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统一南疆,次年设立叶尔羌局,铸造“乾隆通宝”,开新疆红钱之先河。之后又相继建立过阿克苏局、乌什局、库车局、喀什局、宝伊局和宝迪(宝新)局,前后共设过7个钱局。各钱局时断时续,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王朝灭亡,新疆红钱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下文就清代新疆各钱局在不同时期铸造红钱的数额进行详细考证。

  • 标签: 新疆红钱 铸钱 清代 乾隆通宝 阿克苏局 清政府
  • 简介:清朝新疆“宣统通宝”红钱的地归属一直是泉界争议的问题之一。一说:乌什局临时恢复代库车局铸造(将乌什局列入代局之列),地为乌什。持此观点的代表有新疆货币史和钱币研究专家董庆煊和穆渊先生等。

  • 标签: 红钱 钱币研究 货币史 新疆
  • 简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新疆藩司王树楠在迪化郊外的水磨沟机器局(兵工厂)中设立银元局,开始用现代机器铸造银元。这种银元名为“饷银”。取名的由来是因为新疆是我国西北部的边境省区,驻防的军队较多,军饷开支是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故内地各省拨解来的财政补助款叫协饷。

  • 标签: 银元 银币 由来 西北 新疆 设立
  • 简介:新疆建省后,南疆各地红钱短缺。自1886年起,库车和阿克苏两局因规模较大,附近产铜较丰,承担起代其他钱局铸造红钱的任务。此种委托代红钱(彩图见封面),背面都有两个不同的局名:满文或满、维文为铸造局名,汉文穿上字为发行局名,穿下“十”字为官铸好钱的例行标志。

  • 标签: 红钱 中国 新疆 铸造规模 图案文字
  • 简介: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以秦钱重难用为借口,发布了“更令民自钱”的法令。此令已出,各级官吏、地方豪绅、懂铸造技术的工匠,都有了自行铸造钱币的权力。铸造钱币权力的扩大,使各地能工巧匠在钱币铸造工艺上尽显其能,产生了一项新的制范钱工艺,即叠范钱工艺。这种革新的工艺,历经初期阶段、成熟阶段、鼎盛阶段,最后终由母钱翻砂工艺所取代。

  • 标签: 叠范铸钱 中国 西汉时期 文物考古 钱币学
  • 简介:我国是最早以铅钱的国家,这己为人们所公认。但是,具体早到哪一朝代?就其说不一了。有“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开元通宝’小钱”之说;有始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的永通万国钱,“永通铅钱,旧谱未载。此铅钱之始”之说;有“以铅制钱始于周代”之说等,前后相差逾千年。

  • 标签: 铸钱 永通万国钱 开元通宝 钱币学 流通货币 母范
  • 简介:民国十七年(1928)周西成主黔时发行的汽车银圆,当是周西成请四川成都造币厂代。理由如下;一、西人耿爱德著《中国币图说汇考》,谈及中国银币版式达一千四百余种,如加上今天各种专著对银币版式的叙述,总数还要多。但汽车币正面中心花饰与四川军政府造的大汉银币(见本刊1985年第二期“民国时期四川通用硬币选”)完全相同,这在名目繁多的中国银币中是绝无仅有的。查对清代陈淏子编辑的《花镜》,并蒙郭若愚先生审核,确认这中心花

  • 标签: 成都造币厂 版别 中央造币厂 芙蓉花 中国财政部 共同缺陷
  • 简介:嘉定(1208—1225)是南宋宁宗赵扩所采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嘉定年间的铁钱钱文复杂,背文花样百出,发行数额惊人,在宋钱之中独树一帜。嘉定诸多宝钱蕴含着多彩丰富的钱币文化,历来是钱币收藏爱好者循名课实、求知若渴、备受关注地热门话题。

  • 标签: 铁钱 闲话 钱币文化 收藏爱好者 钱文 宋钱
  • 简介:泽西,英国海峡群岛中最大和最南端的岛屿,距法国科唐坦半岛西19km。面积117km^2,人口7.4万,首府圣赫利尔。居民多为诺曼底人后裔,带有布列塔尼人血统。旅游业发达。

  • 标签: 简史 硬币 旅游业发 诺曼底 首府 居民
  • 简介:康熙通宝制钱中背满汉文“台”字的铸币,是福建台湾局所。因存世尚有一种后的康熙背满汉台大样,泉界为了区别,将后的大样简称作“大台”,于康熙时的小样称为“小台”。康熙通宝小台存世略多,钱体轻薄,铸工粗劣不精,钱文夷漫模糊,铜质昏暗。一般呈泛红色。康熙朝是清

  • 标签: 康熙通宝制钱 台湾府铸局 古钱币 历史文化
  • 简介:钱塘江,泛指之江(浙江)流经于杭州地段的江河,俗称钱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多个皇朝曾借助于钱塘江水域运输便捷的有利条件,在沿岸先后置炉设局钱的有三国东吴钱工场、钱唐宝兴监、睦州神泉监、严州神泉监、大仓前宝浙局、凌家桥太平天国浙钱、报国寺浙江省铜元局、杭州造币厂等。历史上在百里沿江建办过如此众多的泉监、钱局和造币厂。钱江,不愧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钱”江!

  • 标签: 钱塘江 铸钱 中国历史 太平天国 浙江省 报国寺
  • 简介:南宋蕲春监设于蕲州。蕲州,“北周置。隋改为蕲春郡。唐复置,又日蕲春郡。寻仍为蕲州,治蕲春,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宋日蕲州蕲春郡。元为蕲州路,省蕲春县人之。明初为府,旋降为州,属湖北黄州府。清因之,民国改州为蕲春县”。“味时,“蕲春属淮南西路,治蕲春、蕲水、广济、黄梅及罗田五县,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

  • 标签: 南宋 考证 铸钱 蕲春县 湖北省 黄州府
  • 简介:约十年前,有人买下几十斤安南方孔钱。这批钱的特点是;清一色薄小型制钱,基本无锈。绝大部分为安南钱,年号如光中、景兴等。另有许多同样薄小风格,却是中国年号的制钱。无疑这是安南仿的中国年号钱。以北宋年号最多,全无北宋钱风格。明代年号钱有万历、天启、崇祯等。

  • 标签: 安南铸行 制钱 中国 清朝 形制 版别
  • 简介:我国明代后期,同国外通商有了发展。葡萄牙、荷兰、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商人相继来澳门、广州经商,他们带来了外国银元,购买我国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商品,当时中外贸易几乎是单方面的,他们来华商船装载外国银元当作银两流通,购买我国的物资。由于外国银元外型精美划一,以枚作价,在交

  • 标签: 银元铸造 明代 清朝 货币制度
  • 简介:阿克苏局自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始红钱,历经了多次炉址迁移。后又因阿古柏入侵停,在光绪九年(1883年)又歇局三年。如此停停,共历时一百三十一年,除去停的时间,钱时间约为八十三年,成为南疆规模最大,期最长的钱局。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阿克苏钱局的铸币版式多样,

  • 标签: 阿克苏局 版式 红钱 阿古柏 时间 铸钱
  • 简介:<正>陇海路经过豫西陕县东部时,火车时而进入隧道,时而跨过深沟,奔驰在崇山峻岭之间。在这山区的杨第车站之西有一座高大的杨第桥,桥西铁路北侧,竖立有“杨第烈上纪念碑”,上书“杨第烈士永垂不朽”。

  • 标签: 纪念碑 桥墩 革命 铁道兵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 陇海线
  • 简介:一、迪化宝新局最后的铸币光绪十二年(1886年),新疆巡抚刘锦棠为使天山南北两麓钱币统归一律,决定成立“迪化宝新”钱局,改铸红钱。从传世至今的宝新局红钱上能看到,开炉初至后期(至少在光绪三十二年前),宝新局铸币质量都比较好,轮郭凸显,币文清晰,重量标准。但最后由于原料用尽,以及全国广铸铜元的影响,宝新局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停炉。

  • 标签: 铸钱 库车 新疆巡抚 光绪 刘锦棠 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