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尔寨石窟俗称百眼窑,尔寨蒙古语是"隆起的"、"平地突起的"之意,蒙古人也称"尔寨乌兰乌苏"、"尔寨乌里雅苏"、"尔寨阿贵"等.当地称为尔寨的山岗有三处,即"苏美图尔寨"(有庙尔寨)、"伊克尔寨"(大尔寨)、"巴嘎尔寨"(小尔寨),尔寨石窟指苏美图尔寨.

  • 标签: 阿尔寨石窟 蒙古语 蒙古人 乌兰 俗称 平地
  • 简介:前几年,在北京报国寺钱币交流会上曾见到过两枚上面印有阿拉伯文铭文、形状古怪的“东西”,重约5g,币商称它们是波斯银币。出于好奇,我将这两枚“波斯银币”拍照留存。后来,在翻阅钱币资料时,发现确曾有过这类称为林(Larin)的银币。现将有关信息记述如下:

  • 标签: 银币 形状 阿拉伯文 “东西” 交流会 报国寺
  • 简介:克墩烽火台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四十里城子镇东南5公里兵团二师二十七团十连处,是一处集交通、通信为一体的唐代烽燧遗址。该烽火台呈网形土包状,底部直径65m,残高8m,顶部稍平呈长方形,长14m,宽12m,该烽火台为土坯砌筑,采用满顺砌法,土坯规格为:40×20×10cm。1996年,克墩烽火台被列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烽火台 文物保护单位 自治县 长方形 兵团 烽燧
  • 简介:家藏有一枚银币,从币文的译音上推测是东欧拉脱维亚的。拉脱维亚对我来讲是个陌生的国度,因此,在网上寻找相关资料。从拉脱维亚驻中国大使馆的网站www.latvianembassy.org.cn/cn/latvia.htm上。我找到了与钱币有关的内容,根据我的理解,作以下介绍。

  • 标签: 拉脱维亚 银币 拉兹 中国大使馆 币文 钱币
  • 简介:本研究使用显微曼光谱对17件哥伦比亚大学藏的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0世纪有确切年代的古埃及手稿上的黑色颜料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黑色颜料的曼谱线随手稿年代的不同而规律变化着.这一发现可以为古代手稿的年代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无损分析手段.

  • 标签: 显微拉曼光谱 古埃及 手稿 哥伦比亚大学 无损分析 公元前
  • 简介:位于策勒县良种场北20多公里处的特特格拉木遗址北端。帕尔哈特伯克雅依克,维吾尔语意为“帕尔哈特伯克的草场”。佛塔为国内极为罕见的菱形佛塔,其平面呈多角菱形。残高2.7m,底径3.5m,

  • 标签: 佛塔 伯克 哈特 良种场 策勒县 维吾尔
  • 简介:十六世纪,蒙古土默特部杰出首领、成吉思汁第十七代孙勒坦汗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同明王朝达成和议后,次年被明政府封为顺义王。从此,偃武修文、一心向善。1578年在青海湖东畔的仰华寺与索南嘉措举行盛会,率先皈依佛门,对此后藏传佛教在蒙古草原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阿勒坦汗 藏传佛教 征战时期 归明时期 朝佛时期 传播
  • 简介:克考其喀然克古城,又名比勒里孔汗,座落在民丰县安迪尔牧场场部西约15公里处的沙漠中。古城呈椭圆形,直径约200米,周长600余米。城门在东南方,保存较好。古城中未发现具有时代特征的遗物,国外考察者据该城中清真寺废址,推断为伊斯兰化时期的一个短期恳殖遗址。

  • 标签: 古城 伊斯兰化 民丰县 清真寺 城门 遗物
  • 简介:1987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现通辽市)科左后旗满斗苏木白音塔嘎查西南1公里沙坨中一座古墓被盗.哲盟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人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并及时追缴了散落在当地群众手中的部分出土文物.

  • 标签: 科左后旗 墓葬 契丹 内蒙古自治区 1987年 哲里木盟
  • 简介:采用XRF、XRD、岩相显微观察等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对湖北大冶铜绿山岩阴山脚遗址东周时期地层中“风化”进行了化学成分及岩相组织检测分析,结合铜绿山氧化铜矿石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周围遗迹关系,初步认定“风化”可能是冲洗矿石后的泥流沉积(尾沙沉积)。

  • 标签: 大冶铜绿山 岩阴山脚遗址 洗矿 泥流沉积
  • 简介:纸张的老化程度一直是纸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研究方面,以往多采用目测法和经验来推断纸张的老化程度。纸张物理强度、聚合度等能表征老化状态的理化性能测试由于需要大量的样品而无法用于文物检测。近年来随着显微共聚焦曼光谱、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曼光谱、表面增强曼光谱等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原位、无损、微区的分析方法,曼光谱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纸质文物的相关分析研究中,为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曼光谱在纸张老化、碳黑颜料以及其他颜料上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随着曼光谱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与其他分析技术、化学计量学等的结合,未来将在纸质文物研究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 标签: 拉曼光谱 纸质文物 老化 碳黑颜料
  • 简介: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东南约30公里处的朝克图山一带,散布着许多辽代墓葬。朝克图山南侧有著名的辽早期耶律羽之及其家族墓葬,朝克图东山有辽晚期耶律琪及其家族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2年和1993年对这两处墓地进行了发掘。1996年8月...

  • 标签: 影青瓷 随葬品 鸡冠壶 辽墓 苏木 化妆土
  • 简介:阿拉伯帝国的位伯帝国的拔斯王朝(公元749-1258年),由麦加古莱氏族的布尔·拔斯推翻倭马亚王朝而开创,是以其名而称之“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因其旗色尚黑,中国史称“黑衣大食”。

  • 标签: 阿拉伯帝国 阿拔斯王朝 大食 中国史 氏族 银币
  • 简介:1052年,京都权贵藤原赖通年过花甲。几个月后,他将自己在宇治的别庄改建为一座寺院,并开始在平等院修建弥陀堂。几个世纪以来,这座佛堂吸引着日本文化的探索者。弥陀堂的雕塑和绘画作为日本之美的大集成者(therealizationofJapanesebeauty)出现在近来的出版物中。同样它们被视为日本古典文化的象征,因为它在京都贵族之间辗转了约1000年才有现在的规模。没有一处名胜能如此密切地与日本文化和民族性联系在一起。在日本,这座建筑甚至被铸到了十分硬币上。

  • 标签: 平等 日本文化 古典文化 探索者 出版物 民族性
  • 简介:对著名的DellaRobbia玻璃——无釉赤陶的元素分析曾使用了各种分析技术进行。如,PIXE,XRF,SEM-EDS,ICP-MS,ICP-AES等。样品是陈列在一个艺术博物馆展览厅中的无釉赤陶浮雕品。有学者对其五种颜色的分析首次采用了微曼谱技术及激光诱导转移技术。

  • 标签: 颜色 玻璃 测定 ICP-MS 转移技术 艺术博物馆
  • 简介:Φ223学界名之为《文殊十德赞》或《十吉祥》,本文发现其是以唐代窥基撰《弥陀经疏》《弥陀经通赞疏》为基础敷演而成,而P.2955《佛说弥陀经讲经文》也是以窥基撰《弥陀经疏》为基础,二文本应是相互关联的《佛说弥陀经》讲经文。又它们均以阐释佛国净土的的奇珍异宝、珍禽异兽为要,如此的叙述,或来自佛典,或引述当时文人诗作,且有唐土的人、事、物,可见讲经者已将佛教与中土本有的祥瑞融合为一,是当时唐土祥瑞文化具体而微的展现。

  • 标签: 《十吉祥》 《阿弥陀经》 讲经文 窥基
  • 简介: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的重大意义,在当时浙江银行发行纸币的图案中亦得到反映,即意味封建皇权的“龙”被意味民众觉醒的“狮”所代替。

  • 标签: 辛亥革命前 图案 银行 浙江 双龙 封建统治
  • 简介:1989年和1990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秘鲁库斯科河谷的瓦利帝国省府比奇科塔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这是对现存第二大瓦利文化古建筑群遗址的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公元600年至900年间,比奇科塔遗址进行了三次扩建,但最终在最后一次扩建未完成前被废弃。在遗址中心部分揭露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在古建

  • 标签: 秘鲁 比奇拉科塔地区 瓦利文化遗址 文物考古 地层堆积
  • 简介:麦积山石窟北魏和平至太和年间(460—499)开凿的几组具有明显窟特征的窟龛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其造像题材、图像内容不仅体现出浓郁的时代特点,而且对于研究麦积山石窟营建与开凿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种窟龛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对麦积山西魏、北周时期的窟龛开凿也产生了影响。

  • 标签: 麦积山双窟 图像内容 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