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mingSystem),以其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对经典大地测量学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与物化探测量相关的控制测量及测网布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通过一个物探项目中GPS测量整体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过程,针对GPS控制测量、RTK测量、手持GPS测量几种作业方法的探讨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概括总结了GPS技术应用于地勘项目的若干特点。

  • 标签: GPS定位 RTK技术 物化探测量
  • 简介:本文分别介绍了客土种植、钻孔种植穴种植这两种传统的裸露岩质边坡修复技术,以及生态植被袋护坡、团粒客土喷播这两种常用的新型裸露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并阐述了它们生态修复的特点。在北京门头沟军庄某废弃石灰石采石场内的裸露岩质边坡,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生态修复试验,根据岩质边坡坡度、表面破碎程度等不同特性,分别采用了客土种植、钻孔种植穴和生态植被袋护坡、团粒客土喷播这四种生态修复技术,并得出了相应的生态修复成果。在试验结论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这几种在北京地区常用的岩质边坡修复技术的适宜性和经济性。

  • 标签: 裸露岩质边坡 传统生态修复技术 新型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试验
  • 简介:西藏多龙矿区位于特提斯成矿域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目前区内已经探明了多不杂等五处超大型斑岩铜矿,并发现拿顿等多处铜矿(化)点,通过对已知矿体成矿规律研究,进步探讨、圈定找矿靶区,以期获得新的重大找矿突破.

  • 标签: 西藏多龙矿集区 斑岩铜矿 找矿靶区
  • 简介:通过施工钻孔研究,结合周边资料,对王勘查区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研究区构造对含煤建造、煤层厚度和煤炭资源勘探的影响,认为构造对煤层的形态和分布有控制作用,区内断层对煤层具有破坏作用,下步勘查工作可加强本区断层的研究。

  • 标签: 构造特征 煤层 断层 王集勘查区
  • 简介:塔深1井是世界上第一口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超深科学探井。根据岩性、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对该井储层特征进行的研究,不仅对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而且在理论上对石油地质学和沉积学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研究结果不仅可能在油气勘探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也可能给石油地质理论带来创新。

  • 标签: 塔深1井 寒武系 超深储层 储集空间
  • 简介:在分析新矿井二含水的动态特征、富水性,以及二含与一含、三含和基岩之间的水力联系的基础上,对二含富水性进行了分区,提出了木源地的开发和水源井合理布置建议。

  • 标签: 二含 动态特征 水源地开发
  • 简介:长期以来,在淮南煤田煤炭勘查中,对上石盒子上部煤层勘查重视程度不够,分析、对比与评价不足,本文以潘煤矿外围煤炭勘查实践为例,详述了区内上石盒子组上部可采煤层发育特征,评价了上部煤层的可采性、稳定性,估算了各可采煤层的煤炭资源量,旨在为淮南煤田今后的煤炭勘查提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潘集煤矿外围 上石盒子组上部 可采煤层 发育特征
  • 简介:位于铜陵矿区南部的茗山石英二长闪长岩是本区"五通组"以下早古生代地层中开展"第二成矿空间"找矿的"窗口",本文通过对该岩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主要特征与铜陵地区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相同,应是矿区岩浆成矿系统的一部分,进一步开展岩体含矿性及其深部与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部位的矿产勘查对于指导铜陵矿区的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茗山岩体 地球化学 部找矿 铜陵矿集区
  • 简介:矿区1988-1989年施工新生界下部含水层的水文地质验证孔,对其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淮南潘地区的土壤、农田、水利及农作物特点与河南的试验成果类比,同时对其盐,碱度等指标进行计算,并与有关国标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初步分析成果及进一步试验研究工作的设想。

  • 标签: 环境影响 总盐量 盐度 碱度 水质评价指标
  • 简介:论述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简述了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金矿资源梗概并与区内进行了对比;从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化探异常资料出发,分析了区内金矿的成矿远景,指出区内是新疆寻找穆龙套型金矿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进而提出5个找矿远景区.

  • 标签: 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 穆龙套型金矿 成矿特征 远景分析
  • 简介:巢湖地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页岩XRD衍射分析表明,页岩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和石英组成。根据沉降法获得石英等脆性矿物平均含量约为67.8%,黏土矿物平均含量约为25.12%。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微观孔隙结构观察,发现页岩的孔隙主要有4种类型,即粒间孔隙、粒内孔隙、裂缝孔隙和溶蚀孔隙。其中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大量发育,它们是页岩气的重要的储空间;裂缝孔隙发育良好,是页岩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页岩成分和结构之间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页岩中石英等大量脆性矿物的存在,有利于页岩中裂缝的形成;而黏土矿物的存在,不仅能增加有机质含量,并且有利于页岩气的储。综合分析认为,巢湖地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页岩具有较好的储性能。

  • 标签: 下志留统高家边组 页岩气 储集性能 安徽巢湖地区
  • 简介:结合北京市采矿废弃地土壤地质环境情况,选取密云区西坨古金矿尾矿土、密云区冯家峪铁矿尾矿土和门头沟区桑峪煤矸石堆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修复研究。共开展4种类型的修复试验,即选用高羊茅、紫花苜蓿和三叶草3种修复植物分别进行修复,同时与板蓝根、桔梗、波斯菊和薄荷等中草药进行混合种植修复,在植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集样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4种修复类型中,高羊茅对金矿尾矿土中Pb、Zn、Cr、Cd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达到18.10%、14.57%、13.81%、18.12%;混合种植对铁矿尾矿土中Cr、Ni、As、Hg去除率达到4种修复类型的最大值,分别为14.81%、9.80%、37.25%、50%。三叶草对煤矸石修复效果最好,对Cr、Pb、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5.65%、37.15%、15.15%、20%,是4种修复模式去除率的最大值。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比4种修复模式对采矿废弃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均发现有去除率先升后降的现象,因此可对修复植物的进行定期收割,为提高植物吸附土壤重金属的效率,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 标签: 采矿废弃地 植物修复 去除率 修复模式 生命周期
  • 简介:本文对铜陵矿区的landsat7ETM+。感影像进行综合分析,获取影像波谱特性,运用波段比值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利用彩色密度分割得到蚀变异常图像,清晰显示铜陵矿区的成矿有利区域。并对。感解译结果和铜陵地区地质构造与现有矿点对比,验证提取结果。圈定的11个成矿有利区域中:3个A类区蚀变信息明显,具备有利成矿条件,成矿潜力巨大;4个B类区蚀变信息中等,具备有利成矿条件,具有一定成矿潜力;4个C类区蚀变信息离散,成矿条件不明显,具有成矿可能,但是潜力不大。

  • 标签: 遥感 蚀变信息 主成分分析 地质解译
  • 简介:首都周边的燕山-太行山区是我国著名的矿区,矿业活动是该区最主要的人类工程活动和生产活动,遗留下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造成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内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生态涵养功能退化,同时也是下游京津冀主体功能区大气污染、水土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是影响京津冀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隐患.本文在充分研究京津冀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精细化调查,编制首都周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首都周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工程,拓展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京津冀地质环境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平台.

  • 标签: 京津冀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治理思路
  • 简介:研究区为弱磁异常区,查明隐伏岩体的赋存状态是进行深部找矿潜力分析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垂向一阶导数ΔThz与水平方向导数模ΔThs进行参数变换,即航磁ΔT化极斜导数M=atan(ΔThz/ΔThs)来突出隐伏岩体引起的弱磁异常。依托正在实施项目中的物化探及ZK31、ZK32钻探成果,结合以往的区域物化探推测成果对斜导数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内隐伏岩体的分布规律,桥头扬岩体的中心部位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岩体呈“漏斗”状,下延深度有限。在研究区西南部的高山疃地区圈定了一个隐伏岩体,规模较大,且与凤凰山岩体存在同源的可能。认为在高山疃地区深部是寻找铜金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矿区其它弱磁异常区进行隐伏岩体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弱磁异常区 隐伏岩体 找矿潜力 航磁ΔT化极斜导数
  • 简介:川西及邻区蓬莱镇组厚950~1600m余,属侏罗纪湖盆萎缩期的沉积。据层序界面及最大水进面联合标定,划分出两套沉积层序。通过沉积基准面旋回分析,论述了蓬莱镇组沉积相类型及时空展布特征,预测了有利相带,并对有利油气富集区块进行了划分。

  • 标签: 蓬莱镇组 层序 有利相带 油气富集区块
  • 简介:庐江小包庄铁矿床是在庐枞矿区内2012年发现的大型磁铁矿床。地面和井中磁异常在矿床的发现和追索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总结矿床磁异常特征及其与铁矿体分布内在关系,深化磁异常认识,预测矿体的分布.具重要的找矿勘探意义。

  • 标签: 小包庄铁矿床 磁异常 小波变换 深部弱低缓异常分离 找矿预测
  • 简介:夏垫断裂带是首都东部地区贯穿河北和北京两地的一条北北东向的岩石圈尺度的区域性深断裂带。2015年10月在通州区西集镇地热空白区夏垫断裂附近成功钻凿一眼地热井,实现了通州地区中温地热资源的突破。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以西地区为例,分析夏垫断裂对区域内断裂沿线地热资源分布以及中温地热资源的形成控制作用。文章收集了西地区夏垫断裂两侧钻井的岩石编录资料、施工记录和地温资料,从断裂对地热系统的热储-盖层组合、热储层赋水性和地温场分布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夏垫断裂如何控制区内地热资源分布特征。结论表明夏垫断裂是控制区域内地热地质条件的主要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导水、导热通道,是形成区内中温地热资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夏垫断裂 通州西集 地热资源 储层赋水性 地温场
  • 简介:瓦斯系隧道建设中的不良地质现象,前期预测的成败是后期成功治理的关键。本文以董家山隧道勘查为例,探讨了在瓦斯隧道勘查中的关键问题,为同类工程提供科学借鉴。

  • 标签: 瓦斯隧道 预测 防治 瓦斯爆炸 董家山隧道
  • 简介:以棉花需水规律与观察土壤湿度为主,兼顾棉花外部形态与生理指标,参考气候特征和气象预报,制定喷灌制度的棉花喷灌技术并探求其应用结果。

  • 标签: 棉花 喷灌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