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ProcessofsourcedynamicsoftheJingtaiearthquake(M=6.2)Xue-BinDU(杜学彬);Zhi-DeYAN(闫志德)andMing-WuZOU(邹明武)(EarthquakeResearchInstitu...

  • 标签: earth RESISTIVITY MAGNITUDE measurement ACTIVE FAULT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D)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206020019497117°51′24°21′117°52′24°21′龙海白水40Ⅴ199206020021107117°51′24°21′117°51′24°21′龙海白水42Ⅴ  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非常吻合,仅稍偏东1分。两次地震前后间隔时间2分半钟,在原地重复。、地震烈度分布地震宏观调查主要在Ⅴ、Ⅳ度区内进行,从图15-1上可以看出,Ⅳ度区内调查点相对较稀,Ⅲ度线是以电话调查为主来确定的。图15-1 1992年6月2日龙海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活动构造带 1992年 闽东南沿海 等震线图 抹灰层
  • 简介:将1次大地震后相继出现的6级地震缺震或连发与下次大地震事件的连续过程称为关联序列.分别对中国大陆及邻区近百年来69次浅源大地震前出现的6级地震缺震、连发异常图像的结构特点,各类序列的时程、时空分布及出现概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有53次震例的关联序列,包含超过1次6级缺震及连发的2-4元序列,均在0.5~2年内完成,因此在大地震预测中,对大地震前出现的6级地震缺震、连发关联序列类型与特征的及时识别,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判定依据.

  • 标签: 6级地震缺震 连发 关联序列 大地震预测
  • 简介:计算了2004年6月甘肃临泽地区发生的震群前的两种地震学参数——尾波Q值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得到两种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进程,并与已经研究过的震例进行对比,讨论了这两种地震学参数在地震预报方面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甘肃临泽 地震学参数 尾波Q值 地震空间相关长度
  • 简介:本文研究了1920年以来,云南地区M_s≥4.7级地震的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的特征标度。结果表明,当区内M_s≥4.7级地震在时间序列上出现我们定义的平静段和活跃段后,分别于418天和312天内即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对应率分别为71%和87%,1920年以来云南11次M_s≥6.8级地震前,出现活跃和平静特征标度的各5次。在空间上绝大多数(80%)大震震中处于我们所定义的长时间大范围空白缺震背景区或相对少震区内,仅少数(20%)位于4.7级以上地震相对密集区内或附近。4.7级以上地震上述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特征标度,可以作为云南6级,特别是6.8级以上地震中期或短期预测的判据和指标。同时可以看出,云南6级以上地震前,4.7级以上地震在时空演变上,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

  • 标签: 时间序列 空间分布 地震预报 云南省 地震空区
  • 简介:对2005年3月6日台湾宜兰海域6.1级有感地震的速报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地震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速报分析 震相特征 震源机制
  • 简介: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在线弹性范围内初步分析了土层地震反应随不同侧向人工边界、有限土域取值范围、土介质的阻尼系数的变化情况;采用滞后阻尼假定,探讨了在土层时域分析中如何由滞后阻尼系数形成阻尼矩阵,给出了一个阻尼系数转换频率取值的经验公式。在此研究基础上编制了维有限元SR2D计算程序。

  • 标签: 人工边界 阻尼系数 非线性 行波输入 地震反应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同一批次的标样系列及水样先后进行两次对比观测实验,指出标样系列的取值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测质量,尤其对直线首尾两端点的测值影响较大,而测值居中的则影响较小;符合所测水样系列的标样系列则可以使水样取得稳定的测值。并据此指明标样系列取值范围应尽可能遵循的原则。

  • 标签: 二氧化硅 标样系列 观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