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利用CO2程序升温脱附测定了三种氧化铝催化上的表面碱性。结果表明,三种催化上表面碱性的类型、强度和数目分布不同。活性氧化铝上负载K2O和Pt可大大改变催化表面碱性分布。三种催化上弱碱性中心的CO2脱附表现活化能分别为25.97,27.92和29.77kJ/mol。弱碱性中心是COS水解催化活性中心,而弱的和较强的碱性中心参与CS2的水解催化反应。更多还原

  • 标签: 羰基硫 二硫化碳 水解 氧化铝 催化 碱性
  • 简介:目的:1.对现有的CO_2重整系统中铁系催化进行改进以期获得更高的产率和产物选择性;2.实现反应体系中催化的高效回收以延长反应体系的可持续性。创新点:1.开发复合、镍、铜催化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获得了更高的产物选择性;2.提高了CO_2重整体系在常压条件下液态烃类的产率。方法:1.由核心沉淀法制得复合/氧化铝催化;2.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CO_2重整反应。结论:1.干、湿条件下的CO_2重整过程产生相同数量的CO;当温度高于500°C时,CO的产率达到饱和。2.采用镍作为催化助剂时,CO的选择性从85%降低到76%,但是产物中可检出9%的甲烷。3.采用铜作为催化助剂时,尽管CO_2的转化率降低了一半,然而CO的选择性提高到了95%。

  • 标签: 铁催化剂 二氧化碳减排 水煤气变换 甲醇合成
  • 简介:氚作为氢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具有与氢气相同的化学活性和反应性,极易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等多种形式扩散到环境中,通过吸入、食入和渗透等不同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人健康水平下降、各种疾病发生和周边环境质量下降等等。由于氚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氚的生产和操作中将产生大量含氚废气,当这些含氚废气的量达到相关排放限值后,就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 标签: 废气处理 疏水催化剂 放射性同位素 环境质量 化学活性
  • 简介:用常规的浸渍-还原法制备Pt/C催化,如果条件控制不好,制备出的Pt粒子大小和分散度不均,且易出现团聚。文中的主要目的是用微波密闭加热的方法,研究制备条件对Pt粒子大小的影响,制备高分散度且Pt粒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Pt/C催化

  • 标签: PT/C催化剂 制备条件 微波技术 纳米 高压 粒子大小
  • 简介:用CECE流程处理含氚废水时,催化交换单元中的Pt-SDB疏水催化会遇到少量的H2SO4,NaOH,Fe^3+,Ca^2+,Na^+,Cl^+,SO3^2+,H2S,SO2和CO,这些物质可能会引起Pt-SDB疏水催化催化活性发生变化,即发生催化中毒。为探明Pt-SDB疏水催化在这些物质存在下催化活性的变化,将其装入催化活性测试床,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测试催化在中毒前后及再生后的催化活性,结果见图1~8。

  • 标签: Pt-SDB 疏水催化剂 稳定性 H2SO4 催化剂中毒 催化活性
  • 简介: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含镍的催化,以TPR、TPD、XRD及XPS等手段分别对Ni/海泡石及Ni/Sm海泡石催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助剂钐的加入不仅使镍粒变小,而且也降低了镍原子结合能,除此以外,镍的分散亦有提高。TPR与TPD测试表明钐的加入亦能引起峰温的变化。更多还原

  • 标签: 镍催化剂 海泡石 CO2 甲烷化
  • 简介:氢水液相交换(LPCE)是从水中分离氢同位素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指氢气与液态水之间进行的氢同位素交换反应,可用于含氚重水提氚和升级,含氚废水处理及重水生产等,LPCE反应实现的关键是疏水催化的制备。从第一种疏水催化制备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000种催化。尽管如此,各国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催化疏水性,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催化活性,而一些常规催化更关注的基础问题几乎没有涉及,如Pt粒径大小、价态分布等Pt微观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改进催化制备工艺,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疏水催化剂 氢同位素 微观结构 交换性能 液相催化 催化剂制备
  • 简介: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是从水中分离氨同位素的一种重要方法,具体可用于重水提氚、含氚废水处理及重水生产等,疏水催化制备是LPCE的关键技术之一。改进催化制备方法,提高活性金属分散度,或在Pt中部分掺入其他金属,制备Pt二元疏水催化,均可提高催化活性,降低催化成本。已证实,Pt中适量掺入Ir,Ti和Cr等金属,可提高疏水催化活性,而对Pt-Ru疏水催化催化LPCE反应的研究,目前无文献报道。

  • 标签: 疏水催化剂 液相催化 反应机理 交换性能 金属分散度 催化剂制备
  • 简介: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镍催化并以苯加氢反应及二硫化碳中毒为手段考查了MoO3对Ni催化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钼的加入能增加Ni催化催化活性和抗二硫化碳毒性,原因是钼的加入增加了催化的活性中心数量和镍的分散度,改变了催化与反应物所形成中间体的活化焓及熵。根据过渡态理论,钼对Ni催化的影响即有电子效应又有几何效应,但以电子效应为主。更多还原

  • 标签: 镍催化剂 海泡石 改性
  • 简介:Ni/Al2O3催化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是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进行的。考察了催化的床层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原料气配比对催化积炭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积炭速率随催化床层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低于70℃时,积炭速率骤增:积炭总是发生在催化床层的下段;若空速超过3.0×105h-1,积炭速率随空速增加而明显降低。从FTIR实验结果可知,吸附在Ni/Al2O3催化表面上的CO,一部分歧化生成了CO2和C。综上所述,催化表面积炭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反应:2CO→C+CO2,CO+H2 =C+H2O

  • 标签: 甲烷氧化 合成气 积炭 炭生成反应
  • 简介:本文考察了稀土氧化物,合金和氧化锆对AlPO45载体和Fe/AlPO45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a、Ce和Y稀士氧化物的引入可有效地促进硝酸丙酮溶液中制备的Fe/AlPO45催化在CO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负载不同合金的AlPO45催化具有明显不同的催化反应结果;ZrO可调变AlPO5载体的表面性能,削弱活性组份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在硝酸铁水溶液中制备的催化在合成气转化中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更多还原

  • 标签: 助剂 AlPO4-5分子筛 CO加氢
  • 简介:综述了用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中的高温煤气脱硫的研究和开发,对几类主要应用的脱硫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总结,指出了脱硫在工业应用中最重用的几个特性,并对今后脱硫的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更多还原

  • 标签: 脱硫剂 硫化氢 高温脱除 煤气
  • 简介:首次在温和条件下,用在传统微孔沸石合成中常作为导向的乙二胺或1,6-己二胺替代NaOH作催化合成出SiO2中孔MCM-41分子筛。合成样品用XRD和N2吸附等温线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这种替代,使相应合成样品及焙烧样品的中孔骨架结构的有序度明显提高。在XRD图中四个衍射峰清晰可辨,是典型的六方紧密堆积,晶胞参数a0分别为4.11nm和3.75nm,且d100值随所用胺分子中碳链的增长逐渐从3.56nm减少到3.24nm,同时产物孔径由中孔转变为微孔。更多还原

  • 标签: MCM-41 乙二胺 1 6-己二胺 合成 表征
  • 简介:海泡石具有巨大比表面和独特的孔结构,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是一种新型的催化材料。叙述了海泡石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情况,评述了它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向。参考文献30篇。更多还原

  • 标签: 海泡石 改性 催化 综述
  • 简介:使用Lagrange方法求解流体力学问题时,常常会遇到网格扭曲变形的现象。这种扭曲常由流场(也是网格运动场)的旋度而引起。当旋度的计算不能保持精确时,就会引起非物理的网格扭曲,并导致计算失准甚至中止。

  • 标签: 坐标变换方法 LAGRANGE方法 自适应 质量 扭曲变形 力学问题
  • 简介:介绍了衍射孔的菲涅耳衍射和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对应关系,使得可以用分数傅里叶变换来描述光由原始光场经过菲涅耳衍射区一直到无穷远处夫琅禾费衍射区的自由空间标量衍射传播全过程。

  • 标签: 菲涅耳衍射 分数傅里叶变换 自由空间衍射全过程
  • 简介:提出了一种用傅立叶变换进行电机转速测量的新方法,以Labview为平台建立了实验系统,利用采集卡(或计算机声卡)检测被与电机同轴连接的齿盘调制的光电信号,由信号的幅度谱计算电机的转速。使用斩波器对此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当转速范围为100—6000r/m,测量结果和实际值完全吻合。

  • 标签: 傅立叶变换 电机转速测量
  • 简介:自适应坐标变换方法是为解决多介质和大变形问题而提出的一类网格生成方法,该方法中的一种为近似保持网格夹角不变,保持物质界面为拉氏描述,并要求网格速度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尽量靠近流体运动速度。这里所讨论的坐标变换的自适应性,指的是新坐标系自动适应流体流场的一些重要特性(接近流体速度)以及保持网格的几何特性(保角)。为了处理多介质情况,网格方程应在子区域的所有边界上给出边界条件。

  • 标签: 坐标变换方法 自适应性 网格生成方法 运动速度 几何特性 流体速度
  • 简介:从对傅里叶变换的局限性分析入手,揭示了窗口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出现是傅里叶变换本身发展的必然,阐明了其改进方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优缺点,分析了其改进方法与傅里叶变化的关系,这些有助于加深对傅里叶变换的认识。

  • 标签: 傅里叶变换 窗口傅里叶变换 小波变换 分数傅里叶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