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盘器相关遗物命名的梳理,本文将论者对其功能分歧归为两大类:工具或毛坯。由于持“毛坯”功能论者找到了系列相关证据,因而更具有说服力,所以我们认为绝大部分“盘器”应为环(玦)类毛坯。同时我们也探讨了考古研究中如何确定某件盘器是否为环(玦)类毛坯,对一些可能存在的误解做了简单的说明,

  • 标签: 盘状器 环(玦)类毛坯
  • 简介:新疆泉友带来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十余枚,系当地新出,其中有几枚细字厚,十分精整。如大历元宝大样小字版,径24.5、穿6、厚2毫米,重3.8克。和常见不同的是此钱笔划细而高挺,字口清晰无流铜,钱面背平整,外缘有镟削痕,即使与精美的开元、乾元钱相比也毫不逊色。此钱的出现改变了泉币界对大历钱的看法。

  • 标签: 大历元宝 建中通宝 中国 形制 市场流通
  • 简介:陵墓有神兽石刻的发展及其艺术源流龚良Functionedasthedead’sguideandguardspirits,stonesculpturesofwingedmythicalanimalsbegantoappearedalongthemau...

  • 标签: 艺术风格 神道石刻 《山海经》 陵墓石刻 石辟邪 文化内涵
  • 简介:小议临汾发现的元代银锭铜范刘建民,邓爱记1990年临汾市在某工地地表3米以下,挖出一件银锭铜范。此范为青铜质,重约350克,束腰形,通长95,上端宽73,下端75,腰狭42毫米;范身平放高为13,范腔长81,两端宽均为60,腰狭24,深5毫米,范腔...

  • 标签: 山西临汾 代银 银锭 元末明初 小议 乳状突
  • 简介:本文以P.2942卷末三件牒中的多个官称为线索,探讨了唐代宗时期的河西与伊西北庭节度使问题,主要论点包括:其一,"使主""副帅""元帅"三称所指为同一人,即接续杨志烈统领河西军的杨休明,因前任为两镇节度,杨休明及其率领的河西将士遂将他赴伊西庭视为"巡内征兵",但这却触碰了伊西庭留后周逸的权利,杨休明最终于长泉遇害。其二,"河已西副元帅"系周逸的矫诏自称,唐廷并未设置过该职,由这一子虚乌有之称引申的"唐廷构建了河西、北庭、安西三道联防体制"的观点值得商榷。其三,"尚书"与"副帅"并非同一人,而是早已于甘州遇难的杨志烈,他曾主政伊西庭,故周逸谋逆作乱时自然会盗用已逝长官杨志烈名义为自己背书。其四,P.2942卷末牒之正文中的"留后"单纯指这一职位,其所属"既要留后,任择贤良;所贵当才,便请知事"等语系谓应以贤能之人充任伊西庭留后,而这正揭示了以后两镇分别设立节度使的起因。其五,"行军"为行军司马的简称,系牒作者自指,其人应为继杨休明之后统领河西军的周鼎,当时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危局,以后自己也出任河西节度使并固守敦煌,但最终也死于非命。本文文末亦归纳了唐代宗时期河西与伊西北庭节度使任职简况。

  • 标签: P.2942 唐代宗时期 河西 伊西北庭 节度使