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测定食品添加磷酸二氢铵中的氟离子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食品添加磷酸二氢铵中的NH4+,PO43-及SO42-等杂质均不干扰F-的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F-浓度在4~50μg/mL的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0.09948x-0.1080,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15μg/mL,加标回收率为96.9%~101.6%,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优点.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铵 氟离子含量
  • 简介: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的同时,有关食品添加的争论也从未停顿,不过时而激烈、时而平静一些。其实,不管人们持何种观点,都己开始明白现代食品工业是离不开食品添加的。当今,不争的事实是部分厂家违规和滥用食品添加,并已危及了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食品添加的工作己迫在眉睫。需强调的是:只有在健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下,正确使用食品添加才能保证人们安全与健康,同时又能促进现代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专论
  • 简介: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添加硫酸锰中的汞含量,研究了测定介质及其浓度、重铬酸钾用量、还原用量、共存元素干扰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103%,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0%,能满足日常检验的要求.

  • 标签: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硫酸锰 饲料添加剂
  • 简介:应用抑制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建立了准确快速测定磷酸二氢钠中无机阴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过简单溶解后即可上机分析,分析时间小于30min。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还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工业原料如磷酸钠、磷酸氢钙及磷酸等的测定。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磷酸二氢钠 无机阴离子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食品添加磷酸二氢铵中砷和重金属铅进行分析。实验过程确定了最佳测量条件,采用标准曲线法为定量依据,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12%~99.5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3%~1.2%,检出限为0.01076~0.03505mg/L,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优点。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磷酸二氢铵
  • 简介:抗氧剂和抗臭氧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类别之一。本资料为《化工百科全书》主词条之一,文中对抗氧剂和抗臭氧进行了科学完整的介绍,对该类产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介绍了相关工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抗臭氧剂 抗氧剂 产品类别 精细化工 百科全书 发展趋势
  • 简介:介绍了新型多功能稳定JAST的合成路线,对该产品的光稳定性和抗氧性进行了讨论。

  • 标签: JAST500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剂
  • 简介:虽然有很多现代测试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脂肪酸类捕收在氧化矿表面的吸附量,但灵敏、方便和实用的方法并不多。燃烧法测定脂肪酸类捕收在氧化矿表面的吸附量具有速度快,设备简单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非常适合于氧化矿浮选捕收的试验研究。主要对燃烧法中差热分析法、载流燃烧法和顶空气相红外分析法的发展现状与应用进行了评述。

  • 标签: 氧化矿 浮选 捕收剂 吸附量 燃烧法
  • 简介:综述了1995-2010年苯基荧光酮类试剂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离子方面的进展。分别评述了苯基荧光酮(PF)、4,5-二溴苯基荧光酮、9-取代苯基荧光酮和2,3,7-三羟基-9-[(取代基)偶氮]苯基荧光酮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并从反应体系、最大吸收波长、灵敏度、线性范围等方面归纳了苯基荧光酮类试剂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情况,引用文献108篇。

  • 标签: 苯基荧光酮 光度分析 应用进展
  • 简介: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灵菇中3种荧光增白(VBL、CBS、CXT)的方法。试样用乙醇-水(V/V=1/2)溶液作提取,50℃条件下水浴静置提取15min。采用C18(250mm×4.6mm,2.6μm)为分析柱,以乙酸铵(20mmol/L)+乙腈[65+35]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0.8mL/min。3种荧光增白在0.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加标回收率为79%-90%。方法简单准确,线性关系、重现性及加标回收率均满足分析要求。

  • 标签: 白灵菇 荧光增白剂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研究了一种定容一氧气循环燃烧法测定捕收吸附量的方法,并与传统的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定容一氧气循环燃烧法较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酸钠在磷矿石表面的吸附量更简便、准确。

  • 标签: 捕收剂 燃烧法 吸附量 脂肪酸 浮选
  • 简介:日前,山西省化工研究院与中石化催化北京燕山分公司联合完成的年产300吨抗氧剂KY-1330工业示范装置在北京顺利投产。抗氧剂1330属于耐抽出型受阻酚抗氧剂,极性小,挥发性低,耐热水抽出,抗热氧稳定性好,主要应用领域为聚烯烃及各种通用和工程塑料制品,特别适用于PP—R管材、PP纤维(丙纶)等要求高加工温度和高耐抽出的制品,旨在抑制聚合物树脂的热氧老化,

  • 标签: 受阻酚抗氧剂 催化剂 中石化 投产 山西省化工研究院 工业示范装置
  • 简介:用惰性气体保护,卧式电阻炉高温灼烧处理增碳样品,在水蒸气环境下,将增碳中的氮还原成氨,在碱性过硫酸钾存在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氮含量,可得到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能满足炼钢生产对增碳中氮的检测要求。

  • 标签: 高温灼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增碳剂
  • 简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炭基锌铁锰高温脱硫,在固定床装置上研究了锌铁锰物质的量比对脱除硫化氢性能的影响,并进行3次硫化和再生循环实验,同时脱硫的新鲜样、硫化样及再生样通过XRD、BET和SEM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炭基铁酸锌添加氧化锰后,其脱硫效果和机械强度得到有效改善.当锌铁锰物质的量比为1∶2∶0.8,一次硫容达55.78g/100g,机械强度大于40N/cm;在分段升温至650℃时的再生过程中,无明显烧结;在3次循环实验中,硫化再生后脱硫的机械强度均大于新鲜样品,孔容积和比表面积都与新鲜样品相近,脱硫活性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 标签: 高温脱硫 炭基锌铁锰 硫化 再生
  • 简介:建立了分子荧光光谱法对荧光增白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对14种荧光增白通过进行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扫描确定了其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可结合进行荧光增白定性判断,并以三种常用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VBL、BA、CXT为例,通过其迁移建立了定量测定荧光增白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三种荧光增白在0-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均为2.3μg/g,加标回收率均为92.9%-10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能有效满足食品接触材料样品中荧光增白的测定。

  • 标签: 食品接触材料 荧光增白剂 分子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