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确定发掘城门即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是在汉魏洛阳故城宫城范围内首次进行的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城门为殿堂式建筑,夹建巨阙,其独特的平面布置与建筑形制为以往所未见,具有强烈的时代和礼仪特性;建筑时代始于魏晋,北朝修缮沿用,对确定曹魏洛阳宫位置与形制,继而寻找汉代北宫的位置打开突破口;是目前考古发掘出的时代最早的有确切文献记载的都城宫城正门和双阙,是解决汉魏洛阳城城市形制演变问题的重大考古发现。

  • 标签: 汉魏 洛阳故城 宫城发掘 阊阖门 考古发掘
  • 简介:<正>1982年2月,广汉县南丰乡一村一社社员挖土筑墙时,在距地表50厘米处发现元代铜一件(图),当即交县文化馆保存。权为青铜铸造,出土时表面有一层绿色铜锈,

  • 标签: 青铜铸造 筑墙 铜锈 挖土 南丰 文化馆
  • 简介:滦平县发现宋代铁1993年4月,滦平县大屯乡二铺村村民在收购废铁时,在大屯乡岑沟村收到铁一件,交到县博物馆收藏。铁权为方桥钮,中间一系绳方孔,束腰,双面合铸,正面阴刻铭文“明昌”二字,背面阴刻铭文“六年”二字。明昌六年(1195年)为宋宁宗赵扩年...

  • 标签: 滦平 定州市 辽金时期 兽面纹 博物馆 商业经济
  • 简介:四川西昌发现元代铁黄承宗四川西昌市城关镇河东街附近,在1965年冬季,因建房挖土,在地表下的积土中发现元代铁一件。当时笔者征得拾者同意,拍摄了照片(图)和对铁测量了尺码。铁权为模铸,方环形纽,圆盘底座,覆钵体。通高9厘米,底盘直径5厘米,重1....

  • 标签: 四川西昌 历史博物馆 首次发现 城关镇 宁州 底盘
  • 简介:权衡,是古代测重量之器,类似现在的砝码和秤砣。《论语·尧日》:“谨量,审法度”。:俗称“秤砣”、“秤锤”,是秤的对应物。《广雅·释器》载:“锤谓之”,又谓“秤”。《汉书·律历志上》日:“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也就是知物之重量。秤和是中国古代及近代最基本的衡器形态,是近三千多年间中国经济社会的最基本的衡量工具。

  • 标签: 天水市 中国古代 经济社会 重量
  • 简介:2000年5月,正定县一农民在自家门前铲土时发现一枚铜。此合范铸造痕迹明显,倒梯形方钮(钮已断),圆肩,身呈上大下小的椭圆形,束腰,足部外撇,上有叠涩层的弦纹。腹部阴刻竖行铭文“丕八”两字,右侧两竖行阴刻铭文模糊不清。身虽无纪年,但……

  • 标签: 纪年 铭文 元代 文物 正定县 发现
  • 简介:<正>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枚重一斤八两铜(图1),通高4.2、底径2.9厘米。体呈扁圆形,桥形钮,饼足,环腹由右向左刻铭“官平秤槌(锤)重一斤八两”九字(图2),足底刻一“平”字。实测权重332.4克,

  • 标签: 单位量 东汉 度量衡器 西汉 杆秤 标称值
  • 简介:在张家口地区博物馆文物库房藏品中,共收藏有14件元代衡器——铜。其来源大多由馆里运用征集、拣选的方式搜集起来,小部为群众献交的。为叙述方便,按身铸造时代的刻铭先后顺序,无年代的刻铭放其后,兹介绍于下:至元八年1件,拣选。体呈亚腰园柱体、方钮,园形底座上饰五周弦纹;两侧从上至下留有一道两范合铸的实棱。身正面阴铸铭文“至元八年”,背面阴铸的铭文因锈蚀和磨损严重,只辨清一“造”字,左侧上方阴铸一“西”字铭文,应是官方铸行时的编号。通

  • 标签: 张家口地区 弦纹 至元 文物库房 八年 大都留守司
  • 简介:甄朔南教授在撰文阐述当前对博物馆教育的新理念时提到,由于对知识获得的途径有不同认识,就形成了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两种模式:

  • 标签: 博物馆 观众 沟通模式 知识获得途径
  • 简介: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全国人民群情振奋的时候,为了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得到更加广泛的宣传,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

  • 标签: 中国科技馆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 航天工作者 核武器研究 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