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两个灯比一个灯更亮。但维也纳技术大学的科学们发现,这种简单的道理并不一定适用于激光器。当使一个激光器发光,而使另一个激光器也渐渐发光时,两个激光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它们双双关闭,不再有光线发出。

  • 标签: 科学家 激光效应 预测 激光器 相互作用 维也纳
  • 简介:本刊第35期刊登过18位“杰出的物理学家”;现从2005年12月《ThePhysicsTeacher》附页上介绍另20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这一翻译工作是由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05级和软件学院05级学生共同完成的,他们分别是张勇、叶兆宁老师于2005年秋季开设的“双语物理导论”课程的学生。这些是学生们的课外作业。最后由老师审改定稿。

  • 标签: 物理学家 软件学院 东南大学 课外作业 The 学生
  • 简介:今年是世界物理年,本刊在此刊出《ThePhysicsTeacher》附页上的“AllStars”介绍下面18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这一翻译工作是由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强化班04级学生完成的,他们是恽瑛教授于2004年秋季所授“双语物理导论”课程的学生。这些是学生的课外作业,最后由恽瑛教授审改定稿。

  • 标签: 物理学家 美国 路易丝·阿尔瓦雷兹 学术成果 放射能探测器
  • 简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许多物理学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研究和探索的一生中,由于某种原因,给他们自己、也给人类社会留下一些“遗憾”.现今我们来重温这些“遗憾”,可以从中获得教益.

  • 标签: 物理学 中等教育 教师 科学研究工作
  • 简介:科学区中,保护和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特质,提供生活中有趣材料培养科学兴趣与态度,选择贴近生活的知识内容培养科学方法与能力,采取递进式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行为,让孩子们探索认识科学知识与内容,初步尝试探究方法和能力,尝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逐渐累积认识周围事物的经验,形成一定的科学兴趣与态度,从而使科学素养的培养持续发展。

  • 标签: 科学区 培养 科学素养
  • 简介:科学探究是学生在学习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搭建科学的探究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

  • 标签: 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 学生 培养 平台 学习过程
  • 简介:Q6398021399用于探测生物超微弱发光的样品聚光罩的设计问题=Designproblemsofthesimplecondenserformeteringultraweakphotonemissionfromlivingthings[刊,中]/薛洪福,金恩培(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光学技术.-1997,(4).-41-43讨论了半旋转椭球聚光罩的聚焦与放大作用。结合

  • 标签: 生物超微弱发光 设计问题 旋转椭球 哈尔滨 光学技术 聚光效率
  • 简介:本文在分析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原则,探讨了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

  • 标签: 科学方法 科学素质 物理教学 中学
  • 简介: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点击、介绍了2003年国际科学教育概况。它从几个侧面反映了各界重视科学教育以及国际科学教育的特色等。

  • 标签: 科学教育 国际 时间顺序
  • 简介:初中物理教材9年级(上)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进行探究时,有部分结论不能很完美的得出.本文就从这个实验出发,对这个实验重新进行探究,分析出造成实验数据与应得结论差距过大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 标签: 科学探究 差距分析 问题解决
  • 简介:《杨振宁———20世纪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译序甘幼王平编者按:本文原载《杨振宁———20世纪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丘成桐刘兆玄编,甘幼王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桂林,1996.)1992年,是方今健在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

  • 标签: 杨振宁 物理学家 20世纪 广义相对论 翻译出版 伯克利分校
  • 简介:2002年5月。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Laboratory)成立一个独立调查组,调查该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在1999至2001年间发表的科学论文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同年9月。调查组写出报告。证实一位科学有伪造数据进行欺骗的科学上不端行为。贝尔实验室的上级公司朗讯科技公司(LucenTechnology)终止了与这位科学的合同。

  • 标签: 科学论文 美国贝尔实验室 朗讯科技公司 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