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出现了事先担心腐蚀问题。决定在井口安装试件并且进行测量以便观测防腐效果。因此,自从开始注CO2以来,就在H145井井口安装了试件。在注气期间腐蚀速度非常低(表10)。通过向环空中添加防腐剂能够达到防腐目的。后来,防腐剂添加量从50升/周到1升/日稳定用量,这一用量相当于浓度为22ppm。3个月后停止批量注入防腐剂。采取这一步骤加快了腐蚀速度。因此把防腐剂浓度增加了一倍。

  • 标签: 油田注气 先导性试验 井口 腐蚀速度 防腐效果 CO2
  • 简介:在储层砂岩和页岩岩样上进行了许多模拟正常压实、不平衡压实、流体膨胀和超压构造机理超声波试验。通过瞬时波形属性变化研究了速度变化和不同应力通道对发射超声波脉冲影响。在所有的试验中,地震速度和不同应力之间相关与Eberhart-Phillips经验关系吻合得很好。在这些试验中首次建立了差压和几种瞬时地震属性之间正面关系。得到结果证明,也能够把差压和地震速度之间众所周知经验关系应用于许多地震属性。通过用地震属性和地震速度变化,能够预测差压。

  • 标签: 地震属性分析 试验 波形 超声波脉冲 速度变化 经验关系
  • 简介:本文研究了均质介质中分子有效扩散。制作了一个测量非胶结填砂模型中分子有效扩散系数试验装置,该装置使我们能够在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取流体样品。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流体样品以便确定浓度;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分析这些数据以便计算分子扩散系数。

  • 标签: 有效扩散系数 试验研究 孔隙介质 分子扩散系数 气相色谱法分析 试验装置
  • 简介:普鲁德霍湾主力产层最上面200英尺是中等渗透、高有效厚度与总厚度比河流砂岩,该砂岩含有许多薄不连续页岩。目前正在采用水驱和混相气WAG对大部分这些层段进行开采,自从1977年以来,采用重力泄油工艺对层带4上倾第三层进行了开采,该层是开采程度很高层段。

  • 标签: 普鲁德霍湾油田 先导性试验 工艺 EOR 开采程度 有效厚度
  • 简介:②与LaVentana储层原油有极好相互关系(C10~C25包络线相同),与Cuyana盆地原油标准地球化学性质有一般相互关系。

  • 标签: 试验项目 MEOR 储层 先导性 阿根廷 水驱
  • 简介:1井深:气举反循环钻井可以满足2000~2500米以内井段施工。2井型:直井,或定向井稳斜段钻进。3井眼尺寸:适合241.3~152.4毫米井眼钻进。其中152.4毫米井眼,上部在井口要有244.5毫米套管不少于400米,以便下入复合钻具。

  • 标签: 反循环钻井 试验井 复合钻具 定向井 井眼 钻进
  • 简介:随着大牛地气田不断开发,地层压力逐渐降低,部分低压低产井因井筒积液导致井口压力低于管网输气压力,很多气井面临间歇生产甚至水淹停产。为维持气井生产,现场通常采用站内地面放空方式来扩大生产压差,提升气井激和能量方式来排出井筒积液。但放空方式带来了天然气浪费,并污染了环境。大牛地气田开展同步回转采气工艺试验,旨在解决低压低产井生产问题和减少天然气排放。从同步回转采气工艺介绍、工艺适用条件、试验选井依据、工艺制度制定及优化方法、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该项工艺后期应用和气田部分气井负压开采提供了工艺技术支撑。

  • 标签: 同步回转 采气工艺 应用条件 制度优化 负压开采
  • 简介:十一、筛选未来CO2非混相驱项目的思路Petrotrin确定了适合进行CO2非混相驱13个陆上油藏,这13个油藏潜在原油资源量为3×10^8桶。根据地质和综合筛选标准筛选了这些油藏。但是,可以用从这4个CO2驱项目比较分析中得到经验和教训确定Petrotrin油藏新CO2驱项目的选择标准。

  • 标签: CO2驱 试验项目 非混相驱 先导性 筛选标准 选择标准
  • 简介:阿曼石油开发公司(PDO)采用欠平衡钻井(UBD)技术要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他们偶尔在一些项目中采用该技术,但直到最近才得以实际应用。尽管UBD带来效益在北关已被广泛接受,但由于种种原因它至今尚未在国际上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在面对直观“难以确定”利益方面此技术难以证明增加钻井成本合理性。在缺少有关增产具体生产数据时,资产经理和油井设计人员尤其很难证明其合理性。阿曼石油开发公司着手集中进行一次会战来试用UBD,并且评价它作为可使用技术适用。此次会战引进了一项“实现零成本”法,2002年6月开始钻井。在赛赫劳尔油田,油井把欠压产层作为目的层要在7-in主衬管外钻成注采成对五腿柱井。这些油井通常都是用电潜泵完井。在赛赫劳尔油田UBD项目的工程技术中着重执行资产管理班子下达避免油层损害指令。就这样,选择了相应设备并且研制了一套方案,即通过同心套管注入油田气来确立UBD条件。因此项技术是新近才再次引进,所以在钻探第一口井时采用了循序渐进法,而且最终显示了UBD效益。就评价其技术适用而言,钻井后引流试验证明它非常宝贵,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油层中相距约200m(762ft)相临井产量明显增加。各种设计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一般都认为SR153井结果是成功

  • 标签: 阿曼油田 现场试验 欠平衡钻井 常规钻井 产量 机械钻速
  • 简介:井间示踪试验在石油工业中应用正日益变得重要起来。此外,井间示踪试验还被证明是研究流动特征和储层性质,从而控制气、水驱替过程有效工具。示踪数据也已被用来减少曾被认为是井间连通、纵向和横向流动以及残余油饱和度所造成不确定因素。

  • 标签: 示踪试验 井间连通 石油工业 应用 残余油饱和度 储层性质
  • 简介: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平板静载荷试验在复合地基检测中应用,并对试验方法、最大试验荷载量、压板规格以及承载力取值原则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平板试验 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质量检测
  • 简介:水平井水窜段封堵涉及2个主要方面:第一,用地质物理方法确定水窜段不一定准确。水充满了整个水平井段,所以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复杂;第二,水平井段出水段封堵过程相当复杂。按传统工艺注入普通快速凝固剂(聚合物、树脂、水泥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为不能避免水平井段内有残存堵剂。

  • 标签: 水平井段 科学研究院 水窜 封堵 试验 石油
  • 简介:在斯诺雷(Snore)油田,已对低矿化度(低盐度)注水提高石油采收率(IOR)进行了评价。为了测量注海水之后和注低盐度水之后剩余油饱和度,进行了岩心驱替实验和单并化学示踪剂测试(SWCTT)现场试验。在油藏和低压条件下进行实验室岩心驱替实验,使用了从斯塔夫乔(Stafiord)组上段和下段以及伦德(Lunde)组采集岩心材料。通过注入经过稀释海水,斯塔夫乔组岩心大约多采出了2%原始石油地质储量(OOIP)。在随后NaCl基低盐度注水中,也采出了类似数量原始石油地质储量。同样趋势在高压和低压实验中也可以观测到。对伦德组岩心低盐度注水,没有发现明显响应。无响应通常出现在碱性注水中。SWCTT现场试验是在斯塔夫乔组上段进行。先后测定了注海水后、注低盐度海水后以及注新海水后平均含油饱和度;同时没有发现剩余油饱和度有明显变化。注海水后现场测得剩余油饱和度数值与早先特殊岩心分析(SCAL)实验数据一致。岩心实验三次低盐度注水测量结果与SWCTT一致。这两项测试均表明低盐度注水仅有很小效果或没有效果。这些业已表明,低盐度注水对于所有含油泥质砂岩地层都有提高石油采收率潜力。从本项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初始润湿状态是影响低盐度注水效果关键特性。

  • 标签: 注水效果 岩心分析 驱替实验 现场试验 低矿化度 油田
  • 简介:为了弄清Fortescue油田几何形态和流体连通情况,使用了波动试验技术。试验资料证明,高连通性需要压力干扰非标准分析。另外,合理测试计划、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弄清油藏边界。大多数由波动试验所推断构造,均被后来该地区三维地震测量所证实。这些试验结果及从中获得知识都已用于Fortescue全油田模拟模型,这些工作是油田持续衰竭研究中一部份。

  • 标签: 波动试验 油藏边界 油藏描述 测试计划 非标准分析 三维地震
  • 简介:本文分析了流体诱发微地震活动时间分布,同时显示了从这种地震活动速率中可以提取哪些油藏和震源信息。我们假定流体注入诱发微地震事件是由孔隙压力张驰扩散作用引发。我们改进了有关流体诱发微地震活动速率现有公式,这是在上述假设基础上进行。由此导出了一个方程式,它根据震源和油藏参数描述了微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然后我们提出,为了描述流体注入停止后所诱发地震事件时间分布,可以将描述天然余震发生频率著名Omori定律应用于由流体诱发微地震。即使在地震学中,Omori定律特征P值控制参数仍在探讨中。本文为流体诱发地震活动确定了P值控制参数,并指出哪些震源和油藏参数可以由P值分析重建。最后,我们将本文提出理论应用于合成数据集和FentonHill(1983)实际数据。

  • 标签: 地震活动性 油藏描述 诱发 地震活动速率 受激 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