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准噶尔盆地乌地区稠油油藏主要分布在乌断裂带附近及上盘构造高部位.通过对稠油物理及地球化学性质分析,发现该区稠油具高密度、高粘度、高酸值、低蜡、低硫特点,正构烷烃损失严重,胡萝卜烷缺失,藿烷、甾烷和重排甾烷等都有不同程度损失,三环萜烷、妊甾烷和高妊甾烷含量高,非烃+沥青质含量低.结合正常原油、稠油和油砂在平面和剖面上分布特征,认为乌地区稠油是次生成因.次生蚀变作用主要包括生物降解作用、氧化作用、水洗作用和扩散作用等,其中以生物降解作用和氧化作用为主.建立了稠油成藏模式,为预测该区稠油油藏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稠油 物理性质 地球化学性质 次生成因
  • 简介:昌都地区位于“三江”成矿带中段,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具良好成矿潜力,是我国重要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地。雅岩体为中生代侵入体,以岩枝、岩脉等形式产出,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高Si02、K2O+Na2O,低A1203、Ti02、Fe2O,+FeO、MgO、CaO特点。Rittmann指数平均2.22,K2O含量高于Na2O,属钙碱性岩系。黑云母二长花岗岩2REE平均252.18xl0'2Ce/2Y平均7.44,(La/Yb)?平均22.33,属轻稀土富集型。SEu平均0.42,铕亏损显著。雅岩体锶同位素初始值和TiO2含量与大陆地壳值相近,是造山期后环境下由上地壳物质重熔融形成的A型花岗岩。雅岩体具富F,B,W,Sn含矿特征。富F,B挥发份对稀有金属元素具亲和性,使W,Sn等元素首先进入富挥发份熔体中,挥发份的强解聚特性促使富氟花岗岩衆发生液态不混溶作用,使富挥发份熔体与母岩浆分离。含稀有金属熔体长距离的迁移利于W,Sn富集成矿。通过对雅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初步探讨雅富氟、硼花岗岩类成矿作用。

  • 标签: 昌都 夏雅岩体 富氟 硼花岗岩 成矿作用
  • 简介:根据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构造作用过程中携带大量的能量(力),在作用于不同属性地质体时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由此,剪切带构造在浅变质碎屑岩区和长英质花岗岩区中的变形特征差异较大。以黔东南地区平剪切带为例,厘定剪切带构造在不同尺度上表现特征,并通过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探讨该剪切带的含矿性,确定剪切带构造与该区金成矿的关系。

  • 标签: 平秋金矿 剪切带 黔东南地区
  • 简介:40井区三维地震完钻的70多口探井中,二叠系的油气显示该区有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针对低幅度构造吲闭闭合度小,地震反射波特征有差异。加上地震资料解释存在相位差及闭合差的特点.复杂逆掩断褶带的常规地震资料偏移成像不归位,小断裂和低幅度圈闭难以识别,制约该区的勘探进程.通过综合研究,结合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叠前深度等建模偏移处理解释攻关。建立了目标区准确的深浅层速度模型.通过精细构造解释顺利完成72井油藏描述任务,取得了子街地区二叠系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 标签: 替前偏移 地震处理 资料解释 油气藏 应用
  • 简介:基于对准噶尔盆地乌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依据断裂的切割性、构造变形强度、地层展布特征、基底起伏形态等将乌断裂带划分为山前冲断带、乌断褶带、南部单斜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乌断褶带自西向东进一步划分为百乌断褶区、乌尔禾断褶区、乌冲断区、子街断褶区4个次一级构造单元.依据构造圈闭发育程度、油气运聚条件等,对各次级构造单元的油气成藏类型及分布进行研究,认为断褶带油气藏类型最发育,是主产油区,单斜带勘探潜力大,是油气的远景区.

  • 标签: 乌夏断裂带 构造单元 油气藏
  • 简介:隆银铅锌矿床产在燕山晚期绒依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变质砂岩、板岩中的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中,为富银铅锌矿床,已圈定矿体6个,其中KT1、KT2是主矿体。该矿床位于塞矿床南侧,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因类型及矿体特征均与塞相似,工作程度低,矿化线索多,找矿潜力大。

  • 标签: 夏隆银铅锌矿床 构造破碎带 找矿前景 四川巴塘
  • 简介:垫断裂带是首都东部地区贯穿河北和北京两地的一条北北东向的岩石圈尺度的区域性深断裂带。2015年10月在通州区西集镇地热空白区垫断裂附近成功钻凿一眼地热井,实现了通州地区中温地热资源的突破。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以西集地区为例,分析垫断裂对区域内断裂沿线地热资源分布以及中温地热资源的形成控制作用。文章收集了西集地区垫断裂两侧钻井的岩石编录资料、施工记录和地温资料,从断裂对地热系统的热储-盖层组合、热储层赋水性和地温场分布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垫断裂如何控制区内地热资源分布特征。结论表明垫断裂是控制区域内地热地质条件的主要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导水、导热通道,是形成区内中温地热资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夏垫断裂 通州西集 地热资源 储层赋水性 地温场
  • 简介:库车坳陷是南天山中段新构造运动异常强烈的地区,内部发育有四排近EW向展布的逆断裂.背斜带,由南天山山前向塔里木方向依次为:山麓逆断裂-背斜带;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和亚肯盲逆断裂.背斜带.东里塔格背斜属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东段部分,其构造运动尤为强烈.研究表明:东里塔格背斜是浅部滑脱面与其南翼逆冲断层共同形成的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背斜南翼的浅层逆冲断层和深层的断坡构造是重要孕震场所.东里塔格浅部背斜核部的背冲式断裂和北翼的膝折属于派生的次级构造,断裂的规模、错动量有限.东里塔格背斜南翼逆断层最新活动错断Ⅱ级阶地砾石层,其活动年代至少为全新世早期,这次错动在地表留有3~4km长的古地震破裂形迹,说明断裂具粘滑运动特征.

  • 标签: 南天山 晚第四纪 库车坳陷 活动构造 东秋里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