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叠层石是蓝细菌等微生物群体形成的一种层状生物沉积构造,从太古宙到全新世的沉积岩中都有分布.叠层石研究因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应用价值而备受地质学家关注.虽然叠层石不是实体化石,无所谓演化或进化问题,但它却像微生物和其他生物进化一样,随时间和地球环境的变革而发生丰度和分异度上的变化.现在已知地质历史中共发生了5次重要的叠层石衰减事件,分别为2000Ma,1450Ma,1000Ma,675Ma,460Ma.对这种地质事件的解释主要有后生动物竞争和沉积环境变革两种解释.综合来看,叠层石衰减是全球大环境和整个生物圈大变革的必然结果.

  • 标签: 叠层石衰减 机制 后生动物竞争 环境因素
  • 简介:地质科技档案是在地质技术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应当归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地质历史记录[1].地质科技档案的基础是地质科技材料,而地质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工作是根据地质项目的日期而定.下面从地质科技档案的形成、使用、利用方面谈谈地质科技档案信息的流失原因.

  • 标签: 保管工作 保护意识 法律意识 地勘行业 地质科技档案
  • 简介:基于大渡河中游泸定一石棉河段野外观察和阶地沉积物研究,分析河流的发育特征,影响及其发育演化。研究表明,该区存在多级构造裂点或岩性裂点,发育有三级夷平面和4~6级阶地,并对阶地沉积物的ESR年代测定,结合前人的阶地测年的数据,阐述了大渡河河谷第四纪的形成过程和青藏高原形成的响应。

  • 标签: 河流阶地 ESR测年 演化史 大渡河
  • 简介:通过对安徽省地质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对全省地质科技人才的数量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岗位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地质科技人才 创新机制 人才培养
  • 简介:2006年11月1日至4日,由我会联合华东各省市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举行,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30多位地学专家和地质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商如何推进新形势下地质找矿工作,提高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水平。论坛进行院士专家学术报告、大会学术交流和野外地质考察等三部分。论坛编辑出版了“加强地质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论坛论文集。江西省副省长熊盛文、原全国政协常委、地矿部部长朱训等领导同志出席论坛开幕式。我会有10名代表参加会议,1人在大会上做典型发言。

  • 标签: 地学科技 论坛 华东 地质学会 野外地质考察 地质工作
  • 简介:2016年,科技部发布第17号令,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等2部规章予以废止,规定科技成果鉴定改变管理方式,不再作为行政审批,由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实行自律管理。四川省地质学会是省委省政府确认的承能试点学会之一(四川省委办公厅、川委厅[2016]85号)的通知),已在四川省科技研究成果档案馆完成成果评价资质备案工作,是四川省首批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的行业学会。

  • 标签: 科技成果鉴定 地质学会 评价工作 四川省 国土资源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