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正>明代中叶是一个“天崩地坼”的时代,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而作为这些变化的外在释放形式就是社会风气的变革。这种变革,虽然在农村也可以找到它的踪迹,但更主要的还是在城市和市镇中进行的。南京是明朝的留都,又是江南地区经济重地,因此明代中期这里的社会风气转变十分明显。生活在此时此地的顾起元在他的《客座赘语》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当时南京的社会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南京社会风气的明显转变是从正德、嘉靖年间开始的。顾起元借一长者之口说:“正、嘉以前,南都风尚最为醇厚。荐绅以文章政事、行谊气节为常,求田问

  • 标签: 社会风气 明代中后期 南京 顾起元 明代中叶 地区经济
  • 简介:德国在1897-1914年对青岛进行了为期17年的殖民统治,对青岛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民风民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德国殖民当局对胶澳区域内的西方人和华人实行"华洋分治",对华人的管制涉及社会生活的广泛层面。在法令规章和司法惩罚下,青岛区的中国人生活在限制与监视下,开始学习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尝试进行反抗,华人社会保留下了一些民俗传统、获得一定程度的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青岛华人社会在德国殖民统治下的改变和反抗,使得青岛华人社会呈现出不同于中国内地其他地区的德华生活方式合流的态势,也使得青岛在今天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中国城市的面貌。这种影响,既作用于德国统治的17年,也持续发挥影响于德国殖民统治结束后的各个历史时期。

  • 标签: 德国 殖民统治 青岛 社会风气
  • 简介: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文化馆实行免费开放,充分发挥文化馆社会服务职能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 标签: 公共文化 文化馆 服务体系 免费开放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民族志研究、都市民俗学、历史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努力,民俗学逐渐从纯文学、溯源式的研究转向民族志式的整体研究;由一门描述性的学科,转为一门阐释性的学科,'朝向当下'成为学科的共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被推到了前台,学科的伦理意识和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但学科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表现为学科发展不平衡、重个案研究而轻理论建构、囿于旧范式的窠臼、重视当下而忽视历史等。此外,民俗学在实践领域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民俗学 改革开放 学术史 学科范式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