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科技术语越来越多,对术语的数据格式、审定过程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科技术语管理现状,指出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术语管理建议,旨在促进科技术语数据的多样化,优化术语审定流程,提高术语审定效率,加快科技术语在各个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科技术语 术语管理 术语审定 术语应用
  • 简介:physicalinfrastructuresoftinfrastructure是一对政治类术语。文章通过梳理“infrastructure”的起源、发展以及分类,找到physicalinfrastructuresoftinfrastructure的定位,即它们是“infrastructure”按照性质划分的一组下位词。文章还对现有的翻译版本一一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最后通过图片、考查同类术语、文献三种方式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physicalinfrastructure可译为物质性基础设施或硬基础设施;softinfrastructure可译为软基础设施。

  • 标签: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SOFT INFRASTRUCTURE 翻译
  • 简介:英文seismite是德国地质学家赛拉赫在研究美国加州的一段特殊岩层之后,于1969年正式提出的,用以代表因受地震扰动而形成的一套岩石。此后,这一术语迅速被地质学界接受并加以发展,现在虽然还有部分地质学家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绝大多数地质学家都同意seismite是受地震扰动而形成的岩层,是地层中的古地震记录。1987年1988年,龚一鸣将seismite翻译成“震积岩”。seismite自创立至今已经接近50年,其中文译名“震积岩”至今已存在30余年,其间一直没有大的争议。但是到了2016年,山穆玕(Shanmugam)开始质疑seismite一词,列举了十余条与这一术语有关的问题,并强烈建议地学界废弃这一术语。在将山穆玕的思想介绍到国内的过程中,冯增昭先生建议将seismite的中文译名更改为“地震岩”。文章作者认为,山穆玕列举的问题几乎都不是真正的科学问题,沉积学界的地质学家早已经进行了更仔细深入的讨论,“震积岩”这一中文译名既强调地震作用的影响,又很好地体现了seismite主要发生于沉积地层中,并且已经在国内被广泛接受。而地震岩不仅包括沉积岩,还包括与地震作用形成的岩浆岩构造岩,与英文原文有很大出入。因此,文章作者认为,seismite不能被取消,建议其中文译名仍保留龚一鸣的原始译名,以防止在学术界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 标签: SEISMITE 震积岩 地震岩
  • 简介:文章主要内容为:(1)同意山穆玕(Shanmugam)的观点,即赛拉赫提出的seismites这一术语有问题。它不是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也没有地震成因的证据,因此应当否定。(2)不同意龚一鸣把赛拉赫提出的seismites译为"震积岩",应把它译为"地震岩"。(3)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多成因的。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可称作"地震岩",不是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不能称作"地震岩"。(4)即使在地震高发地区,也不是所有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都是由地震引起的。(5)在印度北部的一个地震高发地区的河谷中,在2013年的洪水沉积物形成后即刻观察到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一个无可争辩的非地震成因的实例。因为2013年至今该地区没有发生过地震。这一实例应引起重视深思。

  • 标签: SEISMITES 地震岩 震积岩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非地震岩
  • 简介:“形式主义”一词在国内的大众媒体中频频出现,是中国政治文献常用的术语之一。国内的权威词典大多将其翻译成formalism。文章基于CCL语料库COCA语料库,从词频、搭配语义韵三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形式主义”一词在不同领域中含义大相径庭,特别是在中国政治领域中,该词更是含义特殊。笔者建议中国政治文献中的“形式主义”应翻译成formism,以便与其他语境下该词被翻译成formalism相区分。

  • 标签: 形式主义 翻译 语料库 FORMALISM form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