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城市化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质量下降,还有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大、自然环境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斑块、不同景观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等问题,生态网络结构中的绿道建设与网络结构建设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和构建方法,对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对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研究济南的绿地分布和绿道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分析绿道网络体系构建。得到济南主要交通道路和绿地等之间形成七纵八横的网络结构,济南绿地网络的结构层次经过不断完善向着区域性、城市性和场所性绿道多方位发展。这种绿道网络结构的构建为济南高密度的城市建设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需求,尤其是对当前环境的维护和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研究绿地网络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 标签: 绿道 网络体系构建 济南市
  • 简介:绿色发展是指导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科学发展的崭新理念和发展方式,是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绿色化的视角,在明确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3个维度选取29个指标,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城镇化质量分段函数评价模型,对济南2001-2013年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动态分析评价,并采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济南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济南整体城镇化质量呈稳步增长态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为拉动城镇化质量保持增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展有待提高。(2)新世纪以来济南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度处于稳步上升态势,自2001年的弱度协调发展阶段,2008年之后进入中度协调发展阶段,但与理想状态下的极度协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 标签: 城镇化质量-水平 协调发展 绿色化 济南市
  • 简介:要什么响亮名号,“草包包子”不“草包”草包一词为俗语,是贬义词,形容一个人不经用,没有能力,但是今天讲的“草包”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草包包子。说起草包包子,许多济南食客颇有自豪之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字号如今依然风雨无阻地屹立在普利街15号,精致皮薄、味美多汁的小包每天吸引着大批顾客。“草包包子”创始人张文汉年幼的时候曾在洛阳“继镇园”饭庄学艺,他为人憨厚,不善言笑,生性木讷,终日只知闷头干活,于是街坊送了一个外号:“草包”。

  • 标签: 济南 故事 美食 30年代 20世纪 老字号
  • 简介:本文通过对照《老残游记》原文,将其中涉及到的与济南有关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梳理。通过梳理发现,《老残游记》中所提到的旅游资源大多已在成熟景区之内,少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湮没无存。因此,本文建议,根据《老残游记》开发济南文学旅游资源应在现有景区建设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提升,并结合“全域旅游”思路,打造“老残游记文学旅游模式”,为泉城旅游增加文学色彩。

  • 标签: 《老残游记》 文学旅游资源 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