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太古界潜山油气藏已经成为未来勘探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太古界的地震资料处理还处于空白状态j本文通过对桩海地区太古界资料的成像条件、地质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的详细分析,介绍了桩海地区太古界的一些成像特点,为以后开展太古界的勘探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成像条件 地质特征 地震反射特征 太古界
  • 简介:高精度地震勘探在隐蔽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桩海地区特殊的地表地质条件和复杂的油气藏类型,高精度地震勘探在地震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技术方面形成了关键技术,地震采集针对地表条件设计和改进观测系统,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围绕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资料解释侧重如何突出微幅构造、地质体和进行储层预测,高精度地震勘探效果明显。

  • 标签: 高精度地震 地震采集 数据处理 资料解释
  • 简介:一前言自从前苏联解体之后,大里海地区已探明油气资源的开发和油气勘探已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得益于广阔的面积和悠久的石油开采历史,大里海地区吸引了大大小小众多的石油公司。但由于前苏联和西方国家所采用的储量计算方法不同,因此这个地区的探明和潜在油气储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管从经营还是从政治的角度讲,提高油气储量数字的准确性对于决策都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油气储量 里海地区 世界能源 评价 石油公司 油气勘探
  • 简介: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碳酸盐岩储层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为储集空间构成、储层与非储层配置关系和储集能力等方面。研究表明,岩性是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的基础;早期的溶蚀孔隙和潜山内幕储层与多级不整合面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深埋藏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次生孔隙的后期溶蚀及太古界与下古生界统一油水界面和二者相同的溶蚀特征的形成具重要影响;构造运动和埋藏溶蚀作用则能够合理解释下古生界古潜山带“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分布特征及下古生界井段泥浆放空与标准风化壳模型中的孔隙度模式不匹配情况;地层条件下压力和温度对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导致研究区白云岩储集能力远高于灰岩。

  • 标签: 储层 非均质性 碳酸盐岩 下古生界 桩海地区
  • 简介:运用古地磁厘定油气成藏时限是一种新的岩石地球物理方法。对采于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的6块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交变退磁实验。分离出2个正极性分量:A分量(10~30mT)是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B分量(30~60mT)是新生代烃类流体与下古生界碳酸岩储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288.95°E、73.58°N。参考华北地块新生代古地磁极移曲线,推定本区下古生界古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时限为晚第三纪中新世早期(14~18Ma)。这种新方法在中、新生代油气藏成藏时限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古地磁 成藏时限 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藏 桩海地区
  • 简介:引言我们赞同Osborne和Swarbrick(1997)在《重新评价沉积盆地产生超压机制》一文中的大多数结论。要充分认识沉积盆地的超压,仍需做许多工作;然而,

  • 标签: 评价 沉积盆地 超压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