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马克著作中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是:1.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2.社会生产力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特别是协作将产生新的生产力。3.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这些环节的互动构成生产关系的实际内容。4.物和人的社会质的规定具有二重性。5.具体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 标签: 马克思 系统思想 社会有机体
  • 简介:共产主义"历史终结论"观点,与"颠倒"辩证法的错误理解有关。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质上是自我意识在时间逻辑中的运动与复归,体现为一种历史辩证法;马克对其的颠倒,既从人与物质存在的辩证结构中看到了中介性的否定关系,也从历史的连续性中理解了中介性和暂时性,因此表现为一种历史-结构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是关于人实现其自身总体性的哲学;历史的相对真理性和个体性体现了人的未完成性和个性,而人的未完成性和个性驳斥了"历史终结论"。

  • 标签: 历史终结论 “颠倒” 实践 中介性 未完成性
  • 简介:当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正在推动19世纪奠基的马克主义发展为21世纪马克主义的思想革命。以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带头科学——系统科学的新资料、新思想,重新理解马克主义哲学的思想本质,使其在新的条件下发扬光大,并实现对传统的超越,就引导出系统本体论、系统辩证法、信息认识论、系统价值论、系统历史观、系统生命观等一系列崭新的哲学进行探索;并逐步形成马克主义系统哲学的理论建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系统科学 解读 信息
  • 简介:马克的经济学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道路,还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理性系统思想。马克在考察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界关系时揭示两者存在的"物质变化"关系具有系统辩证性,他不仅为我们考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新视角,还能指导我们对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做出某些更切合实际的价值解析和科学探究。

  • 标签: 马克思 生态理性 系统辩证 价值思考
  • 简介:意识与物质的争论由来已久,马克主义给予了科学的解答;当前,随着系统科学的"统性事物"的提出,着重阐述"意识是‘人系统'的统性事物",从而形成系统科学的意识观.并指出,"系统意识观"是马克哲学意识观在系统科学条件下的继承和新发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观 人脑系统 意识 统性事物物质 系统意识观
  • 简介:哲学的功能不仅是解释世界和指导人们改变世界,而且包括指导人们正确地设计世界;设计世界以解释世界为基础,同时又是改变世界的前提,它是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中间环节;设计世界要遵循一系列步骤和系统方法的要求;正确设计世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直接保证。

  • 标签: 哲学功能 解释世界 设计世界 改变世界 系统方法
  • 简介:以电子政务和移动政务环境下的城市群多政府博弈为例,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建模框架,展开系统运行机理分析、因果关系图设计和数学建模,基于进化博弈理论构建微观决策主体(即各城市政府决策者)的行为互动机制,并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构建宏观社会网络(即各决策者之间交互关系)的拓扑演化规则。且在模型构建中考虑了博弈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和非对称性、收益受合作水平影响的动态性、以及设计了与惩罚措施配套的补偿机制。本文为基于智能体的城市群政府博弈模拟和政策实验研究奠定了模型基础。是复杂性科学理论和建模方法在政治学与公共行政领域的一次积极拓展,尝试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集合。

  • 标签: 城市群政府博弈 调控机制 多智能体 进化博弈 小世界网络
  • 简介:哲学的功能研究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哲学的功能不仅是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而且应包括控制世界。认识哲学的控制世界功能,有利于我们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效果和效率,并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我们应当将控制世界范畴纳入哲学理论体系,并处理好其与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关系,使哲学理论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 标签: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控制世界 哲学 发展
  • 简介:整体管理论是以马克主义系统思想为指导思想,综合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中的系统原理,以社会经济这个大系统的整体管理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社会经济运行中公有制的本质特征与政府有效管理手段的内在联系,揭示社会经济效益乘数——加速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系统的管理去实现整个社会经济整体效益的最大优化。

  • 标签: 整体管理 综合吸收 整体决策 经济管理 效益目标 物质保证
  • 简介:由山东教育出版社组织八十多位专家历时五年精心编纂的力著《世界数学家思想方法》(1994,解恩泽、徐本顺主编,徐利治等顾问)已于近期正式推出。这部洋洋一百五十余万言的巨著是世界数学家思想方法的大

  • 标签: 思想方法 数学家 集粹 教育出版社 泛系理论 应用研究
  • 简介:对多层复杂网络近期发展历程和代表性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从概念、理论模型和数据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多层复杂网络的科学本质、理论瓶颈及现实应用。并指出多层复杂网络是网络科学发展的重要发向,未来亟待形成规范且具有普适性的概念体系和研究范式;理论模型将进一步体现多层网络依存性和交互性的优势而不是单个网络的简单叠加;现实应用层面将从模型验证更多地向优化现实系统的方向发展。

  • 标签: 网络科学 多层网络 多维型网络 依存型网络
  • 简介:历史学是人类意识世界对人类以往行为的语言编码。西方史学中的决定论历史观仅仅是对历史演变的近似描述,而今天我们知道决定性与非决定性在历史演变中扮演同样重要的角色,是否存在一种决定论与非决定性兼顾的历史观呢?历史观的不同使得历史向我们呈现出千姿百态,这些迥异的历史学派是否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呢,能否存在一种历史学派将其整合并且兼容包并?时代性的知识整合向我们昭示着一种新的历史学的诞生:协同论历史学。

  • 标签: 协同 历史 复杂性 因果性
  • 简介:课题组主要讨论了BA模型、层次网络、网络统计、最大度和度相关性等问题;提出了网络马氏链概念。在马氏链框架下,对一类增长网络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迭代方法代替模拟去计算网络度分布,并据此推导出某些一般准则,以直接判断一套网络生成机制能否保证稳态度分布存在及稳态度分布是否无标度。

  • 标签: BA模型 层次网络 最大度 度相关性 网络马氏链
  • 简介:从分析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网络的演化模型和功能特性出发,讨论了当今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珏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6大基本内涵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复杂网络 小世界网络 和谐社会 同步 稳定
  • 简介:本文对英美科学哲学中的以南茜.卡特赖特为代表的史坦福学派新经验主义(斯坦福学派是一个强调从哲学上来研究实际的科学实践,否定科学统一或科学整合可能性的新经验主义的松散联盟,成员包括JohnDupré,IanHacking(哈金),MargaretMorrison(莫里森),PeterGalison(艾莉森)和NancyCartwright等人,其中以南茜的观点最为激进。NancyCartwright(1944-)伦敦经济学院哲学系教授,前任美国科学哲学学会主席。英国科学院院士。曾经任教于许多大学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批评、剖析和讨论,认为南茜否定基本物理定律的普遍性的观点以及她的"斑杂破碎的世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颠覆性的论证。清华大学吴彤教授根据新经验主义提出的《破碎的系统观》是我国系统哲学的一种新见解,也是很有启发性和颠覆性的,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面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文认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正面解决了"南茜的质疑"。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具体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当今的主攻方向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及其突现行为,并用于解决我国开放改革遇到的各种全局性和局域性问题。世界是有系统的和有规律性的而不是斑杂破碎和无规的。

  • 标签: 新经验主义 律则机器 斑杂的世界 破碎的系统 系统的世界观 复杂系统
  • 作者: 钟明强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2期
  • 机构: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举国欢庆之际,华东政法大学大学生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举办以“改革峥嵘三十载•举国欢腾庆和谐”为主题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以期开拓新思路,探讨新方法,树立新目标,掀起华政理论学习的新一轮高潮,展现当代政法院校理论学习新风貌,以一种积极高昂的精神面貌,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考虑到很多现实网络具有社团结构和小世界特性,提出结构强度可调的具有社团结构的动态小世界网络模型,它能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本地接触和移动接触现象,并基于平均场理论,建立该网络上的SIR病毒传播模型。研究表明:社团间长程移动率越大,病毒传播临界值越小,传播规模越大;社团结构越强,传播临界值越大,即强社团结构抑制病毒传播;另外,加强对社团间长程移动的控制,对控制病毒爆发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病毒传播 社团结构 动态小世界网络 长程移动
  • 简介:同步现象广泛存在于脑神经活动中。本文构造了一个具有小世界连接特性的生物神经网络,数值模拟研究了外加刺激频率引起的放电同步现象。同时考虑网络结构对同步的影响,取网络耦合强度作为参量来研究它对网络同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某一个特定的共同外加刺激频率下,生物神经网络会出现尖峰同步放电现象。当网络的耦合强度增大时,使网络产生同步现象的频率点将会逐步增多。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生物神经网络结构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不同的选择性。

  • 标签: 小世界网络 生物神经网络 同步
  • 简介:基本科学规律一般指动力学规律即状态时间变化的微观规律,呈现为“边界条件+动力学方程”形式。动力学方程是潜无限意义下的微分方程,少数简单情况下有解析解,初等连续函数形式的解析解描述的是一个确定性、连续性的世界;多数情况下没有解析解,那是一个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放大机制并存的世界;潜无限动力学方程不能完全描述的是实无限的连续性世界。在运动学层面,无论有无解析解也无论存不存在动力学方程,都可以用数值方法研究动力学现象的运动学行为,数值解描述的是有限性、确定性、离散性、历史性的世界

  • 标签: 动力学 解析解 数值解 意义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