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根据瑞利波测量所得波形的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了地基参数对瑞利波弥散曲线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瑞利波测试剪切波速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瑞利波测试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引入了相关分析原理,以消除噪声、系统的非线性以及其它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最后结合实例,论证该技术用于实际勘探的可行性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标签: 瑞利波 剪切波速 弥散曲线 谱分析 相关分析
  • 简介:汤东断裂是汤阴地堑的东界断裂,也是太行山山前一条重要的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汤东断裂的产状、性质及其浅部构造特征,跨断裂开展了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探测,获得了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反射波叠加剖面。本文根据浅层地震剖面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和已有深地震探测成果,对汤东断裂的浅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汤东断裂为1条走向NNE、倾向NWW的铲型正断层,其浅部表现为由2—3条断层组成的Y字形构造,并错断了埋深约30—50m第四纪地层,断裂向下延伸至上地壳底部,属晚第四纪以来的隐伏活动断裂。汤东断裂两侧新生代沉积差异明显,断裂上升盘内黄隆起一侧,新生代沉积层较薄,其底界埋深约480m,下降盘汤阴地堑一侧,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研究结果为确定汤东断裂位置、评价断裂的活动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 标签: 汤阴地堑 汤东断裂 浅层地震剖面 断裂活动性
  • 简介: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是城市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郑州老鸦陈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06年底,在郑州市北郊横跨老鸦陈断层进行了不同探测深度的浅层地震勘探,通过采用爆破震源和可控震源相结合、不同观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获得了探测深度30-6000m范围内的地下结构与构造图像。结果表明,老鸦陈断层为一条倾向NE、走向NW的正断层,该断层错断了新第三纪(N)以前的地层,在Q+N地层内部没有发现断层引起的地层错断现象。

  • 标签: 老鸦陈断层 浅层地震勘探 断层活动性 信噪比
  • 简介:在城市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中,地震测线经常会遇到河流、桥、交叉路口等地表障碍。为了尽量减小地表障碍造成的影响,需要对观测系统作变观设计。作者分析总结了城市浅层地震勘探中常见障碍以及过障碍变观模式,并开发了浅层地震过障碍变观设计软件,利用此软件可在采集现场快捷地进行过障碍变观。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有效减小了资料缺失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该软件能够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在野外现场对观测系统进行灵活变观,设计出合理的过障碍观测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变观设计的效率。

  • 标签: 城市活断层探测 观测系统 地表障碍 变观设计 覆盖次数
  • 简介:本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可能穿越昆明新城区东部第四系覆盖区的白邑-横冲断裂南段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探测隐伏断层是有效的,在滇池盆地东缘,白邑-横冲断裂南段东支在隐伏区存在,断面接近直立,视倾角约80°,具有高倾角张性正断性质,基岩垂直错距为10—13m,断裂规模由北向南减小;同时,没有发现西支次级断层存在迹象。据土层测龄结果,东支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

  • 标签: 白邑-横冲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反射波法 隐伏断层
  • 简介:目前国内外对目标层埋深仅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的超浅层地震勘探经验不多,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从城市活断层探测的角度出发,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数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超浅层地震勘探在青岛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取得有效探测结果的前提条件,并对青岛市主要活断层的典型剖面进行重点研究,力求在城市活断层超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等方面有所进展,为青岛及类似地质构造背景的地区开展活动断层超浅层地震探测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超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以获取深度仅有十几米的地层反射信号,且大部分反射剖面都可较清楚地揭示出超浅部断层位置和断层特征。

  • 标签: 超浅层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王哥庄断裂 F-K滤波
  • 简介:21世纪以来,井下观测以日、美等国为首迅速进入“深钻井,多分量,宽频带”的发展时期,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了井下综合观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10年来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中的应用,展示了各国井下综合观测技术上的成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的特点,最后对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多测项集成技术和井下安装检测工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我国,井下综合观测仍属于技术创新项目,虽然第一批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已成功研制出来,并在500m以内的钻孔中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但成功经验较少,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 标签: 地震 深井观测 井下综合观测技术 科学钻探
  • 简介:利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波法,探测隐伏断裂。结果表明,该断裂的存在,走向北东40-55°,断层上断点埋深为11m和31m,断距2-4m,为正断层,为工程避让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浅层地震勘探 隐伏断裂 地质解释
  • 简介:本文简要分析福建省农村房屋工程抗震现状,介绍福建省地震局在“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开展农村房屋震灾防御工作的情况,并对今后农居工程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建议。

  • 标签: 地震 震害防御 农村 建筑
  • 简介:本文主要收集了国内外地震学者对地震预测现状的论述和对地震能不能预测的争论,仅供读者参考。

  • 标签: 地震预报 现状 展望
  • 简介:防震减灾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健全和完善地震工作机构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必要措施。基层地震工作机构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直接影响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基层地震工作机构的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 标签: 工作机构 地震 防震减灾工作
  • 简介:依据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制定的《地下流体观测站(点)质量与效能评估方案》,从5个方面对海南省地下流体3个固定观测网三大测项的监测效能进行了评估,较全面地分析了海南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性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地下流体 监测预报 效能评估
  • 简介:福建地下流体工作主要存在观测水点监测能力退化、监测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科管理相对滞后三方面问题。“十五”期间福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1井网布局以优化为主,注意控制台网的整体规模;2提高现有骨干台站的综合观测能力;3加强流体“气”、“热”及物理意义较明确的测项方面的实验研究观测。

  • 标签: 地下流体 现状 展望
  • 简介:0前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地区的互助、湟中、湟源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众多,地势由西北向倾斜,平均海拔3100m。据记载,历史上在海北及周边地区,

  • 标签: 防震减灾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 藏族自治州 海东地区 周边地区 东北部
  • 简介: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地震局监测中心的地震速报的信息发布现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并对将来的速报工作提出设想与展望。

  • 标签: 信息发布 震初 精确定位 展望
  • 简介:GPS应用已成为现代地震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国地震研究领域中的各个学科.本文介绍了GPS在形变、测震、电磁、地震预警和地震观测仪器授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GPS在地震研究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GPS 地震研究 形变 测震学科 电磁 地震预警
  • 简介:县级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对云南省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现状的调查,归纳了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并对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县级地震机构 发展现状 措施与展望
  • 简介:本文汇总了湖南省农村房屋的安全性等级情况资料,从房屋的建造年代、结构形式、各年代所建房屋的危房率以及居民的住房质量、安全意识与房屋抗震性能的对比几个方面进行了房屋安全性状况统计分析。结合房屋典型损坏现象,分析了此次调查中房屋的损坏特征,总结了各种结构形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根据房屋典型损坏现象分析和安全性等级情况统计,得出了以下结论:湖南省农村生土结构和木结构房屋的安全性现状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制定一套适合农村的结构设计规范,并通过培训等方法解决农村房屋设计和施工问题;部分存在潜在严重地质灾害的地区和大山深处的房屋已无改造、新建的意义,最好整体搬迁。

  • 标签: 安全性等级 抗震性能 房屋损坏特征 农村房屋
  • 简介:本文考虑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推进方式的差异,对日美、拉丁美洲以及亚非部分国家的民居地震安全进行了简单综述,并对其特点和社会背景进行了简单分析。通过横向比较,得到了关于我国在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时可以采取的一些方式;提出主要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

  • 标签: 民居 地震安全 农村 推进
  • 简介:本文根据甘肃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地震环境特征,简要分析了甘肃农村民居主要建筑结构类型和抗震性能,结合近10多年来破坏性地震资料,总结了农村民居主要震害特点,提出了实施甘肃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地震灾害 农村农居 房屋结构 地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