效果等功能。共计6大类、12种图表、69种报表:分全部井、抽油机井、电泵井、螺杆泵井;作业部报表包括:日、旬、月、年作业施工方案的分项完工、验收、工作量、时效分析、各项指标汇总等功能。共计5大类、42种报表(分全部井、抽油机井、电泵井、螺杆泵井)。

  • 标签: 管理系统 油井 施工总结 抽油机井 螺杆泵井 施工方案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连续监测水驱动态数据的方法,这些数据可以是单井数据、井组数据或者整个油田的数据。通过注水进行非混相驱的效率取决于许多参数,包括流度比、纵横比和非均质性指数。累积水油比(在本文中叫做CWOR)可以作为评价水驱效率的无因次参数。为了得到这些控制参数的标准范围,进行了以模拟为基础的研究(包括这些因素的重复组合)。估算了CWOR的预计范围(从1.5到50以上)。此外,检验了不同油藏给定条件下的瞬时WOR(IWOR)与CWOR的上升趋势,可以把这些趋势作为测量水驱效率与预计的渐近水平的监测工具。本文提出了这样一种方法,即通过比较IWOR与CWOR的无因次曲线估算油藏非均质性指数。

  • 标签: 水驱油藏 油藏管理 管理方法
  • 简介:辐射环境保护与我国的核工业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我国的核工业从起步选址、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都进行了极其严密的科学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影响论证。迄今为止,很多厂选址的成功无不叫人佩服老一辈核科学家的远大卓识。正因为核工业厂矿的合理选址和到位的污染控制措施,核工业运行40余年来对我国辐射环境及公众造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核能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被确认为一种清洁干净的能源。回顾我国核辐射环境保护所走过的历程,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环境评价重要性以及意义的认识,作为一支辐射环评专业队伍,我们将努力致力于辐射环境保护和为公众健康而努力。

  • 标签: 辐射 环境影响 管理 环境评价
  • 简介:地球物理技术除了用于油气勘探之外,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十几年来,时移地震已被证实可成功用于优化油田开发策略。最近,时移地震出现一个新的趋势——高频度油藏监测,即优化短期和长期油田管理。本文介绍了Shell为应对高频度地震监测如何降低费用所做的工作。比如在海上,可以通过新型检波器和更有效的地震船降低费用;在陆上,通过新观测设计、光纤DAS电缆、稀疏观测系统和可移动地下震源降低费用,减少采集脚印。

  • 标签: 高频度地震监测 油藏主动管理 采集设计
  • 简介:1999年完成了埃及苏伊士湾0ctoberJNubia油藏的多学科深入研究。虽然与苏伊士湾石油公司的其它油田相比,Nubia油田较小(只有7口工作井,原始石油地质储量为1.32亿bbl),但是,这项研究工作证明是很有价值的,找出了3个开发远景区块,对它们均巳钻开发井,日产油量增加6000bbl,石油储量增加660万bb1。多学科研究组建立了一个综合3—D可视化油藏特性模型,该模型是了解油藏体积和动态的优秀模型。它为在3—D背景下了解流体穿过断层运移的特征提供了所需工具。构造分析从重新解释全油田3—D地震数据集开始。然后往构造模型中输入岩石物理参数,以便生成油藏特性模型。大范围的油藏动态制图,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油藏内的流体流动状况和识别未波及产层的面积。例如,对14个油组绘制的含水率图有助于确定水浸的主要通道。该油藏为一个倾斜断块,面积为750英亩。产层为石炭纪Nubia砂岩,平均产层总厚度为600ft,产层有效厚度为357ft,孔隙度为23%,渗透率在lD范围之内。这个油田具有相当强的天然水驱,这有助于保持油藏压力高于泡点压力。即使据预测该油藏中的原始石油地质储量的采出程度巳达到48%,但是通过开展3—D油藏描述和油藏管理研究,找出了3个水区波及效果差的区块。据估算,对3个远景区块进行钻探,可增采900万bbl风险加权储量。此外,详细的油层动态分析有助于确定现有井的射孔和波及作业方案,由此可增采300万bbl原油。所建立的油藏特性模型和所编制的油藏开发方案对在今后几年里管理该油藏是大有稗益的。

  • 标签: 3-D地震 油藏描述 油藏管理 孔隙度 石油储量
  • 简介:通过水驱保持压力是加利福尼亚许多油田的重要采油工艺。大部分这些浊积砂岩油藏含有非均质严重的地层,这些地层受到了砂岩和页岩交互层以及粘土含量的严重影响。这种非均质地层的典型特征是常常出现高渗透薄夹层(起漏失层的作用)。在注水井或采油井中机械或化学封堵这种高渗透层是水驱管理的目标之一。

  • 标签: 识别方法 水驱 管理 R曲线 非均质地层 图形
  • 简介:本文回顾了以往10年在北海挪威海域开展的一系列区域盆地模拟研究,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工作。所调查的这种模拟方法是对控制含油气系统的盆地作用进行全定量模拟,这些作用就是源岩成熟、源岩排烃并进入输导层、输导层内的二次运移以及圈闭的充注一溢出一漏失。在过去10年,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数据综合技术的能力提高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最重要的是提供了重复利用和不断更新现有盆地模型的机会,这是有关研究方法取得成功的关键。文中讨论了这种做法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论述了这种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并以挪威30/8、30/12和特罗尔东部区块为例进行了说明。

  • 标签: 盆地模拟 源岩 圈闭 定量模拟 含油气系统 海域
  • 简介:为了改善全球油气勘探生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壳牌集团近年来在大多数业务单位引进了一种称为“机会漏斗”的直接业务管理流程,同时开发了若干种有利于采用这一流程的简明标准方法。试验这一流程的样板项目是由负责开拓新区业务的壳牌勘探和生产组织完成的。采用这种流程需要围绕工作程序和现行策略在文化和组织方面建立这种机构。引进这一流程以来所获得的初步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 标签: 壳牌集团 投资组合 业务管理流程 生产项目 风险管理 生产投资
  • 简介:经过多年探索,国内石油企业与外企石油公司合作已呈现出较为成熟的状态,合作开发业务日益频繁。2012年,壳牌公司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ZT合作区块进行开发生产。生产实践发现,国外石油公司的开发管理技术有别于川内传统石油企业。通过梳理壳牌(ZT)对外合作区块组织管理模式,对比采气场站标准化建设、数字信息化建设及采气工艺异同,总结壳牌公司开发管理经验,结合国内采气场站运行现状,提出相关生产管理对策建议。

  • 标签: 壳牌 对外合作 开发管理 ZT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