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Frontpage2000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Web网页制作工具。作者结合福建省地震局政府上网工程网页制作的经验,介绍了Frontpage2000在Web网页制作中的使用技巧。

  • 标签: 因特网 FRONTPAGE2000 WEB网页
  • 简介: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数字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山东 地震资料 台网布局 观测条件
  • 简介:一、前  言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的发生,给福建南部及广东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房造成破坏,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之,我们在地震烈度调查的基础上,依据《震害调查及地震损失评定工作指南》和《震害评估细则》的有关规定,在现场进行震灾损失的评定工作(福建部分)。二、地震基本参数和烈度分布1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间:1994年9月16日14时20分震中位置:北纬226度,东经1187度震级:73级2地震烈度分布震中位于远离陆地的海中,Ⅵ度以下的等震线在沿海呈北东向近平行展布。Ⅵ度区包括漳州市的芗城区、东山县的全部及诏安、云霄、漳浦、龙海四县的大部地区,面积有4000平方公里左右(福建部分)。区内

  • 标签: 地震灾害 台湾海峡 破坏比 民用建筑 地震基本参数 震害调查
  • 简介:1997年5月31日,永安市西南发生MS=52级地震,我局当即派出现场工作队,前往震区开展现场调查。通过对永安、连城、漳平、新罗等县市区的66个乡镇进行的震害调查,依据《震害调查及地震损失评定工作指南》和《震害评估细则》的有关规定,我们编写了以下震害损失评估报告。一、地震基本参数和烈度分布1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间:1997年5月31日14时51分震中位置:东经117°11′,北纬25°36′震级:MS=52级(国家地震台网定)2烈度分布图24-1为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从图上可看出,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基本吻合,震中烈度Ⅵ度,等震线椭圆呈北东向展布。图24-1 永安地震宏观烈度分布图Ⅵ度区包括永安

  • 标签: 地震灾害评估 震害调查 经济损失 新罗区 永安市 减轻地震灾害
  • 简介:本文通过对工程结构,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参数的现场实测,结合已有的室内、室外强度、抗震承载力实验结果,为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及使用安全性的判定提供一套简便实用的方法,继而为震害预测、抗震设计、抗震加固、房屋安全鉴定等提供较客观的依据。

  • 标签: 结构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测试
  • 简介:本文将主要利用容易得到的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人口数据及灾害损失的关系模型,给出基于WebGis区域地震损失快速评估系统的功能设计思路。在系统中采用B/S结构,主要采用VB+ArcObject的开发环境,实现了数据及地图动态更新及预测功能。

  • 标签: WEBGIS B/S结构 震害评估 动态更新
  • 简介:1992年11月26日,在龙岩与连城交界处发生了50级地震。1993年元月3日,福建省地震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小组,在先前地震现场烈度调查的基础上,再次赴地震灾区,开展震害调查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民政、水利水电、教育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对民房、中小学校舍等建筑物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水库大坝等生命线工程,凡受到较大损坏的都进行了调查落实。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评估小组又会同省民政厅、水利水电厅、交通厅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行协商,对经济损失评估的等级分类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编写出如下的地震灾情及经济损失评估报告。一、地震基本参数及烈度分布1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间:19

  • 标签: 地震灾害评估 防震减灾 小学校舍 次地震 水利水电工程 地震基本参数
  • 简介:通过实时地震观测数据获取能力和计算机性能的巨大提高,快速生成仪器观测的地面运动和地震动强度空间分布成为可能,利用这一成果结合地震灾害易损性研究成果和地震灾害评估模型,可以对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快速评估,为地震应急响应和决策指挥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支持。本文概述了利用强地面运动加速度观测资料进行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方法在国内外最新进展,提出了利用我省强震台网观测资料进行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基本思路。

  • 标签: 强震观测 烈度 震灾评估
  • 简介:本文中作者以祁连山中段为研究区域提出了评估中长期预报区内烈度的方法。本方法的特点是对相对稳定的发震地段在某预报期内进行烈度概率分析。文申指出了本方法与确定性方法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不同之处。计算表明,对本区,烈度提高一度,遭受该烈度袭击的概率即减少20%左右。根据计算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给出了每小区Ⅵ——Ⅷ度发生的概率,并以此作为估算预报期内损失期望值的依据。

  • 标签: 祁连山中段 中长期预报区 预报区烈度评估 较确定震源
  • 简介:建立“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危害度”等概念来描述地震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要素及可能的灾害危害程度,进而建立构成地震地质灾害层次分析的概念体系及地震地质灾害空间预警评估模型,将定性评估转化为定量评估进行初步研究。

  • 标签: 地震地质灾害 预警评估 定量化 研究
  • 简介:格尔木河流域属干旱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水资源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需的宝贵资源,也是维持绿洲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中、远期流域用水规划,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是格尔木河流域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探索适合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确保水资源长期可持续开发利用,对格尔木河流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格尔木河流域 水资源 规划 预测分析
  • 简介:青海地区强震震例研究表明,地震活动图像演化过程对强震的孕育有较好的预示作用.研究了青海强震孕育不同阶段地震活动呈现出的几种清晰稳定的演化图像,对未来强震的时、空、强预测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标签: 地震活动图像 强震预测 青海地区
  • 简介:根据2001年11月14日青海省昆仑山口西8.1级强烈地震的现场调查资料,确定了沿青藏公路一线的地震烈度分布,对此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进行了分析、描述.

  • 标签: 地震灾害 损失评估 昆仑山口西地震
  • 简介:利用单台3分向数字化记录反演了1996年6月1日甘肃天祝-古浪5.4级地震的矩张量,并对所得结果与用P波被动符合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合谝地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区的断层的构造情况,认为该地震是在NE-SW的压应力作用下,近EW向的源原西断层天祝-古浪段左旋破裂错动的结果。由于我们得出的结果只是利用了记录波形的最初几个波形,因此它基本反映了该地震的初始破裂错动情况。

  • 标签: 数字地震记录 矩张量反演 天祝-古浪地震
  • 简介:通过对点频及5KC电磁波传播路径的理论特征分析并结合99年度发生在闽台地区的几个地震震前所记录到的电磁波异常持续时间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如何利用电磁观测粗略判定闽台地震的方法,如何利用公式来估算震级,以及台湾地震震级估算公式校正。

  • 标签: 电磁波 地震 公式校正
  • 简介:浅谈在网络环境下地震系统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服务,阐明了要实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必须通过合作、协调、共同发展;并提出网络环境下提高地震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举措

  • 标签: 网络 信息 资源共享
  • 简介:涵江地电站经过彻底改造,已可以记录到区域内的地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的变化情况,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地震预报提供一定的台北信息和连续可靠的观测资料,是一个必要的地震台北信息的观测手段。

  • 标签: 地电 地震前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