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电路故障的排除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每年中考的常考题.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非常多,一些故障能引起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通过分析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能轻易找到电路故障

  • 标签: 电路故障 电表 巧用 发生变化 电压表 电流表
  • 简介:实验教学中开尔文电桥很难找到平衡,而故障检测工作又较繁琐,文章提出一种快速检测故障的方法,即电阻放大法检测开尔文电桥故障

  • 标签: 电阻放大法 检测 开尔文电桥
  • 简介:利用自主开发的热管蒸汽流动计算程序SNPS-HPD对HP-STMCs堆堆芯锂热管和辐射散热器钾热管稳态运行时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运行条件下锂热管和3类散热器钾热管内部蒸汽流动的压强、温度、速度和流动马赫数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堆芯锂热管内部蒸汽压力和温度在蒸发段均有较大下降,在绝热段呈线性下降,而在冷凝段有一定的回升。锂热管温降主要为内部蒸汽的温降,且蒸汽温降随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减小;蒸汽轴向马赫数在绝热段出口处达到最大,且随输出功率的增大而减小;辐射散热器钾热管具有良好的等温性,但热管绝热段的设计增加了热管蒸汽的温降,破坏了热管的等温性。

  • 标签: HP.STMCs空间堆 SNPS-HPD 热管 蒸汽流动
  • 简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物理问题.其中家庭电路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适当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就家庭电路中常见的几个小故障略加分析.

  • 标签: 照明电路 常见故障 排除方法 家庭 物理问题 新课程改革
  • 简介:美国LLNL用激光性能运行模型(LPOM)系统来运行NIF的首四路激光:(1)用LPOM提供NIF的实时预测功能;(2)用LPOM确定NIF所有激光发射的系统参数设置:(3)用LPOM使拟议中的激光发射对系统发射对系统产生破坏的可能性减到最小。LPOM已成为NIF首四路激光模块调试的关键工具。目前我国原型装置的运行也需要一套模拟运行演示系统。

  • 标签: 演示系统 模拟运行 原型装置 开发 设计 单路
  • 简介:神光Ⅱ第9路激光装置试运行己逾20个月,实验发次超过450次,进行了多项物理实验,取得了很多的实验结果。第九路激光装置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最高输出达到了5102J(3ns)(设计指标为4500J),激光能量密度为6.5J/cm^2四台φ350mm片状放大器在装置的运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超过80%以上的能量是从它们提取的,该放大器已达到实用要求,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至今未发生氙灯爆炸,隔板玻璃碎裂,钕玻璃片潮解和破坏现象。

  • 标签: 片状放大器 运行分析 激光能量密度 激光装置 物理实验 安全稳定运行
  • 简介:目的:T业的不断发展对航空发动机、泵、燃气轮机等旋转机械的动力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子系统是旋转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的转子系统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故障和非线性振动,从而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开展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性研究,研究转子系统在高速运转时的非线性响应及其抑制作用对转子系统的设计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点:1.在建模的时候考虑转子系统的实际结构,在不对中模型中引入齿式联轴器啮合力,在滚动轴承模型中考虑弹流润滑影响;2.探究挤压油膜阻尼器参数对转子系统非线性特性抑制的影响,总结其变化规律。方法:1.基于Hertz接触和弹流润滑理论,建立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齿式联轴器齿之间的啮合力,建立不对中故障下的齿式联轴器啮合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转子系统的支撑形式,建立0.2.1支撑的转子动力学模型;2.开展转子动力学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不对中量对系统频谱特性的影响;3.在分析不对中故障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研究挤压油膜阻尼器参数对于非线性特性抑制的作用。结论:1.齿式联轴器啮合作用和滚动轴承的弹流润滑对不对中故障下转子系统的失稳产生一定的影响,润滑会导致系统发生分岔的窗口推迟;2.对于转子系统的弹性支撑,其一阶临界转速和振幅随着刚度的增大而增大,选择合适的刚度有利于转子系统的稳定运行;3.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参数对转子系统故障引起的非线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不对中量和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油膜间隙的耦合,合理地调节油膜间隙有助于增大系统的稳定区间范围。

  • 标签: 挤压油膜阻尼器 齿式联轴器 滚动轴承 弹流润滑 非线性动力学 不对中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