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60年来重庆地区200万年前到明代的全部考古材料进行了详尽梳理,对龙骨坡遗址、兴隆洞遗址、大溪文化、小田溪墓群等逐一分类点评,初步建立了重庆地区考古文化序列,令人信服地感受到重庆历史文化的全貌。

  • 标签: 重庆 考古 60年
  • 简介:60年来四川考古紧紧围绕着古人类、文明起源、区系类型、文化谱系、地区性文化特征,在古人类与石器时代文化的探索、巴蜀先秦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初步构建、秦汉及其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特征,以及科技、艺术考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 标签: 四川 考古 60年
  • 简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全国欢腾。中国人民解放军很快结束了解放战争.解放了全中国大陆。结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发行 印制
  • 简介:2003年12月2日是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的日子,为缅怀东江纵队的光辉业绩,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东江纵队分会、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广州市文化局、

  • 标签: 东江纵队 游击队 纪念活动 展览工作 广州市
  • 简介:存世的宝伊局咸丰当百大钱,青铜者略多于红铜者。青铜钱中有一种大“当”式,十分少见。如图1,径48.5-49.5毫米,重24.8克,铜色青白,含锡、铅多。此为后期铸品,铜质差,钱径小,较轻薄。宝伊局由于母钱更换频繁,后期铸品钱文已明显走形。

  • 标签: 大钱 咸丰 宝伊局 红铜 钱文 铜质
  • 简介:秦陵博物院于2000年对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垣东北角的K0007号陪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坑共出土原大青铜水禽46件。据考古发掘报告,'铜禽坑'在坍塌前曾遭受水淹以及焚烧等人为破坏,加之长期处于高温多湿的埋藏环境,因而青铜水禽出土时腐蚀、矿化、粉化情况十分严重,有的甚至仅剩残块,无法辨识原貌。在这些青铜水禽中,编号为23号的水禽铜鹤尤其造型优美,形态逼真。为了对这件青铜鹤进行保护修复,从其保存现状出发,收集信息资料,检测分析病害原因,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开展了具体实施的步骤。经过修复,达到了最终的展示效果。

  • 标签: 秦始皇帝陵 K0007号陪葬坑 23号青铜鹤 修复保护 展示
  • 简介:由于二氧化硅仿生材料具有优越的耐候性,与基底石材相容性好,合成条件的温和性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为此制备了二氧化硅防护。室温下利用CTAB自组装体为模板来调控Na2SiF6水解,在石材表面制备出具有优良性能的SiO2,并对进行了XRD、SEM分析表征。经过保护处理的石材表面清洁、透明,具有突出的抵抗酸碱性能。生成的保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而吸水性有所下降。另外,该保护还显示出优良的抵抗高、低温,耐磨,及与基底结合紧密等性能。上述研究表明,仿生SiO2将会对石质文物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仿生合成 二氧化硅膜 石质文物 保护
  • 简介:为纪念成都永陵(王建墓)考古发现60周年,从2002年9月26日至11月2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化局、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省历史学会主办,成都永陵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四川博物馆、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院协办的“永陵考古发现60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成都举行。

  • 标签: 考古发现 文物考古 四川省历史学会 考古研究 纪念活动 历史文化
  • 简介:2008年,在洛阳市洛南新区发掘1座西晋时期墓葬、此墓为单室砖券基,出土有陶器、石器等、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具有西晋中晚期特征,为研究西晋时期墓葬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洛阳市 洛南新区 砖室墓 C7M3742 西晋中晚期墓
  • 简介:常规遗址探查方法,普查难度大,影像上不能直接识别小型遗址。为此,应用3s技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遗址探查中的作用和优势,提出了基于地物空间关系知识、多源信息复合探查的思路。应用结果以巢湖柘皋区为例,将该区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古河道信息层和数字化后的地形图上标注为独立物(其中包括已知、疑似遗址点)层叠合,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总结已知遗址点的分布规律,筛选出疑似遗址点,并将其GPS定位信息与近期巢湖文物管理部门野外实测记录对比,提取的疑似遗址点中包含了普查记录的遗址。3s技术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为考古普查工作节省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

  • 标签: 3s技术 遗址 光谱特征 空间关系 遥感技术(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 简介: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县双河镇基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清理了一批年代为秦至两汉时期的墓葬。其中M3年代为西汉晚期,为一座积石积炭墓.出土了陶器、铜器、铅器、铁器和石器等遗物。

  • 标签: 浙川县 双河镇基地 积石积炭基 西汉晚期
  • 简介:为探讨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仿生对碳酸盐石材的保护作用,采用仿生合成技术,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有机模板,能过壳聚糖调控二氧化硅颗粒的生长,在碳酸盐石材表面仿生合成得到了一层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保护,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检测评价,并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的结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该具有优良的耐酸、耐污性能,提高了层的抗冻融性和耐热老化性能,并保留了石材原有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改善了单一二氧化硅的开裂问题,且该保护与石材基体结合紧密、层薄,小影响石材外脱,是一种良好的碳酸盐石材保护材料。

  • 标签: 碳酸盐石材 仿生合成 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膜
  • 简介:4月26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红楼召开第3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在国内外募集资金支持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公益性基金组织。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自1990年8月成立以来,本着“联络和争取国内外关心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团体和个人的支持与赞助,增进国内外文物界、博物馆界的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的基本宗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 标签: 中国 文物保护基金会 理事会 博物馆事业 社会文化 道德水平
  • 简介:2002年,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香港发掘西贡沙下遗址,发掘面积达700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和宋元代的遗存。遗迹中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有房址、灰坑等,青铜时代有房址、灰坑、石器制造场、灰沟等,宋元代有灰坑。遗物中有不同时代的石器、陶器、硬陶器、瓷器、釉陶器等。

  • 标签: 考古发掘 陶器 新石器时代 遗址 青铜时代 文物考古
  • 简介:2018年7月12日.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向我馆捐赠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即L3实验)用锗酸铋晶体(10根)。王春法馆长出席仪式并代表我馆接受捐赠。

  • 标签: 实验物理学家 接受捐赠 丁肇中 晶体 教授 诺贝尔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